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益生产思想概述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846970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精益生产思想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编》精益生产思想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编》精益生产思想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编》精益生产思想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编》精益生产思想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精益生产思想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精益生产思想概述(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3月 精益思想 精益思想概述 第三次生产方式革命 90年代以后 由生产方式发展为管理方式 精益思想的正确认识 人 过程和技术的集成 2006年3月 精益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到美国取经丰田的道路对丰田生产方式的分析变革的成功和扩散精益生产的诞生从 精益生产 到 精益思想 2006年3月 丰田的道路 在技术上 用少量通用设备加上快换装模具的轮番小批量生产替代在大型自动化设备上的大量连续生产 清理工作场地 更有秩序的生产 和节省辅助时间 生产现场组织 团队化 将作业决策权交给直接作业的团队和员工 将部门之间看做为组合成一台协同运做的机器 强调协同 合作和全企业的过程贯通 采用由 看板 指令的

2、准时化生产JIT 直接由用户的需求驱动 按日进度安排零件在协作厂之间的流动进程 在协作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和合作的新型关系 增加沟通和信息的交流 工程领域打破了设计与制造的分工和分离 实行为制造而设计 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 转向按订单组织生产 销售成为生产系统中的一部分 2006年3月 对丰田生产方式的分析 技术路线由热衷于大型刚性的高效率专用设备转向为可快速调整的柔性技术 树起消除浪费的大旗 丰田消除浪费 减少非增值活动的各种措施 如5S等 为提高生产能力开辟了新的思路 在员工的管理和企业结构方面 冲击和动摇了精细分工原则 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的新型企业间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相互之间的忠诚度 形成长期

3、稳定的供求关系 促进供应商改进效率 使持续改进的扩展到企业之间 2006年3月 变革的成功和扩散 丰田生产方式对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在各方面的优势都是数倍至几十倍的 并且能以低的成本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1973年发生了世界石油危机 当时庞大的美国公司拿不出低能耗的新型车 而被日本强占了势头 到1989年日本汽车产量在世界汽车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几乎达到30 以日本本土为基地 日本的汽车出口稳定的增长 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不能支持它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了 西方采用贸易壁垒阻止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 但适得其反 日本开始通过在北美和西欧的直接投资办厂来增加在世界市场上的分额 这在技术上的意义是促成了丰田生产方式向

4、世界的传播 日本在海外公司的获得了同样好的业绩 美国福特公司到日本取经 并在他的弗雷蒙物工厂进行丰田式的生产方式 2006年3月 美国学者的研究 改变世界的机器 精益生产 的诞生 第一次将精益生产方式向人们做了详细的描述和介绍 第一次将精益生产方式与100年来对西方经济产生决定影响的 大批量生产方式 相提并论 并第一次用精益生产方式对大批量生产方式进行批判 宣布 精益生产方式的原理同样可以用于全世界每一种行业 向精益生产方式转变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就是说这一转变将真正地改变世界 预言了 精益生产方式必将在工业的各个领域取代大量生产方式与残存的单件生产方式 成为20世纪的标准的全球生产

5、体系 世界将变得大不一样 并将变得更加美好 2006年3月 从 精益生产 到 精益思想 美国对精益生产研究的继续和日本提供的基本思想 1996年JamesWomack和DanielJones的 精益思想 LeanThinking 小结 精益思想发展的历程说明 精益思想是人 过程和技术的集成 无论是丰田生产方式 还是后来的精益生产 都是从技术的改变和技术的可行开始的 过程的思想则是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 而人则是决定性的因素 2006年3月 基于过程的 精益思想5项基本原则 正确的确定价值识别价值流ValueStreammapping流动Flow拉动Pull尽善尽美Perfection 2006

6、年3月 正确地确定价值 正确的确定价值就是以客户的观点来确定企业从设计到生产到交付的全部过程 实现客户需求的最大满足 以客户的观点确定价值还必需将生产的全过程的多余消耗减至最少 不将额外的花销转嫁给用户 精益价值观将商家和客户的利益统一起来 而不是过去那种对立的观点 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来审视企业的产品设计 制造过程 服务项目就会发现太多的浪费 从不满足客户需求到过分的功能和多余的非增值消耗 当然 消灭这些浪费的直接受益者既是客户也是商家 2006年3月 识别价值流ValueStreammapping 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 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 精益思想识别价值流的含义是在价值流中

