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4576041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5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001-91目录主要符号与代号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网络图的绘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绘图规则第三节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第三章一般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按工作计算法)第三节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按节点计算法)第四节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第五节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确定第四章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时标网络计划的编制第三节时标网络计划关键线路和时间参数的判定第五章有时限的网络计划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有最早开始时限和最迟完成时限的网络计划第三节有中断时限的网络计划第

2、四节有时限的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第六章网络计划的优化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工期优化第三节 资源优化第四节 费用优化第七章网络计划的控制第一节网络计划的检查第二节网络计划的调整附录一本规程术语解释附录二本规程用词说明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001-91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建设部信息中心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2年7月1日 主要符号与代号 通用部分 Q资源限量 Qt第t天资源需用量 Tp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Tc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Tt网络计划的要求工期 Th资源需用量高峰的最后时间 双代号网络计划部分 CCi-j工作i-j的持续时间缩短为最短持续

3、时间后,完成该工作所需直接费用 CNij在正常条件下完成工作ij所需直接费用 Dij工作ij的持续时间工作ij的最短持续时间工作ij的正常持续时间工作ij的自由时差 工作ij的总时差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限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限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工作ij最早开始时间的理论值工作ij的最迟开始时间工作ij的最早完成时间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 工作ij最迟完成时间的理论值节点i的最早时间节点i的最迟时间工作ij由于受时限限制可能产生的限停时间 Cij缩短工作一个单位时间所增加的直接 Dm-n,i-j工作ij安排在工作mn之后进行,工期所延长的时间 Dm-n,i-j最佳工作顺序安排所对应的工期延长

4、时间的最小值 Ti-j工作i-j的时间差值 单代号网络计划部分 CCi工作i的持续时间缩短为最短持续时间后,完成该工作所需直接费用 Cni在正常条件下完成工作i所需直接费用 Di工作i的持续时间工作i的最短持续时间工作i的正常持续时间工作i的自由时差工作i的总时差 工作i的最早开始时限 工作i的最迟完成时限 工作i的最早开始时间 工作i最早开始时间的理论值 工作i的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i的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i的最迟完成时间 工作i最迟完成时间的理论值 工作i由于受时限限制可能产生的限停时间 工作i和工作i之间的时间间隔 Ci缩短工作i一个单位时间所增加的直接费用 Dm,i工作i安排在工作m之后进

5、行,工期所延长的时间 Dm,i最佳工作顺序安排所对应的工期延长时间的最小值 Ti工作i的时间差值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工程网络计划(以下简称网络计划)技术在计划编制与控制管理的实际应用中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做到概念一致、计算原则和表达方式统一,以保证计划管理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在相关工作计划中,计划子项目(以下简称工作项目或工作)和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工作的持续时间都肯定的情况下,进度计划的编制与控制管理。也适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科研、技术开发、设备维修及其他工作中上述几点都肯定的进度计划的

6、编制与控制管理。 本规程不适用于计划中工作项目不肯定、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肯定或工作的持续时间不肯定等情况中的任一情况。 第1.0.3条网络计划应在拟订技术方案、按需要粗细划分工作项目、确定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估计各工作的持续时间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编出的计划应满足预定的目标,否则应在修改原技术、组织方案的基础上对计划作出调整。经反复修改方案和调整计划均不能达到原定目标时,应对原定目标重新审定。 第1.0.4条网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应不断进行检查,并根据情况变化作相应的调整,以实现有效的动态管理。 第1.0.5条应用网络计划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第二章网

7、络图的绘制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双代号网络图如图2.1.11所示,箭线表示一项工作,占用时间(有时包括消耗资源)。箭线的箭尾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头表示该工作的结束。在无时间座标约束的条件下,箭线的长短并不反映该工作所占用的时间的长短。 单代号网络图如图2.1.12所示,箭线仅表示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箭线的形状,在上述两种网络图中都可画成直线或折线。箭线的方向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应保持自左向右的总方向,并应以水平线为主,斜线和竖线为辅。 第2.1.2条虚箭线仅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使用。它表示一项虚拟的工作(以下简称虚工作),用来使有关工作的逻辑关系得到正确的表达。它不消耗资源,持续时

8、间为零。虚箭线的表示形式如图2.1.11中的虚工作所示。 第2.1.3条节点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表示一项工作的开始或结束,宜用圆圈表示。节点在单代号网络图中表示一项工作,宜用圆圈或矩形表示。单代号节点所表示的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和工作代号应标注在节点图形内。 第2.1.4条双代号和单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编号。编号必须标注在节点内,其数码可间断,但严禁重复。双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必须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箭头、箭尾编号。箭线的箭尾节点编号宜小于箭头节点编号。单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必须有唯一的一个节点及相应的一个编号。 第2.1.5条双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最基本的表示方法,应符合图2.1

9、.51的规定: 当箭线绘成折线时,可根据图面情况在水平线段或在竖直线段上按图2.1.51的方法标注,单代号网络图中一项工作最基本的表示方法,应符合图2.1.52的规定。 第2.1.6条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上的关系(简称工艺关系)和组织上的关系(简称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均表现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 第2.1.7条网络图中的线路可依次用该线路上的节点编号来记述。网络图可有多条线路,关键线路宜用粗线、双线或彩色线标注。第二节绘图规则 第2.2.1条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 第2.2.2条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 第2.2.3条网络图中严禁

10、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如图2.2.3所示 第2.2.4条严禁在网络图中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如图2.2.4a所示)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如图2.2.4b所示)。 第2.2.5条当网络图的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线箭线时,为使图形简洁,可应用母线法绘图。使多条箭线经一条共用的母线线段从起点节点引出,如图2.2.5a所示;或使多条箭线经一条共用的母线线段引入终点节点,如图2.2.5b所示。 但箭线线型不同(粗线、细线、虚线、点划线或其他线型)且能导致误解时,不得用母线法绘图。 但箭线线型不同(粗线、细线、虚线、点划线或其他线型)且能导致误解时,不得用母线法绘图。 第2

11、.2.6条绘制网络图时,宜避免箭线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图2.2.6中的几种表示方法。 第2.2.7条网络图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任务中部分工作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例外),以及不应出现其他没有内向箭线或外向箭线的节点。单代号网络图中有多项开始工作或多项结束工作时,应在网络图的两端分别设置一项虚工作,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如图2.2.7所示。第三节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 第2.3.1条双代号和单代号网络图中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应符合表2.3.1的规定: 几种逻辑关系的表示方法表2.3.1 序号逻辑关系双代号表示方法单代号表示方法1A完成后进行BB完成后进行C2A完成后同

12、时进行B和C3A和B都完成后进行C4A和B都完成后同时进行C和D5A完成后进行CA和B都完成后进行D6A、B均完成后进行DA、B、C均完成后进行ED、E均完成后进行F7A、B均完成后进行CB、D均完成后进行E8A完成后进行CA、B均完成后进行DB完成后进行E9A、B两项先后进行的工作各分为三段进行。A1完成后进行A2,B1,A2完成后进行A3、B2,B1完成后进行B2,A3、B2完成后进行B3第三章一般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之后进行。 第3.1.2条网络计划中的时间参数基本内容和形式的标注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双代号网络计划(按工作计算法) 三、单代号网络计划 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按工作计算法) 第3.2.1条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应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