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模拟考(二)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442195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模拟考(二)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模拟考(二)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模拟考(二)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模拟考(二)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模拟考(二)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模拟考(二)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模拟考(二) 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 Word版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考(二)高考仿真模拟冲刺卷B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咬文嚼字编辑部日前发布2019年十大流行语。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这也反映了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增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趋势。其中一部分与热点事件引起的争论有关,还有一些让人看不到“起源”,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019年的流行语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的时事动态,“霸凌主义”与中美贸易摩擦相关,“文明互鉴”也体现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大国形象的能力与方向,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关键词的总结与提炼。与之相对,

2、流行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更像是对一些人刻薄霸道、自以为是的批评话语,既然网上出现了一些“柠檬精”或“杠精”的不和谐声音,自然也会有理性的声音加以反击。有趣的是,这些反击的声音,也不是正襟危坐时的说教,而是用同样幽默的口吻来回应,时常令人忍俊不禁。如此一来,既起到了建构良性舆论空间的作用,又不失网络文化的趣味性,堪称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年度流行语中的网络文化成分越来越多,而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的特征,也真实地反映在这些流行语中。对此,我们不妨以一个更加理性与宽容的视角来看待。年度流行语实际上是我们观察社会动向与文化生态的一个晴雨表,对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向大有裨益。而后世的观察者

3、,也可以从中获得另一视角的历史记录。(摘编自光明时评:年度流行语凸显了何种文化生态)材料二:日前,在互联网上突然爆红的papi酱系列视频,因主持人时常爆粗口而被勒令整改。广电总局要求其去除粗口低俗内容,符合网络视听行业的节目审核通则要求后,才能重新上线。这一事件也引发网友针对网络语言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网络文化的特色,不应过多干涉;有人认为这次监管是一次良性的互动,或可带来整治网络语言的良机。网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性、新奇性等特点。由于网际属于实时交流,需要快速输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既简单易用,又能节省上网时间;网络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推崇个性的世界,人们通过对语言的

4、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这使得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新奇性。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语言在拥有上述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端。如“酱紫”“咳不容缓”“米国”等不一而足。网络语言冲击、解构和颠覆了既有的语言规则,它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显得很不规范。同时网络语言大量地使用缩写、错字、别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有些简写形式甚至完全背离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心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前院长、作家王晓玉教授就曾强调:“杂糅、胡编生造词语绝对是不可以的。这类用词的存在造成了语言的不严肃,只能在非常小的群体中流行,一旦泛滥成灾,对我们国家语言的纯洁性会造成污染。”也因为

5、缺乏指导,网络语言中媚俗表达全民风行,庸俗粗鄙大行其道,让很多人不禁感慨:“如今的互联网越发地重口味了!”网络语言传播快、消亡快、生命周期短的特质,使得其本身带有“自净机制”。但网络低俗语言大量涌现,聚集了社会戾气,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有必要及时依法治理。首先,法制化是互联网治理的根本手段,有法可依也是互联网得以公正有效治理的基础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完善语言文字的法规规章,强调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行业等重点领域,要合法、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其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举办“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全民活动,以鲜活的言语风尚、出彩的文化涵养,引发全社会对国民语言能力的关注,培

6、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最后,利用好现代汉语词典的标杆作用,积极吸收诸如“雷人”“草根”等网络热词,为网络用语的规范指明方向。规范网络词语评选活动,杜绝为网络低俗用语的传播推波助澜。唯有遵从严肃的文本教育、公认的文化认知、共同的社会操守、严格的约束机制才能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正向联动,促生网络语言的健康革新,让低俗语言日渐淡出,让文明优美加速生长。(摘编自让人又爱又恨的网络语言)材料三:语言和言语的矛盾运动,语言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口语和书面语的相互影响,语言、方言间的相互接触,是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归根到底来自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语言形式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

7、,而社会和心理诸因素则要求语言表达的意义具有无限性和灵活多变性,因时、因地、因人、因境、因事而异。有限且相对稳定的形式对意义具有一定的制约,同时,也把人类的各种思维模式、心理取向和发现、创造的新事物“固化”下来。而因表达需要所决定的无限的灵活多变的意义,必然对形式产生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的冲击。这种冲击会带来语言形式的新质要素的出现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使语言形式发生各种微妙的人们可以感觉到或一时感觉不到的发展变化;发展变化了的语言形式反过来又对意义发生作用。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运动,把影响语言发展变化的各种外部因素,通过意义吸纳转化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从而使语言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

8、之中。(摘编自言语发展变化的原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9年年度流行语是对一个时代的关键词的总结与提炼,反映了网络上年轻人话语权增强、网络流行文化进入现实生活的趋势。B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新奇性特点,主要是因为网络世界是一个推崇个性的世界,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C材料二是对材料一现象理论上的解释,意在引发全社会对国民语言能力的关注,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D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主要是因为网际属于实时交流,需要快速输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既简单易用,又能节省上网时间。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

9、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9年的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凸显了热点事件引起关注,可以据此来了解当下的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趋向。B年度流行语也真实地反映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的特征,材料一认为这是网络文化的特色,不应过多干涉。C当今的网络语言表达媚俗,庸俗粗鄙,只有通过严格的约束机制才能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正向联动,促生网络语言健康革新。D法制化是互联网治理的根本手段。这就需要国家完善语言文字的法规规章,要求全民合法、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996”能够成为年度流行语,缘于一些知名企业家在公开场合对“996”工作制

10、的推崇。“996”这一流行语让人意识到,劳动者休息权等合法权益仍然没能受到足够重视。B“融梗”这一流行语源自网友对少年的你是否抄袭的热议,近年来多部文艺作品涉嫌“抄袭”,网友针对“融梗”定性进行了集体讨论,但“合理借鉴”与“违法抄袭”的边界终无一致意见。C“硬核”,原本是用来形容说唱音乐和游戏的。作为网络流行语被理解为是一种很厉害、很酷、很彪悍的意思。因为偏离了原本的意义,应该从公众的文化认知、社会操守等方面予以规范。D网络流行语的迭出,说明大家都很重视通过语言来总结个人、集体,甚至国家、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使之记录并传播下去,体现了语言和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

11、明。(4分)答:_5对网络语言应该加强监管还是不应过多干涉?请根据材料三中的语言学知识并结合前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12、分)()A诗歌前四行围绕山谷伐木、割麦子和篱间背瓜果三个场景描写了普遍的农家活动,表现出一派明朗纯净的乡野风韵。B“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一句所表达的心情在诗中未点明,但可以想象到其中的欢快欣喜。C诗歌第二节中的“雾”“霜”及第一节中的“露珠”传达并营造出了清凉、冷寂、朦胧的环境气氛。D“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中“轻轻”一词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悠远。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既讲究“圆圆的网”“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种形与影的精细视觉效果的营造,也注重听觉描写,如“伐木声”“蟋蟀声”“笛声”等。B诗歌第一节末

13、尾的“栖息”二字概括了农村秋天的场景,将虚无的东西视象化,营造了农村祥和、闲静的氛围。C诗歌第三节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这可看作是古人所谓的“起兴”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D诗人的感觉敏锐而丰富,表达新颖别致,用象征手法把秋天写得神秘莫测而又明朗脱俗,显示出思想的高深厚重。8诗人在每一节都用了一个“满”字,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答:_9注重场景和画面描写是本诗的显著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_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复上二十馀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