7、找到那些是真正增值的活动 那些是可以立即去掉的不增值活动 精益思想将所有业务过程中消耗了资源而不增值活动叫做浪费 识别价值流就是发现浪费和消灭浪费 识别价值流的方法是 价值流分析ValueStreammapAnalysis 首先按产品族为单位画出当前的价值流图 再以客户的观点分析每一个活动的必要性 价值流分析成为实施精益思想最重要的工具 价值流并不是从自己企业的内部开始的 多数价值流都向前延伸到供应商 向后延长到向客户交付的活动 按照最终用户的观点全面的考察价值流 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 特别是推敲部门之间交接的过程 往往存在着更多的浪费 2006年3月 流动Flow 精益将所有的停滞作为企业的

8、浪费 号召 所有的人都必须和部门化的 批量生产的思想做斗争 用持续改进 JIT 单件流 one pieceflow 等方法在任何批量生产条件下创造价值的连续流动 使价值流流动起来 必需具备必要的环境条件 这些条件是 a 过失 废品和返工都造成过程的中断 回流 实现连续的流动要求每个过程和每个产品都是正确的 全面质量管理和后来的6Sigma都成为精益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环境 设备的完好性是流动的保证 3P 5S 全员维修管理 TPM 都是价值流动的前提条件之一 c 有正确规模的人力和设备能力 避免瓶颈造成的阻塞 2006年3月 拉动Pull 拉动 就是按客户的需求投入和产出 使用户精确的在他

9、们需要的时间得到需要的东西 实行拉动以后用户或制造的下游就象在超市的货架上一样地取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而不是把用户不太想要的产品强行推给用户 拉动原则由于生产和需求直接对应 消除了过早 过量的投入 而减少了大量的库存和现场在制品 大量的压缩了提前期 拉动原则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企业具备了当用户一旦需要 就能立即进行设计 计划和制造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最后实现抛开预测 直接按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生产 实现拉动的方法是实行JIT生产和单件流 当然 JIT和单件流的实现最好采用单元布置 对原有的制造流程做深刻的改造 流动和拉动将使产品开发时间减少50 订货周期 减少75 生产周期降低90 这对传统

10、的改进来说简直是个奇迹 2006年3月 尽善尽美Perfection 奇迹的出现是由于上述4个原则相互作用的结果 改进的结果必然是价值流动速度显著的加快 这样就必须不断地用价值流分析方法找出更隐藏的浪费 作进一步的改进 这样的良性循环成为趋于尽善尽美的过程 近来Womack又反复地阐述了精益制造的目标是 通过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 包括设计 制造和对产品或服务整个生命周期的支持 为用户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 尽善尽美 是永远达不到的 但持续地对尽善尽美的追求 将造就一个永远充满活力 不断进步的企业 2006年3月 基于人的 精益思想生产关系 精益思想的组织原则可以概括为 参与者 stakehold

11、ers 客户 供应商 投资者和员工 的主动 实现 参与者的主动 的措施有3条 1 用团队替代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2 对员工的信任与关怀3 组织间的合作与协同 2006年3月 用团队替代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 在精益组织里 为满足客户需求而组成的综合各个专业人员的项目团队是企业完成所有过程的基本单位 企业对团队的权力和责任有明确的规定 团队的决策权和职权与团队承担的责任相统一 领导层给予团队的决策和活动所需的与实现其业务实践相一致的资源 领导层对团队职权内的决策和活动不进行干预 生产第一线的团队或员工在作业中遇到问题时 团队可以决定如何解决 不必请示 团队有责任对所在价值链的部分进行持续改进 企业鼓励

