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征求稿)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

上传人:南琴 文档编号:13411123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标征求稿)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标征求稿)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标征求稿)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标征求稿)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标征求稿)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标征求稿)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征求稿)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4332019代替 GB/T18433-2001 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隔热性能要求Aircraft insulated thermal containers efficiency requirements(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20.04.20)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实施目次前 言2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4 性能要求45 试验方法56 标记8附录A(资料性附录)温度单位对照表9附录B(规范性附录)空气温度测试点10附录C(规范性附录)保温集装箱图形符号11参考文献14 前 言本标准按照G

2、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替代GBT18433-2001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与GB/T 18433-2001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将原名称“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修改为“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隔温性能要求”(见封面); 增加了第3章 术语与定义(见第3章); 修改了第4章 性能要求(见第4章,GB/T 18433-2001的第3章);修改了第5章 试验方法(见第5章,GB/T 18433-2001的第5章); 修改了第6章 标记(见第6章,GB/T 18433-2001的第7章);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C(见附录B,附录C)。本标准由全国集装箱

3、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凤凰大昌航空设备维修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航空货运物流(广州)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立萍、杨淑华、廖冰、徐旸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8433-2001。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隔温性能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所有规格与类型的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的隔温性能要求、试验方法与标记。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规格与类型的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4、(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299 航空货运集装箱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ISO 11242-1996 航空货运集装箱压力均衡要求 Aircraft - Pressure equal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cargo containers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航空集装器规则IATA Unit load device Regulations(IATA ULDR)3 术语和定义GB/T18041-2000 和GB/T23418-2009 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8041和GB/T23418-2009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5、。3.1保温货运集装箱isulated thermal container由绝热箱壁、箱门,底板和箱顶构成,能够延缓箱内外热传递速度,使集装箱内部环境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温度范围的货运集装箱。3.2 易腐货物prishables在一般运输条件下,因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或地面运输时间等原因易死亡或变质的物品。GB/T18041-2000 定义 4.1.3.73.3运输周期transport cycle从货物由始发站装入集装箱并关闭箱门开始,至货物到达目的地从集装箱内取出的过程。3.4外廓(轮廓)countour集装箱、拱形罩棚等物体的横截面。GB/T23041-2009 定义 2.323.5 底

6、板 base集装单元的底部构件GB/T23041-2009 定义 2.134 性能要求4.1基本要求4.1.1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以下简称集装箱)的设计应考虑热传导对流、辐射和漏气对整个设备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应考虑集装箱的隔温、结构、成本和重量间的平衡。4.1.2集装箱的基本结构与容积效率的总体设计及认证应满足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航空集装器规则(IATA ULDR)的相关规定。4.1.3 集装箱应适用于运输冷藏、冷冻和深冷的易腐货物,也应适用于运输普通货物。4.1.4 除拉带外,所有零部件均不应突出集装箱的面板。4.1.5所有连接集装箱箱外与箱内的金属件都具有导热性能(热桥),应通过使用交错布局

7、和中间绝缘部件的设计防止导热。4.1.6集装箱内不应有可聚集污物、溢出物和异味的死角以及缝隙。在装货的地方,不应有用常规方法无法清洗到的凹槽。4.2 外廓和底板4.2.1集装箱的底板尺寸、外廓尺寸、重心点和重心范围均应符合GB/T 16299的规定。4.2.2 底板尺寸代码为“G”的保温集装箱,其底板尺寸和外廓尺寸应符合IATA ULDR 第4章(SS40/1)的规定。 4.2.3集装箱底板应符合IATA ULDR所要求的均匀载荷,未规定载荷的集装箱,其最小允许载重应为900kg/m。4.2.4集装箱底板的操作区域应防滑。4.2.5应在集装箱的底板上设计排水孔以保证集装箱清洗后没有积水,一旦集

8、装箱排水完成,底板上的排水孔应能封闭,以利于安全飞行。4.3使用环境在整个运输周期中,当环境温度在45-30(113-22)变化不超过40(104),相对湿度高达100%,且阳光照射强度从零到最强时,集装箱箱内温度应能控制在10-30(55-22)之间。注:本标准中的环境(大气)温度是以摄氏度/华氏度(/)表示的,并且技术(科学)温度是以国际计量单位开尔文(K)表示。温度单位对应表参见附录A。4.4 箱内系留 应按照IATA ULDR的要求设计箱内货物系留点。4.5 材料4.5.1由于辐射、阳光照射、和漏气会造成热传导,因此应选用隔温、低导热材料,箱体表面宜使用反射(白色)材料。4.5.2集装

