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33990114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精编》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精编》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精编》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精编》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报告(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市场与汽车产业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二O一O年三月 2 第一部分2009 2010年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二部分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关联产业分析 内容 3 一 2009年汽车市场评价 二 2010年汽车市场预测 第一部分2009 2010年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 4 一 2009年汽车市场评价 1 汽车总需求出现第二次井喷 2009年将是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历史性转折点 2 上下半年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上半年政策驱动 下半年政策和经济双因素驱动 5 汽车内需量 万辆 1 汽车总需求出现第二次井喷 2009年将是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历史性转折点 6 直接诱因 密

2、集出台的汽车消费鼓励政策深层原因 发展阶段决定的刚性需求 我国汽车市场刚刚进入第二个高速期 降低购买费用 刺激消费 7 汽车刺激政策 汽车需求 经济 政府刺激政策的作用路径 汽车产业占GDP本身的比例2 上游1 下游4 带来所有车型的全面增长 刺激小排量 低价位车的高增长 8 乘用车增长的理论分析 用户购车收入临界点的变化 家庭户数 车辆数 家庭年收入 购车收入临界点 9 主要国家汽车年销量及同比增速 万辆 全球其他主要市场与中国的变化截然相反 22 7 9 3 19 4 美国 日本 英国 10 全球销量变化 万辆 1318 465 11 主要企业销量 万辆 12 美 日 中近年来汽车需求量变

3、化 2009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由于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汽车刺激政策 我国很可能长久性成为第一大市场 13 我国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产生实质性变化 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比例 14 主要跨国公司表 15 16 A 各大跨国公司将针对中国消费者开发产品 中国消费者将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这种地位的转变给全球及中国汽车产业将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如 17 B 本土化 整车和零部件 成为必然趋势 很多政策可以简化 如整车特征管理办法 C 关税具备进一步降低的条件 特别是小型车 从而使汽车工业能为国民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如区域一体化 东盟 18 2 半年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上半年

4、政策驱动 下半年政策和经济双因素驱动 汽车内需量 万台 19 政策 政策 市场自然力量 2009年汽车内需量 万台 20 国产乘用车批发内销同比增速变化 2008 2009 21 2009年豪华车市场月度变化 22 二 2010年汽车市场预测 1 乘用车2010年的政策和经济形势决定了乘用车需求将略高于长期潜在增长率 2008 2010年汽车行业已有政策变化对比 23 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 世界各国贷款购车比例 2010年新政策 汽车振兴规划规定出台的 24 中国消费信贷比例低的原因 一是消费观念 储蓄消费 二是消费信贷模式 商业银行20 汽车金融公司80 国外 商业银行80 国内 汽车金融

5、公司20 25 乘用车消费结构在渐变 26 用户购车收入临界点的变化 家庭户数 车辆数 家庭年收入 购车收入临界点 综合判断 2010年购车临界点基本不变 汽车需求增长率仍保持在高平台 27 中央已经确定 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综合我们预计2010年GDP增速为9 5 左右 GDP预测 28 2010年经济增长水平与汽车政策的这种组合决定了2010年汽车是市场将保持长期潜在的正常快速增长水平 但考虑2009年振兴政策仍存在未释放完的因素 所以 2010年汽车内需增长率将略高于长期潜在增长率 长期潜在增长率为多少呢 29 两个高速增长期 2009年是第二个高速期的起点

6、 R值 3千人保有量20辆 第一个高速增长期持续5年左右销量年均增长30 千人保有量 5 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持续10年左右销量年均增长20 千人保有量 100 30 日本 韩国 31 32 中国会花更长时间以比日韩相对低的速度来完成这个普及化进程 乘用车内需增长率大致相当与GDP增长率的1 5倍左右 13 15 是正常水平 2010年在15 20 之间 33 各级市场乘用车需求增长率及贡献度 1 2级 3 4级 5 6级 从区域角度分析一下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34 二 三线市场对全国市场的支撑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一是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2008年不同级别城市的千人保有量水平 35 二是2 3线城市有庞

7、大的人口基础 虽然从目前的乘用车绝对占比看不高 但从趋势看显现出份额逐年攀升的态势 总人口比例 08乘用车需求量比例 36 国产乘用车月度批发量 万台 37 分时间段看 上半年更好些 增长惯性与政策稳定 下半年有不确定性 主要是宏观政策 如果出现通涨 会适度收紧 由于产能制约 特别是上半年 导致价格相对稳定 企业效益将继续保持良好状态 38 2 商用车2010年商用车 不含微客 将是良好发展的一年 增长率为10 左右 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的 39 商用车 2020年前商用车将保持9 左右的长期增长趋势 略低于1998 2008年的平均增长率 10 2 1 长期发展规律 40 依据一2020年之前

8、 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的发展阶段 GDP年均增长在9 左右 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客货站场城市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等大规模建设工厂生产能力建设 投资 大规模建设 消费 住房 汽车 住房和汽车这些大件商品 全面普及所需的时间是很长的 国际比较也表明 以建筑业和汽车工业支持的工业化中期进程 一般在几十年 至少20年 投资规模大 产业链长 加工度高 中间产品多 增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工业化 4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以后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20年达到60 左右 城市化 42 依据二运输强度依然很高 主要是由资源分布和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决定的 资源分布越不均匀 运输强度越高 而我国是资源分布