12、和支持各层次员工通过质量循环和持续改进使团队得以发展 通过发挥团队的主动性 企业将改变原先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这种层级制度是造成的压抑工人或任何作业执行者的思考和改进 产生官僚主义 拖拉 反应迟钝 不流动和高成本的根源 2006年3月 对员工的信任与关怀 企业按照整个价值链的结构和顺序进行重构 每一个员工按其工作角色分配到企业的价值链结构中去 然后赋予员工与他岗位职责相对应的决策权 制度化的给员工对他相关工作过程以持续改进的建议的机会 对员工进行精益思想和各种业务培训 多技能和轮岗培训 企业向员工公布企业的订单和交付状况 企业和每一个人的质量情况 公布企业的成本和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的评价

13、等等 这一切都是让企业中从上到下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为什么工作 树立员工对自己团队的忠诚 荣誉感和责任心 例如波音公司就有一整套发挥员工积极性的活动 如 AIW 加速车间改进 AMM自主维修和LMA精益制造评议活动 2006年3月 组织间的合作与协同 多数制造企业的采购成本往往占到它的销售收入的50 70 乃至更多 减低采购成本就成为多数企业追求的目标 在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中 把供应商视做敌人 拼命压低价格 转嫁库存和损失 而精益思想将供应商作为价值流的起点 供应商是整个价值流过程中的一员 组织供应商和客户有可能尽早的了解企业的产品 过程 项目 并且请供应商和客户适时地参与企业的产品 过程或项目

14、的团队 请供应商和客户参与对企业产品 过程或项目发展的定期评审 有效的鼓励供应商 企业和客户 奖励他们对共同业绩的改进等等都是降低全过程成本的有效因素 结果精益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成为协同与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 共同为减少整个价值流的浪费而努力 帮助供应商实现精益生产是这种新型伙伴关系的又一种体现 波音公司在进行新机X32的研制中 与供应商的新型伙伴关系成为用最低成本 100 的及时得到需要的配件和原材料的保证 2006年3月 精益的企业文化 一次无故障交付的质量意识全员设备维护的意识 建立有效的计划预防维修系统 所有的设备按规定的周期进行适当的维修 不相互责备 原则 是建立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基础

15、当短期目标与精益进步不一致时 管理者选择的是坚持精益原则持续不断改进的努力工作环境应该清洁 组织有序符合标准的5S要求产品和工艺过程的设计是全集成的团队的共同的行为设计和工艺的结合 全面遵守DFM DFA DesignforManufacturing DesignforAssembly 和价值工程等原则 2006年3月 精益思想的技术支持 柔性化的设备面向产品族的 制造单元 精益制造环境中的信息系统 2006年3月 柔性化的设备 和大批量生产的高效率设备相对比 实现精益制造的设备是便于更换或调整的柔性化设备 在柔性设备上 更换产品只需要很少的时间 以至于可以大大地降低所谓 经济规模 的阈值 各

16、种数控设备 特别是数控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统FMS是拉式生产系统首选的柔性设备 注意首推数控设备并不是由于它们是 自动化 的 而是看中了它们 柔性化 的特征 用普通的通用设备加日本式的快速换装的模具系统 或在前苏联推广过的成组夹具或组合夹具 也是效果很好的柔性化设备方案 当然仅仅进行精益管理和组织方面的改进仍然体现出精益思想的拉动和流动的优势 在国内外成功进行精益企业改造过程中 并没有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案例 但是必须不断地进行制造技术的改进 用新的柔性自动化的设备替代普通的通用设备 逐渐形成出面向 大规模定制生产 的敏捷制造环境 2006年3月 面向产品族的 制造单元 制造单元起码有以下几个特征和功能 面向一个 产品 零件族 族 是一组形状和制造过程相同或相似的零件 因而精益的制造单元是柔性的 大大地减少了由于换型造成的生产停滞 制造单元内的设备顺序是按工艺流程排列的 考虑到进出口的方向是一致的 经常排列成U形 所以又称其为U形单元 从而保证了物流的流程距离最短 而消除了多种形式的浪费 工件在制造单元中按流程顺序自然流转 从而简化了管理 节省了信息的传递和信息流距离 制造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