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典型经验材料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34560307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典型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典型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典型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典型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典型经验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典型经验材料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具有丰富的经济意义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是新形势下农信转型发展的必然方向。XX农商行作为立足支农支小支实的地方性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关键要努力打造三个“最后一公里”服务,用辛苦指数赢得农商银行的基业长青。 打通客户最后一公里。一是向外延伸。X有外出经商的传统,在外经商办企业的人员约X万,创造的财富总量是X当地全年GDP的X倍。由于异地经商的地域限制等原因,大量的金融需求没有被满足,因此在外商人成为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X农商银行多次组织调研组和服务团队,远赴山东、兰州、北京等在外乐商市场,联络商会、调查需求、搜集信息,加强与在外乐商的沟通和业务合

2、作,探索一条异地营销经营模式,并积极对接乐商回归工程。二是向下延伸。金融服务还不是足够丰饶的资源,只有进一步向下延伸经营触角,才能触及客户最后一公里。X农商银行深入农村,切实做好增户扩面和农村信用工程,建立竞争壁垒;深入草根,发挥草根的规模经济效益,为小微企业主、工薪族和新居民等城乡阶层提供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三是向链延伸。突破客户经理一对一传统营销方式,通过代发工资、代理缴费、代理扣款、批量贷款等业务,深入发展供应链、服务消费链、市场商铺链、资金互助链、企业员工链等链圈客户。目前深推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逐步完善一站式授信用信流程,使农业产业链条达到X条,惠及农户X户。 打通渠道最后一公里。一

3、是建设渠道。电子银行较物理网点而言,具有成本低廉、高效便捷、低碳环保等特点,真正将金融“高速路”延伸到了乡村,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务。X农商银行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产品,实施精准营销,构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全方位、立体式的电子银行服务网络,目前电子银行客户X万户。同时丰富网上理财、网上缴费、网上购物等功能,并加强与在线基金销售行业、在线团购、大宗商品交易等电商平台的合作。二是深化渠道。“做专”。数据显示,X%的客户会因为网点的原因而选择一家银行。因此农商行积极建设为贴合乡村、社会客户实际的社区银行,做专业化服务,满足周边百姓与企业的金融发展需求。做“微”

4、。微网点建设是未来银行网点扩张的主要模式。农商行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积极探索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便利店等微网点的网络覆盖、人员配备、机具设备、产品支持、绩效考核、经费投入等方面。做“虚”。物理网点是有限的,但虚拟网点是无限的,具有机制灵活、可进可退等优点。该行在完善现有营销部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认真探索研究异地营销部、驻村金融服务员模式,巩固农村主渠道。三是拓展渠道。利用移动互联网金融开展普惠金融具有天然的优势,也是银行渠道建设的未来方向。结合大数据技术,移动银行将是银行未来竞争的平台和渠道,成为商业银行的客户入口、数据入口、产品入口和交易入口。这是X农商银行正在考虑的方向:发展线上互

5、动,通过官网、微信融资平台实现客户从申请到资金使用全程网络化操作,足不出户就完成贷款的申请、审批、放款和归还的全部过程;完善线上交流,将售前的产品营销宣传、售中的产品推介引导和售后的服务维护跟踪融合在一起,加强客户与银行互动交流。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从单一服务向多元化服务转变。努力成为客户的金融管家,即发展以零售业务为核心,金融市场业务、公司业务、国际业务、银行卡业务、财富管理并进的“一核五驱”战略,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一站式、一键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努力成为客户的生活管家:提供缴费综合服务,随时随地缴纳日常的手机费、电话费、电费、水费、燃气费、物业费等等,集中管理生活基本支出,同时提供人

6、性化增值服务,接近银行和社区居民的距离。努力成为客户的时间管家:根据客户对营业时间的要求,提供便利化的时间服务。二是从粗放服务向标准化服务转变。要积极推进增户扩面与小额贷款发展,服务标准化是做小额批量业务的前提。要优化信贷流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客户关系系统和客户信息系统,提高放贷效率和精准度。要加快建立小额贷款集中办贷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分别对批量化小额贷款客户、高端客户提供标准化、个性化服务。三是从人工服务向智能化服务转变。建立无线营业厅,客户能看到醒目的无线WiFi标识牌,看本地新闻、影视资讯,登陆微博、微信公众号,收发邮件等。提供智能“一对一”服务,当客户到达网点后,就对大堂经理发出提醒,使客户能够在网点内享受个性化服务。另外,针对客户体验,开发远程预约、免填单等系统。借鉴智能银行理念,通过科技智能的软件体验、互联网体验,为客户提供全新的金融体验旅程,打造客户想“逛”的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