9、很不均匀的国家 2008年东中西部原煤产量比例 2008年东中西部钢材产量比例 43 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44 依据三公路承担的货运量 不同运输方式运送的货物 卡车 航空 价值 量 时限 服务 7918公路发展规划 铁路 水路 管道 45 东部平均半小时上高速中部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平均2小时上高速 7918 网7射9纵18横8 5万公里连接20万以上人口城市覆盖人口10多亿东部90 中部83 西部70 覆盖地区GDP占全国85 货运中转站 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 46 商用车与GDP的变化保持高度的同步性 但波动幅度远大于GDP 2 短期周期波动规律 47 综合我们预计2010年GDP增速

10、为9 5 左右 GDP预测 48 2008 2010年中国汽车内需 万台 49 第二部分新能源汽车发展与关联产业分析 二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 三 新能源汽车投资机会与融资风险 一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50 一 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二 我国新能源汽车应是各种方式并存 三 我国最可能在纯电动汽车上取得突破 一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51 一 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 过去10年我国汽车市场迅速扩张 1998 2008年汽车销售量年均增长18 6 52 我国汽车市场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美 日 中近年来汽车需求量变化 53 我国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产生实质性变化 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汽车总

11、销量的比例 54 过去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也迅速增长 1998 2008年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4 55 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升至全球第三 汽车保有量 万辆 中国为2008年数据德国为2007年数据其他国家为2006年数据 56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 汽车用油大量增加 中国车用石油消耗量变化 2000 2005 单位 万吨 57 导致我国石油总消费量迅速攀升 石油消费量 万吨 车用石油贡献度 49 7 46 2 44 4 51 1 58 而我国国产原油的数量增长缓慢 石油供给增长量主要依靠进口 国内原油产量和进口量 59 排放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刻不容缓 500 200 100 0 50 138

12、 数据 国家环保总局 60 机动车尾气排放分担率 2005年 61 二 我国新能源汽车应是各种方式并存 汽车能源细类 传统替代燃料汽车新能源 62 R值 3或2千人保有量15辆或20辆 第一个高速增长期持续5年左右销量年均增长30 千人保有量 5 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持续10年左右销量年均增长20 千人保有量 100 1 巨大的市场容量为我国发展各类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规模经济性 乘用车 2020年之前乘用车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 增长率相当于GDP增长率的1 5倍左右 63 日本 韩国 64 保守预计中国汽车总需求量的饱和点至少在3000万辆 保有量4 5亿辆 汽车需求量 万辆 汽车保有量 万辆

13、65 石油消耗量预测 考虑效率提高 不考虑车用替代能源 1 石油 2 巨大的市场容量使我国依赖任何单一一种能源方式都无法承受 中国石油产量 4 1 5 1 6 3 未来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70 全社会石油消化增长主要来自于车用石油消耗增长 66 推广10 按汽车保有量 乙醇的玉米需求量 万吨 2 乙醇等生物燃料 万吨 我国玉米产量 67 3 电动汽车 当前电力需求 单位 亿千瓦小时 按照轿车测算 100百公里15千瓦时电力需求一辆轿车家庭1年1 5万公里轿车保有量 2015年7600万辆年电力需求 1710亿千瓦电力客车 货车 出租车等耗电量也比较大 68 电动汽车产业化所必备条件在短期很难

14、全面具备 能力储存 电池 能量管理系统 充电等基础设施 产品认证 电动汽车 对电池组工作状态监控 最大化效率和使用寿命 大容量低成本长周期 69 三 我国最可能在纯电动汽车上取得突破 1 我国纯电动汽车的相关技术初步具备产业化基础 在国家 863 计划的支持下 我国已有很多企业投身纯电动汽车领域 取得了丰富的研发成果 一些车型已经小规模生产并投入示范运行 天津清源 比亚迪 万向电动车 海马 吉利 东风 中通 中大青山 安凯 北理工 70 奥运会试运行 奥林匹克公园区 中心赛区区 奥运村区 奥体赛区 充电站 71 北京 上海 重庆 长春 大连 杭州 济南 武汉 深圳 合肥 长沙 昆明 南昌等 十

15、城千辆 电动汽车示范工程由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实施 公共服务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 单位 万元 辆 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 单位 万元 辆 注 最大电功率比30 以上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均含plug in 注 最大电功率比50 以上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均含plug in 72 一大批有实力的机构在从事与纯电动汽车有关的研制工作 燃料电池 驱动电机 动力蓄电池 电子控制 哈工大天伦民瑞 九夷三普 中科院化物所新源动力 电工所中科易能 中纺锐力 有色院 天津蓝天 华中科技 泰州春兰 神力科技 安乃达 苏州新恒 湖南神舟 时代集团 北理工中炬森莱 御能动力 73 我国已经形

16、成了一条完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 74 锂离子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全球车用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 而我国的锂资源储量比较丰富 居世界第三 资料来源 CommoditiesSummary2007 75 在车用驱动电机方面 我国是工业电机生产大国 有较强的技术基础 我国电机产业规模居全球首位 中小型电机约有300个系列 1500个品种 产品量大面广 广泛应用于工业 农业 国防 公共设施 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其耗用的电能占全国发电量的60 以上 目前国内从事车用电机研发和生产的有中科院电工所 苏州星恒 上海安乃达 北京中纺锐力 时代集团 御能动力 上海电驱动等 76 2 我国在纯电动汽车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 纯电动汽车可以绕过传统的发动机技术 避开我们的弱项 77 国内动力电池在性能指标上与国际水平相当 有些指标还优于国际 78 3 纯电动汽车所需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具备可行性 1 公共交通充电站 79 2 家庭用充电设施建设投入 占地资源都比较少 80 尽管纯电动汽车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但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 与国外的差距也较小 在政府推动和经济效益拉动的双重动力下 只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