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430473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据ConsensusForecasts统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了4%,是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据CF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具有很大活力,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仍将会保持较高增长,但增速会比2004年略有减缓。一季度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慢从北美、欧元区、日本、亚洲等地区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一季度世界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北美和亚洲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者,欧元区经济仍维持较慢增长,日本经济持续下滑。(一)北美地区。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趋缓,但仍增长3.6%(比上年同期,下同)。从一季度美国经济情况来看,增速比上年各季有所放慢,2004年美国一至四

2、季度经济分别增长5%、4.8%、4%和3.8%,呈逐渐下滑趋势。今年一季度初步预测增长3.6%,仍继续放慢。但从各因素分析来看,经济活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发展不会有大的波动。从外部来看,世界经济环境仍然宽松,各国和地区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美元进一步贬值,这都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从内部来看,情况也比较乐观。自2001年美国经济滑入低谷后,经过几年的恢复,已进入一条良性的、自我持续发展的轨道。制造业和企业经营一季度表现出令人欣慰的局面,不管是企业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均十分有利于投资的增加。一是国内金融环境利于生产,尽管联邦储备委员会自2003年起连续7次提高了利率,但长期利率仍然较低。最近几个

3、月,美国信贷和股权市场异常活跃。二是前几年实行的新的公司财务核算方法规定的资产加速折旧即将结束,企业投资下滑趋势有望终结。三是耐用消费品订单持续增加,已接近上世纪九十代的最高水平。四是一季度已经显现,公司、企业在设备、软件方面的支出增加。因此,种种迹象显示2005年一季度应是美国制造业回升的转折期。从私人消费来看,一季度也有一个较好的开局。一是不断提高的利率,刺激居民增加储蓄。二是就业形势的好转,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三是较低的通货膨胀,也将使购买力增加。加拿大一季度经济运行平稳。2004年加拿大经济恢复较慢,全年经济增长2.7%。2005年一季度基本维持这个水平,保持了稳定的发展

4、,比上年同期增长3.1%,与上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二)欧元区。在世界经济这一轮复苏中,欧元区经济表现的较为沉闷,始终在低缓的轨道上运行。2005年一季度的表现,仍是沿袭这个趋势。据CF预测,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1.6%,比2004年第四季度的1.8%减少了0.2个百分点。限制欧元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还是占GDP近80%的私人消费,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私人消费的增长一直低于经济的增长。2004年经济增长2%,私人消费只增长1.1%;2005年一季度经济增长1.6%,私人消费只增长1.2%。影响私人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多年来经济缺乏活力,新的工作机会和就业机会较少。二是工资水平普遍较低。

5、三是较高的福利水平,在岗职工负担过重。消费者支出谨慎,限制了国内消费。但欧元区经济仍有不同于上年的新的刺激因素,2004年企业利润大幅反弹,将有利于企业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其次,较好的、稳定的金融环境和上升的房屋价格将刺激居民投资的增加。(三)日本。日本经济显示下滑的苗头。2004年日本经济有不俗的表现,全年经济增长2.9%,如果继续保持这一趋势,有望从这一轮的萧条中摆脱出来。但最新的数据和情况显示,从2004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经济开始出现下滑的势头。在生产领域,日本传统的支柱产业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汽车生产出现下降,电子配件和高技术造船业也开始减产。据统计,2004年第四季度工业生

6、产比上季度下降0.8%,其中12月份下降1.2%。核心机械订单12月份也下降8.8%。今年前两个月这种趋势没有改变。私人消费仍然呈减弱趋势。近几年经济的不景气,已使日本居民的全部现金收入连续四年下降,工薪阶层的消费支出持续减少。2004年地震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消费支出。超市、百货商场及其他零售业的销售额都呈下降趋势,私人消费疲软的局面没有改观。初步预测,日本一季度经济增长1.3%,比2004年四季度减缓1.2个百分点。(四)亚洲地区。一季度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均保持3.3%以上的增长水平。据CF预测,一季度亚洲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虽比2004年第四季度有所下降,但各经济

7、体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其中,增长最快的仍是中国和印度,分别比上年同季增长8.2%和5.8%。新加坡增长5.6%,印度尼西亚增长5.4%,马来西亚增长5.3%,中国香港增长5%,韩国增长3.3%。2004年亚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出口的拉动是一重要因素。2005年一季度,该地区出口仍显强势,并未受到欧日经济疲软的影响。各经济体新年伊始出口都大幅增长。目前,该地区的两大出口地美国和中国,2005年的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因此2005年该地区出口形势较为乐观。自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世界经济低迷后,亚洲各国和地区意识到仅仅依赖外部市场拉动国内经济的危险性,已从多个方面调整本国和地区的经济结构。20

