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课件(人教版必修4)_图文.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877204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课件(人教版必修4)_图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课件(人教版必修4)_图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课件(人教版必修4)_图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课件(人教版必修4)_图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课件(人教版必修4)_图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课件(人教版必修4)_图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_课件(人教版必修4)_图文.ppt(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故 什么是物质 唯一特性 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指 1 自然界是物质的 2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3 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一 物质的概念 二 世界是物质的 一 世界的物质性 复习 方法论 要求我们 想问题 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 上面写道 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 100生丁等于1法郎 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 有个人按照广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 不久 他收到一封回信 先生 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 并

2、且请牢记 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 在巴黎的纬度 49度上 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 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 就请您打开窗帘 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想一想 这则广告利用了什么观点来狡辩 小故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春 夏 秋 冬 1 什么叫运动 2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3 什么叫静止 4 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5 什么是规律 6 规律的特点有哪些 7 如何对待规律 自学指导 p31 p34 珠穆琅玛峰每年都在升高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结论 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我们身边的物质运动 自然界的物质

3、运动 我们身边的物质运动 我们身边的物质运动 自然界的物质运动 早上是四条腿 到了中午是两条腿 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 斯芬克斯 这是什么 人 猜一猜 人类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结论 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的 结论 人的思维也是运动变化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总是由不知到知 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结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 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 是指宇宙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问题 哲学上的运动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概念是一回事吗 不是 两者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呢 想一想 有没有绝

4、对不运动的事物和现象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 物质 运动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2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物质离不开运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而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注意 宏观物体 机械运动的载体 原子 离子 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命有机体 生命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的载体 人脑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 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刻舟求

5、剑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上犯了什么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 属于形而上学 a 运动是物质的和世界上脱离运动的物质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固有属性 存在方式 承担者 不存在 根本不存在的 b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 反对两种倾向 1 离开物质谈运动 2 离开运动谈物质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1 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是 A 物质是运动主体B 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C 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D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2 毕而生说 万物都在运动 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这观点属于 A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 把物质和运动结合的观点D 神创论观点

6、D A 练一练 3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A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 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D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A 有人说 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 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 大雁塔在西安 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 请你分析一下 这种说法对不对 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永恒的 有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刘德华还是刘德华 不是梁朝伟 也不是周杰伦 二 静止的含义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 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7、静止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暂时的 6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永恒的 静止是事物的空间位置 某一方面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 暂时的 联系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议一议 赫拉克利特 克拉底鲁 错误 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正确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离开运动讲

8、静止 把静止状态绝对化 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离开静止讲运动 否认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 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是不可知论 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上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1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2 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相对主义 诡辩论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 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 旋风 瞬息万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 主张对客观事物 什么都不能说 他错误在于 A 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 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C 太阳系模式图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遗忘规律 运动是有规律的 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思维领域事

9、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太阳系模式图 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 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 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 必须趁热打铁 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 及时巩固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低 高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的含义 思考1 思考2 思考3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稳定联系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稳定的必然的

10、联系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 喜鹊叫喜 乌鸦叫丧2 新陈代谢3 阶级斗争规律4 慧星 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结论1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 价格涨落 结论2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2 价值规律 3 苹果落地 4 万有引力规律 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 1 守株待兔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结论3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2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世界是物质

11、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 固有的 联系 而不是 主观想象的 现象的 偶然的 联系 小结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 月亮绕地球转 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 万有引力 一年春夏秋冬的变化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苹果落地 市场上商品价格时涨时落 水往低处流 彗星的出现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我每天6 00起床 答案 下列说法中 哪些属于规律 思考 规律可以想象出来的吗 2 规律的特征 1 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就是指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思考 规律是某些事物特

12、有的吗 2 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和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想想为什么动画中主人公的做法不能取得成功 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而不能违背规律 在规律面前人就无能为力了吗 在规律面前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为人类造福 风云不可测吗 乐陵天气预报 2009 12 3008 00发布 预报天气说明什么 人工降雨 由于人类对地震规律的认识 人们根据地壳运动的状况 推算出可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区域 大致发生的时间和震级的大小 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 分

13、析 研究 作出大致的地震预报 由于人类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 人们就可以治理水患 兴修水库 建造水渠 引水上山 变水害为水利 为人类造福 地震预报 三峡工程 小结 运动 物质 静止 主体 根本属性 存在方式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规律 普遍性 客观性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一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4 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1 运动的含义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 静止的含义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 运动是有规律的 1 规律的含义2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 P33最后一段 P34最后一段 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原理 本课小结 1 规

14、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1 规律定义 2 规律特征 规律是客观的 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 反对不讲科学 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必须遵循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违背规律 2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

15、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于人类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 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方法论 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 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 这些话说明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 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C 揠苗助长 事与愿违 庖丁解牛 事半功倍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揠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 A 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B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C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 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C 庖丁解牛 之所以事半功倍 从哲学角度看 是因为 A 他尊重规律 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B 他具有创造思维 认识了一切规律C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D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