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756707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历史 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 专题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历史45分钟规范化集训专题系列:专题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考试时间:45分钟;第I卷(选择题)(30分)1.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2.2009年9月19日,“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

2、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下列事物的出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全国各省市的粮票、油票、布票 浙江某人民公社缝纫厂“籼型杂交水稻” 凤阳县农民分田到户的契约A. B. C. D. 3.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4.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右边这幅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5.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30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

3、后30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 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人转变 C城乡差别的消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6.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左图票证的取消到右图票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C.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D.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7.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

4、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A. B. C. D. 8.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A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D经济建设 初级阶段 计划经济 科学发展 9.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B. 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C3种分币退出市场说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D几套人民币的发行演变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10.185

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11.贯穿“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条红线是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党的领导,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C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D维护农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1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6、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它指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发展乡镇企业 外出打工A B C D13.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A B C D14.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问题C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5.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

7、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 “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 “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 “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30分)16.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

8、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刊(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据独立评论(1934年)(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

9、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面是某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人物访谈”素材访谈时间:2011年1月28日访谈地点:粤北某县某乡某村访谈对象:李根生,男,80岁。一生在家务农,勤恳本分,对土地感情至深。访谈主题:农家春联折射出的历史变化春联序号李根生年龄春联内容125岁互助合作力量大,左邻右舍情谊长。230岁无奈一年辛劳苦,得尝两日饭菜香。347岁地主农民无所谓,改革开放新社会。450岁当年曾分田当家做主,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579岁国强民富城市乡村已小康,时代进步衣食住行变了样。(1)材料中前四副春联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8分)(2)找出

10、春联中所反映的李根生当年不同的劳动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劳动态度的时代背景(原因)。(12分)(3)根据第5副春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4分)试卷答案1.C2.A3.C4.D5.B6.D7.D8.A9.D10.B11.C12.D13.B14.A15.B16.(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2)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受苏联模式影响);经济基础薄弱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3)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