8、04年,该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如此好,不光有外需的拉动,国内需求的旺盛也是重要因素。2005年一季度,这方面的成效也开始显现。如中国香港采取措施,迅速恢复了与旅游相关的各行业的增长;劳动力市场及资本市场都开始兴旺,失业率降到35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一季度维持在6.5%的水平。印度工业生产开始上升;从进口的大幅增长上也反映出国内需求的旺盛。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世界贸易仍保持较快增长、贸易不平衡加剧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的复苏,世界贸易也日趋活跃。2004年,全球贸易额快速反弹,据WTO预测,全年贸易额将比上年增长8.5%。一季度,世界贸易保持了好的趋势,世界范围内基本上是大

9、进大出的格局。美国1月份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达1008亿美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3.6%;进口达1591亿美元,增长18.2%。日本1月份出口达427亿美元,增长6.4%;进口达408亿美元,增长15.2%。亚洲各国1月份进出口也均保持了大幅增长。中国1月出口较上年同月增长了42%,印度增长了33%,新加坡1月非石油类出口也比上年同月增长了9%。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等出口也有较好的表现。贸易不平衡加剧。近年来美国贸易赤字逐年急剧增加,从2000年开始,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2004年已达到6600亿美元左右,占GDP的近6%。而在世界的另一极,日本、亚洲各国和地区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

10、迅速增加。日本2001年贸易顺差70837亿日元,到2004年已达到120051亿日元,增长了69.5%。中国贸易顺差也从2001年的225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319亿美元,增长了41.7%。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的贸易顺差也逐年扩大。从外汇储备来看,日本2004年末的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我国也超过6000亿美元。含日本在内亚洲13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一半以上。随着美元近几年的持续贬值和欧元、日元的升值,这种贸易不平衡状况并未显著改善。2005年1月份,美国贸易赤字仍高达583亿美元,比2004年1月份增加了124亿美元,比2004年

11、12月份增加了260亿美元。日本的贸易顺差也在增加,1月份达1957亿日元。中国1月份的贸易顺差也高达65亿美元。只有欧元区的贸易顺差呈逐月下滑趋势,由2004年1月的82亿欧元减少到2004年11月的28亿欧元。但仍然是出口大于进口的顺差局面。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仍在2004年随着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一度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4年美国消费者价格上涨3%,欧元区上涨2.1%,发展中国家上涨6%。但通过提高利率等一系列的措施,通货膨胀的压力已基本消除。但从2005年全球情况来看,由于石油、农产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较快,通货膨胀

12、的压力仍在。(一)石油价格居高不下。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持续剧烈动荡,油价一度创2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油价高位强势震荡持续时间之长,为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来所罕见。近期纽约市场的石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55美元后,又创了4个多月来的最高水平。不少专家预测,今年石油价格将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目前油价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的不断增长,二是美元的持续贬值。由于石油是以美元定价的,美元汇率走低意味着石油生产国的实际收入下降。三是投机。目前看来,去年开始的世界石油价格上升趋势今年将持续。油价的持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总体影响仍然有限,也不会使美国的经济复苏脱轨,但对近年经济增长较慢的

13、国家如日本和欧元区的影响将比较严重。(二)农产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扬。美国商品研究局公布的CRM指数,是反映全球商品价格变化的综合指数。包括6大类17种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的总体趋势,具有较强的领先性。2003年底CRM指数为283.58,2005年3月10日已达300.82,上涨了6%。其中工业原材料上涨了8.1%,金属上涨了35.5%,食品类上涨了3.2%。从国际货?基金组织对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统计来看,主要初级产品价格均大幅上涨。从三方面对世界经济多加关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世界经济的变化紧密相联,2005年我们应从几个方面对世界经济多加注

14、意。(一)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日益加深。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走的也是打开国门,融入世界之路。但在对外贸易中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贸易的地区结构。从我国的出口目的地来看,主要是东亚、美国和欧盟,对这三个地区的出口,占我国全部出口总额的75%;从三地的进口占全部进口总额的61%。而对世界其它地区的进出口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尤其是东盟,2005年1月对其出口只占全部出口额的7.1%;东盟对我国的进口占全部进口额的11.8%。2005年我国关税总水平降为9.9%,而东盟WTO成员国平均关税水平只有2%左右。如此低的关税,我国对其出口只

15、占7.1%,与对东亚国家和欧美的出口差距很大。因此,出口企业可以将目标适当的往东盟转移。2004年11月举行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决定,自2005年开始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进程,双方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将于2010年降到零。现在离2010年还有5至6年的时间,我国企业应该为零关税时的进出口作好前期准备。目前,虽然全球经济一体化带动了世界贸易的活跃,但地区贸易更趋活跃。如欧盟,2003年区内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的6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内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6%。我国在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

16、应抓住机遇,力促出口额的上升。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贸易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再是单纯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是更加多样化。从近20年历史看,反倾销案例数量和重大贸易案件数都呈直线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缘政治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今天,新的贸易壁垒还会出现,实现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仍然路途漫漫。发展世界贸易依然存在隐忧和不确定因素,亮点和暗流并存。我国应在入世履约的过程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既学习防范别国的贸易阻挠,更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2005年石油、农产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将持续上涨,将对我国通货膨胀造成一定的压力,也会对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