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632471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人民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优课堂】2016秋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卷 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主席毛泽东就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第二年初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15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签署了一系列声明,其中最重要的是中俄两国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这是习近平两年多来第四次访问俄罗斯。下列各项中对二人出访的共同点归纳正确的是()A目的是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B旨在打破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局面C共同推动构建新型

2、大国关系D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答案:A解析: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宣示了中国将一如既往继续推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政策,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两国相互支持。毛泽东主席的出访,是为了突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包围,避免孤立无援。因此,两人出访都是为了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不但有现实利益的需要,更有意识形态上的考虑。下列各项中突出体现了这一特征的是()A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B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发展与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D清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突出“意识形态”上的考虑主要指“一边倒”外交方针,即站在社

3、会主义阵营一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解释:“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C坚决保卫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答案:B4自2013年3月至今,习近平主席的足迹遍及美、俄、欧等大国,东南亚、中亚等周边国家,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如果说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协调,体现了中国国际身份的新调整,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密集访问,则强调

4、了中国自成立以来即一直恪守的原则与立场。这里的“原则与立场”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C建立自主,和平外交 D“一边倒”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美”“欧”可排除D项;A、B、C项皆中国长久以来恪守的外交原则与立场,但A项提出于1953年,B项提出于1955年,与材料中“自成立以来”不符。故选C项。5周恩来说:“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有欲关不能之势。”毛泽东肯定地说道:“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最早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活动是()A参加万隆会议 B参加日内瓦会议C参加第26届联大 D“乒乓外交”答案:B620世纪50年代某西方报纸评论

5、道:“(此次会议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此次会议()A消除了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威胁B凸显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C推动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可知,此次会议为日内瓦会议。A项中“消除军事威胁”与史实不符,后来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朝鲜问题并没有得到和平解决,C项错误;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D项错误。7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非高层互访达800多起,迄今,中国已同48个非洲国

6、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领导人与非洲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握手的标志性事件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D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1955年,亚非29国政府首脑共聚万隆,加强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联系。故选B。82015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下列各项中对纪念万隆会议的现实意义理解正确的是()A使一些亚非国家消除了“新中国威胁论”的疑虑,是新中国争取与更多亚非国家交往的重大尝试B突显了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C“求同存异”的方针有助于解决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国际问题D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的杰出表现赢得了各方的赞赏,堪称

7、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座丰碑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万隆精神”的现实意义面对世界性难题需要团结互助的精神。A、D项都是当时的影响,故排除;B项不是万隆会议的意义。故答案为C项。9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答案:B解析:中国外交的建交高峰出现在1972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是中国迎来建交高潮的主要原因,C项发生在1972年,可以排除。10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

8、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A BC D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可知美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受到挑战,第三世界力量增强。表述与事实不符,可排除。1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答案:C解析:本题以尼克松的演讲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知识

9、的能力。由题干中的“1972年2月”“寻求某种办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华使长期对峙的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故C项正确。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A项错误;中美关系此时已经解冻,B项错误;至今中美两国也没有成为战略同盟,D项错误。12“越顶外交”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与“越顶外交”一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毛泽东访问苏联 B邓小平访问美国C尼克松访问中国 D周恩来访问印度答案:C132013年10月21日,美国宇航局表示,欢迎日前被禁止参与一次学术会议的6名中国科学家注册,平息一场学术歧视争议。美国宇航局此前根

10、据一项法律,以影响国家安全为由,禁止6名中国科学家参加原定11月举行的一个天文学会议。但该决定引起美国科学家的愤怒,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对美方的“歧视性做法”提出批评。这一事件说明()A中美学术交流威胁到美国安全B美国与中国缺乏外交信任感C美国将科研交流活动政治化D美国对华存在严重种族歧视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说明美国宇航局将学术活动政治化,故排除A,C正确。材料无法反映B,排除。材料中的歧视不是种族歧视,可排除D。1420世纪70年代,刚果(布)总统恩古瓦比说: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所有进步国家的胜利,是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毛泽东主席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中国恢复在

11、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A BC D答案:D解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10月,排除。都正确。15浙江某重点中学百年校庆的刊物里有这样的记载:“我校自恢复高考以后,已有300多名校友出国留学,其中在美国留学、工作的就达183人。”造成那么多人在美国留学、工作,最直接得益于()A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B招生制度的改革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答案:C解析: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两国人员的交流提供了条件。16据新华社对1972年1

12、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案:D解析:本题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急增,这说明建国初期美国从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开始被打破,故选D。A项应发生在1955年亚非会议之后:B项应开始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C项应开始于改革开放

13、以后,三项均与题干中的时间“1972年”不符,排除。17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答案:B解析:中美关系的时代性比较明显,其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出现了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的调查结果。而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这种印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中美两国

14、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C项错误。182013年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周年。从下图漫画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主要的信息是()A中美关系日益走向紧张B美国公开违背三个联合公报C揭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D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答案:C19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联苏抗美;20世纪60年代既反苏又反美;20世纪70年代联美抗苏;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中俄两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外交理念;2011年中美确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根据国际形势和自身利益的变化进行调整中国始终坚持

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合作取代对抗是中国与美苏(俄)关系发展的方向A BC D答案:D解析:由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外交政策的不断变化可知,与题意相符。由“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可知,与题意相符。由“联苏抗美”到中美建设“合作伙伴关系”,由“联美抗苏”到中俄形成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可知,与题意相符。20某网站在主题为“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的网页上,设置了“西欧北美日本专题”“苏联东欧专题”“亚非专题”等栏目。其中“亚非专题”(新中国建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栏目下有“中印建交”“抗美援朝”“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小栏目。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