9、箱结构、内表面和隔温层所用的材料应能不吸湿、不吸味、不滋生真菌,且其性能不应受日常清洗的影响。4.5.3接触食品和药品的集装箱内表面材料应满足国家食品和药品运输安全要求。4.5.4在集装箱使用寿命期间内所有的金属件均应具有永久防腐蚀性。4.5.5所有集装箱结构材料的水平试验燃烧速率应不大于102mm/min。4.6 清洁4.6.1集装箱内不应有蓄积灰尘或易腐残留物的凹槽,并且所有表面应易于擦洗或喷淋清洗。4.6.2集装箱应能承受压力为700kpa(100psig),温度为70(158)的高压水管和强力洗涤剂的冲洗,也应能承受使用110(230)的蒸汽清洗。4.6.3集装箱应无需使用化学除味剂便

10、能清洁。4.6.4清洗后的集装箱在潮湿状态下应能承受冷冻温度,所有阀门、密封件箱门和控制装置应保持操作灵活。4.7防溢出 集装箱箱门应有防溢出装置,在运输周期中不应使液体从箱内外溢。4.8 调压4.8.1基本要求在不同海拔高度关闭集装箱时,箱内压力是不同的。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内部将承受正压或负压,因此,设计集装箱时应考虑使所有密封件和平衡装置在平衡气压时造成的热传导最小化。4.8.2压力平衡如果箱门的密封设计不足以释放压力,则应安装一个压力平衡装置以使集装箱内外压力达到平衡。该压力释放装置应能在压差为3.5kPa7kPa(0.5Ibf/in21.0Ibf/in2)时工作。4.8.3排气板为补偿

11、集装箱在空中出现的快速减压现象,应安装一个符合ISO11242-1996 6.3规定的排气板或类似装置。安装的排气板不应损坏飞机结构或系统,且当其运行时不应对周围造成损伤。注:减压参数基于一个持续1s的过程,涉及从81kPa(11.8Ibf/in2)到15kPa(2.14 Ibf/in2)的环境压力变化。5 试验方法 5.1气密试验5.1.1在完成集装箱适用性和极限载荷试验(如果要求)之后,应通过气密试验确定集装箱的漏气率。5.1.2在1525(5977)温度范围内,集装箱内部与外部温度的波动应分别稳定在3(5.4)范围内。试验的集装箱应为空箱,并以正常方式关闭箱门,同时应关闭所有排水口。5.

12、1.3通过流量计输入空气,流量计的精确度应为实测流量的3%。应采用防漏连接将一个合适的压力计连接到集装箱上,压力计不应装在供气管上,其精确度为5%。5.1.4向集装箱内输入空气使其内部压力升至0.25kPa0.01kPa(0.036Ibf/in20.0015 Ibf/in2)并通过调节空气量保持该压力。5.1.5以标准大气状态表示的漏气率不应大于表1中所列值,即每小时的漏气量应不超过箱内容积的40%。如果测得的漏气率不大于表1中所列的数值,则无需对漏热试验(见5.2)中测定的漏热率进行修正。5.1.6如果测出的漏气率大于表1中所列的值,但未超过表2中所列值,则应按照表3所列修正值加大漏热试验中

13、测得的漏热率(U)值。表1 空气泄漏率(40%集装箱内容积每小时)集装箱尺寸m34.55.07.010.08.513.017.018.032.0ft31601802503553004506006251136IATA a代码AKEAKCALPAAPA和U系列各种轮廓AAMAMAAGA空气泄漏率m3/h1.822.843.456.87.112.8ft3/h6472100142120180240250455a或相同尺寸。表2 空气泄漏率(80%集装箱内容积每小时)集装箱尺寸m34.55.07.010.08.513.017.018.032.0ft31601802503553004506006251136IATA a代码AKEAKCALPAAPA和U系列各种轮廓AAMAMAAGA空气泄漏率m3/h3.645.686.81013.614.225.6ft3/h128144200284240360480500910a 或相同尺寸。表3 热试验U值校正值集装箱尺寸m34.55.07.010.08.513.017.018.032.0ft31601802503553004506006251136IATA a代码AKEAKCALPAAPA和U系列各种轮廓AAMAMAAGA校正值W/b0.150.160.240.320.280.440.56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