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概述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847745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精编》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精编》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精编》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精编》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概述(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政务概述 什么是电子政务 政府 Government 按照现代行政学理论 政府的最基本职能是对社会 公众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能 政务 Governmentaffair 是指各级政府的业务 事务 会务等具体政府工作 通过这些具体的政务 政府得以履行对社会 公众所承担的各项公共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 电子政务 e Governmentaffair 是用信息技术实现的符合各级政府具体的业务 事务 会务需求的应用信息系统 电子政府 e Government 顾名思义 是以电子政务方式 通过网络和电子政务应用信息系统 对社会 公众普遍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虚拟的政府形态 电子政府是一个实体概念 主要是建立

2、一个功能完善的网站 着重点在政府网络化 而电子政务是一个程序概念 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成行政目的 着重点在政务 电子政务的特点 一是从少量 分散的 以辅助办公和为内部服务为主的内部应用系统 走向系统化 整体化 全面地履行政府职能的应用体系 体现在服务对象由公务员转变为社会 公众 二是由多种类 封闭 专有的技术体系走向统一标准的 开放 互联 的技术体系 使广泛互联 共享成为可能 体现在信息技术革命上 三是由于直接为社会 公众服务而引发出能动地为政府行政改革 业务整合 机构重组 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服务 体现在推动公共行政管理不断变革 创新上 十五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 形成标准统一 功能完善

3、 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 逐步实现同层次和上下级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 支持政府功用功能性系统和事务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基础性 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 决策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加强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付诸实施 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和安全保障与培训体系初步形成 并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电子政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六大 对电子政务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改进管理方式 推行电子政务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形成行为规范 运转协调 公正透

4、明 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电子政务战略框架 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 两网 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 是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 即建立人口 法人单位 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 宏观经济等4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 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12个业务系统 这12个重点业务系统又可以分为3类 第一类是对加强监管 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 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 第二类是增强政府收入能力 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 金关 金财 金融监管 含金卡 金审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第三类是保障社会秩序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金盾 社会保障 金农 金水 金质等5个业务系统建设 电子政

5、务的发展阶段 数字化阶段 从电脑打字到OA的推广 属于第一阶段 Web化阶段 以政府上网为典型工程 完成政府信息的单向发布 进一步发展到政府少量业务的网上执行为主的双向交流网站 资源化阶段 行业信息建设地区信息中心建设 以及政府信息门户的建设 平台化阶段 所有的政务都是在网上处理 横向的和纵向的政府 条块 网络被统一在一个国家电子政务平台上面 美国提出了电子政务发展的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政府通过网络提供信息 办理简单的事务处理 增强阶段 政府建立一个进一步发展的门户 处理更复杂的公共事务 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间实现初步协作 技术复杂度也逐步提高 公众中心阶段政府要重构业务处理 建立集成系统 政府间

6、以及政府部门间的协作进一步增强 转化阶段政府将具有更强的处理复杂政务的能力 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知识 政府与企业 政府与公民可以实现复杂的业务互动 建立高度复杂的系统 电子政务功能框架 一个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服务的对象有四类 政府机构 公务员 公民 企业单位 从网络层面上看 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金融等重要经济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 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 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框架 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结合 能够同时为四类用户提供整体服务 国家电子政务实施思路 电子政务应在统一的技术和管理

7、框架下发展 实现模块化 标准化 通用化 避免充分建设的弊端 对总体框架的规划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 在总体框架的规划上必须考虑工程的框架 同时必须考虑其目标主体 国家电子政务平台的功能框架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这个平台的发展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内容 旨在建设一个国家电子政务体系 将现有的和即将建设的各个政府网络和应用系统联结起来 统一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做到互联互通 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该工程包括网络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 应用系统开发 公务员培训 法规法律建设等五个方面 网络建设 国家电子政务体系从整体上来说是政府专网和应用系统 是现在电子政务项目中的三网合一 包括内

8、网 专网 外网的互联互通 专用网络专指政府部门之间的网络 因为对于机密信息的交换 需要在与外部网络物理隔离的专用网络上传输 所以要求保证绝对的安全性 内部网政府内部的办公网络 以局域网为主 政府内部和政府部门间一般的信息交换 其网络要求能够提供具有传统数据网络的性能优点 安全和QoS 和共享数据网络结构的优点 简单和低成本 能够提供远程访问 外部网和内部网的连接 外网对于为公众提供的信息以及其它可公开的信息 可以利用政府网站等形式发布到Internet网上 资源建设 电子政务工程的建设 是软硬件等基础平台的建设 同时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上必须跟进 否则是有路无车 政府部门的信息内容可以大致分成两类

