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3999802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业标准海洋气象浮标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项目来源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507,以下简称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标委会)归口,行业标准名称海洋气象浮标。2.协作单位本标准由广东省气象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单位共同起草。3.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主要起草及所做工作信息见下表1。表1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所做的工作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作用谭鉴荣广东省气象局高工总体把关,方案制定,任务分工,文稿撰写。负责整个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和标准制修订的撰写。付晓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助研负责浮标数据采集系统、通讯系统的编写及标准的整体审核;

2、刘世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组织协调,参与标准的审定和修订林金田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高工参与观测要素的设计,参与起草编制说明万晓正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助研负责浮标标体及锚系部分的编写张可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副研究员负责浮标计量检定实验和环境试验的编写孙金伟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副研究员负责浮标密性试验的编写4.主要工作过程2015年9月11日完成气象标准制修订系统上报;2016年2月26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关于下达2016 年气象观测装备相关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63 号);2016年,广东省气象局组织对10米、3米海洋气象锚碇浮标进行

3、了岸边测试及海上测试;测试完成后将海洋气象锚碇浮标布放至茂名海域外海试验场,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外海试验验证。2017年,广东省气象局组织编制10米、3米海洋气象锚碇浮标气象专用技术装备测试评估报告,组织专家评审;进一步完善后提交中国气象局观测司;2018年2019年,继续对南海海域气象浮标运行状况及数据进行收集再评估;为海洋气象浮标标准制定工作提供参考材料;2019年10月,广东省气象局行业标准海洋气象浮标编制工作启动;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组会议明确参加标准起草人员工作职责,制定编制工作计划;2019年11月,组织起草人员收集整理参考文献,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指南、规范性文件等;2019年12月,

4、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完成海洋气象浮标初稿编制;2020年月13日,完成标准文本初稿内容编制,组织参与单位内部技术人员对标准初稿提出初步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形成标准讨论稿;2020年3月,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对讨论稿进行修改。主要包括:1)2020年月,由广东省气象局结合南海个海洋气象浮标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对讨论稿进行修改完善;1)2020年3月上旬,由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结合历年浮标大修工作进行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对讨论稿进行修改完善;2)2020年3月下旬,由广东省气象局组织对标准进行中期检查,起草组根据检查反馈意见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修改完善;3)2020年3月30日,

5、在前期标准讨论稿修改的基础上,召开标准起草工作组视频会议,组织专家对标准讨论稿进行初审;2020年4月117日,起草组大部分编写人员集中讨论、修改,形成海洋气象浮标征求意见稿,上报气象标准化网。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论据1.编制原则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对海洋气象浮标工作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在充分了解浮标设计、加工和应用的基础上,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规范性本标准主要根据海洋气象浮标的国内研究成果、业务实践和管理人员经验,充分借鉴和参考既有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力求吸收和参考相关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做了科学合理地分析、归纳和总结,

6、突出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实用性、可操作性广东气象局组织了海洋气象浮标的实验室测试、岸边试验和海上考核,对于海洋气象浮标有近10多年的应用经验,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从事于浮标工作的研究已达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浮标研制和作业经验,标准编写团队在满足浮标设计制造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国内实际情况,从标准便于实施的角度出发,对需要规范的技术内容进行了筛选提炼,并给出具体的量化指标。使得标准能够在不同行业易于使用。2.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2) 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出厂测试验收大纲(第一版)(3) 海洋气象锚碇浮标功能规格需求书(2015)(4) HY/T

7、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5) GB/T 14914.1-2018 海洋观测规范(6) GB T 35221-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7) GB/T19639.1-2014通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8) HY/T 037-2017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9) HY/T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10) GB/T549-2008电焊锚链(11) GB4696-1999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12) GB/T11373热喷涂金属件表面预处理通则(13) GB/T11374热喷涂涂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14) GB11579-89轻量型锚(15) GB/T

8、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16) GB/T13972-1992海洋水文观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17) GB/T15464-1995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18) GB/T19638.2-2005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19)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20)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21)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22)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2

9、3)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24) CB/T3136-1995船体建造精度标准(25) CB/T3855海船牺牲阳极保护阴极设计和安装(26) CB/T4000-2005中国造船质量标准(27) HY/T016.11-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试验(28) HY/T016.12-1992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试验Ea:冲击试验(29) 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30) CCS船体测厚指南3.主要内容的论据()术语和定义的确定海洋气象浮标的定义是参照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和HY/T 143-2

