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84662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第7课民族政权的并立导学案无答案川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民族政权的并立 【导学指要】1课标要求 (1)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 (2)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2.学法指导 (1)采取小组合作方式,绘制这一时期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制作这一时期的大事年表。 (2) 收集并讲述岳飞抗金的小故事,讨论归纳他身上的优秀品质。3.概念解读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因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

2、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916年, 建立契丹国,947年改称辽国。北宋与辽及西夏的对峙1005年,宋辽议和,订立盟约史称 。1038年,党项羌首领 称帝,建立西夏。民族政权的并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 称帝,建国号金。金灭辽和北宋1125年,金军灭辽, 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东京,北宋灭亡。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在众多的抗金雄狮中,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最为突出。 年岳飞率军在郾城以少胜多,大败金军。

3、1141年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史称 。 南宋偏安江南和岳飞抗金附:答案: 916澶渊之盟元昊 完颜阿骨打 11271140绍兴和议【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1.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B金C辽D元2.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3.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 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4.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岳飞抗金

4、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 B C D5.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阿保机契丹 B元昊两夏 C阿骨打金 D铁木真辽参考答案:CCBCD【思维提升】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按: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一)宋辽维持旧疆,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主为弟,并称萧太后为叔母;(二)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称为“岁币”;(三)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 材料二: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

5、,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万五千。材料三:在宋、夏战争正紧张的时候,辽派使臣刘六符向宋施加压力,再次索取关南地(后周世宗从辽夺取)。宋派富弼使辽,答应每年给辽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才算了事。澶渊之盟时给辽的物品称为“岁币”,这次改为“纳”字 均摘自简明宋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盟约内容有何特点?其维系的基础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宋夏和约与宋辽盟约有何不同?其说明了什么?(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指出两次宋辽盟约的不同点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1)特点: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宋妥协退让。基础: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势为前提。(2)不同:政治上夏国妥协接受册封,经济上岁币的名义不同。说明:当时夏国力量弱于宋,且双方都急于讲和。(3)第二次进一步退让,使双方政治上出现了不平等关系。原因:与当时形势及其造成的力量对比变化有关,但主要是宋妥协造成。【学后反思】我最大的收获:_。我的疑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