9、 来自公文系统的文档型信息和来自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化数据信息 当前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经验总结结果是 以元数据管理和XML作为数据交换标准为核心的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以元数据管理为核心自上而下贯穿各级行业行政部门 从元数据管理的角度 为行业的行政管理和行业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技术基础 采用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形式 通过元数据实现了各级部门之间的信息检索和内容调用 元数据管理采用科学的分类编目管理结构 对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组织 从而达到知识管理和决策支持目标 以XML作为数据交换的标准在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层面上 基于XML和统一信息平台技术 实现不同系统的联合与互联 它覆盖了信息处理的整个流

10、程 从数据采集 处理和传输 到信息管理 分析和共享 将多年来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延伸到数据分析 共享系统中 从信息中挖掘和提炼知识 为决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和决策支持 应用建设 电子政务工程中的应用建设是整个工程的关键 根据分析 电子政务系统的客户有四类 电子政务工程的应用建设 就是按照这四类应用展开的 政府和公务员 G2E 利用Intranet建立有效的行政办公体系 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 内容包括 电子公文 电子邮寄 电子规划管理 电子人事 政府和经济活动 G2B 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手段为经济活动提供信息化支持 包括 电子商务 工商 税务 金融 海关 法律等基础设施服务 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 G2

11、G 政府间的信息交换有助于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办公 可以解决 信息孤岛 的问题 使目前无法实现的信息共享交换 协同工作等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政府和公民服务 G2C 利用公共网络为公民提供范围广泛的服务 包括卫生 医疗 教育 职业 法律 税务 金融等一系列的服务信息 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体系电子政务的建立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应首先启动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推广 其主要方法是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研究成果 并根据我国政务管理的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 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目前的重点在于建立一套基于XML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适合我国政府办公特点并与国际标准兼容的电子政务标准 研制与之配套

12、的开发工具 建模语言 建模方法 研究和建立维护机制及相应平台 建成我国基于cngXML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建立公务员培训基地和教材体系 建立公务员培训基地和教材体系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及应用能力的高低 是政府信息化能否落实的关键 通过课堂式 网上实际体验等方式培训公务员 使得信息化技术合格证成为公务员上岗的必须证件之一 应作为大事来抓 实施步骤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信息化水平分区分行建立示范工程通过建设示范工程 以点带面 逐步发展 使政府服务方式由传统的手工方式 变为手工方式和电子政务方式并存 并逐步向 电子政府 过渡 这也应该是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之路 电子政务应用领域 在推动电

13、子政务的过程中 应用领域的确定和选择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按照我国的国情 在确定电子政务的应用中 既要考虑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 也要从实际出发 选择好重点和突破点 按照这样的原则 我们认为 从长远看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可以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在具体实施中 则要根据管理的实际 有所选择 确定突破的重点 以滚动式的方式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这六个领域 一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 主要包括 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 提供查询 面向社会的各类信访 建议 反馈以及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 面向社会的各类项目申报 申请 相关文件 法规的发布 查询 各类公共服务性业务的信息发布和实施 如工商管理 税务管理

14、保险管理 城建管理等 二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应用 主要包括 各级政府间的公文信息审核 传递系统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如视频会议 多媒体数据交换等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 信息交换 三是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系统 主要包括 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 审核 处理系统 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 如日程安排 会议管理 机关事务管理等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 分析系统 四是涉及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核心数据的应用系统 主要包括 机要 秘密文件及相关管理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 如日程安排 个人信息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分析 如日程安排 个人信息 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分析 决策处理系统 涉及国家重大事务

15、的数据分析 处理系统 五是政府电子化采购 即政府电子商务的运用 六是要大力发展电于社区 通过信息手段为基层群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论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一 电子政务的业务模型和内涵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行为主体主要有3个 即 政府 企 事 业单位 居民 因此 政府的业务活动也主要围绕着这3个行为主体展开 即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 政府与企 事 业单位 尤其是与企业的互动 政府与居民的互动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 这3个行为主体构成了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这3个信息化的主要领域 政府与政府 政府与企 事 业 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下面5个不同的而又相互关联的领域 1 政府对政府

16、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包括 首脑机关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组成部门之间 中央政府与各级地区政府之间 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 政府与公务员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 这个领域涉及的主要是政府内部的政务活动 包括国家和地区基础信息的采集 处理和利用 如人口信息 地理信息 资源信息等 政府之间各种业务流所需要采集和处理的信息 如计划管理 经济管理 社会经济统计 公安 国防 国家安全等 政府之间的通信系统 包括各种紧急情况的通报 处理和通信系统 政府内部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 如财务管理 人事管理 公文管理 资产管理 档案管理等 各级政府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执行信息系统 等等 2 政府对企业 政府面向企业的活动主要包括政府向企 事业单位发布的各种方针 政策 法规 行政规定 即企 事业单位从事合法业务活动的环境 政府对企业 的活动实质上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 如构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市场环境 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协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 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加入国际竞争 以及提供各种各样政府信息的服务等等 3 政府对居民 政府对居民的活动实际上是政府面向居民所提供的服务 政府对居民的服务首先是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