10、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中关于大型浮标和小型浮标的定义结合海洋气象浮标的特点进行改写的。浮标检测仪的定义是参照HY/T 037-2017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中对于浮标检测器的定义结合海洋气象浮标的特点进行改写的。浮标接收岸站的定义是参照HY/T 037-2017 海洋资料浮标作业规范中对于浮标检测器数据接收站的定义结合海洋气象浮标的特点进行改写的。牺牲阳极的定义是仿照海洋大辞典中关于牺牲阳极法的定义结合海洋气象浮标的特点进行改写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定义是仿照的交通大辞典中关于AIS的定义改写的,因海洋气象浮标与船舶不同,浮标使用AIS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避碰,因此浮标中安装的A

11、IS为了降低功耗只发不收,使浮标周围的船只能快速获取浮标的位置从而进行避让,提高浮标的安全性能,所以在定义中增加了船与浮标的通讯和防避碰的目的描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定义完全参照交通大辞典中关于GNSS的定义进行描述的。()浮标工作环境条件的确定广东省气象局在南海海域投放了6个大型浮标、1个远海浮标和1个中型浮标;在浮标工作环境条件方面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从事于浮标工作的研究已达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海洋气象浮标研制经验。因此在确定有关技术要求时,参照了海洋标准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和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

12、测浮标中对于大型浮标和小型浮标环境条件的参数,结合长期以来的研制经验以及征求了大量用户的建议及要求来确定的。浮标的工作环境条件,是指浮标所在工作地点的极限环境条件,是根据浮标的工作性质来确定的。对于3米浮标,最浅水深为5m,最深水深为5000m;对于6米浮标,最浅水深为10m,最深水深为全海域;对于10米浮标,最浅水深为10m,最深水深为200m;最大风速90m/s;最大波高20m;最大表层流速6Kn;最大摇摆角为40;环境温度2050;相对湿度10100。这些参数是经过研制人员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积累,同时也广泛征求了用户的意见。在这种工作条件下,要求海洋气象浮标上搭载的各种传感器能正常工作。

13、()测量参数及测量范围的确定测量参数、测量范围以及最大允许误差是根据海洋气象锚碇浮标功能规格需求书(2015)中固定的传感器需求来确定的。()浮标标体的技术要求的确定海洋气象浮标因其应用环境与船舶类似,浮标标体的设计及加工都延用了船舶的设计加工思路,因此浮标标体的技术要求是参照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和HY/T 224-2017大型海洋资料浮标标体建造标准来编写的。()电源系统的技术要求的确定海洋气象浮标上的供电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池配合大容量免维护蓄电池的电源组合方式,单一直流供电。针对不同类型海洋气象浮标采用了不同的电源配置方案,配置的依据是根据整机的功耗确定的,容量需保证在连续15d的阴雨天条

14、件下,能支持浮标设备正常工作。l 海洋气象浮标:供电范围为14V2V;容量的配备应不小于2000Ah(25时),应保证预定在位工作的需要,并且电源系统应保证对于6m海洋气象浮标,供电范围为14V2V;容量的配备应不小于1000Ah(25时)。l 6m海洋气象浮标:供电范围为14V2V;容量的配备应不小于1000Ah(25时)。l 3m海洋气象浮标:供电范围为12V2V;容量的配备应不小于400Ah(25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其他技术条件的确定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同样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海洋气象浮标的工作性质。因为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指导产品的研制与生产,规范市场,在符合国情的前提

15、下,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浮标的供电要求是根据浮标系统的总用电量以及浮标上加载的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来确定的;浮标体以及锚系的技术指标及要求等是在以往的历史经验上重新进行了各种稳性计算与试验以及有关行业关于船舶建造标准所确定的。检验方法则是依据有关国家标准、船舶行业标准以及海洋行业的检验标准来制定的,如:浮标体的密性检验,是根据浮标的使用性质来确定的,同时参照了船舶的检验方法等;()标准编制的定位标准的编制目的是为海洋气象浮标的设计、生产、出厂检验、型式试验等提供依据。因此,在编写标准时,更注重了该标准的实用性,也就是说,制定的标准简单易行,切实可操作,可使本标准有广泛的使用基础,也具有了较为灵活的使用特点,生产厂家如有生产能力,可根据用户不同要求生产不同规格浮标产品。三、主要试验分析和预期经济效果1.主要试验分析海洋气象浮标的行业标准的试验方法主要有浮标体检查中的标体焊缝质量以及检验密性试验、电源适应性试验、计量性能指标检验、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