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5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9396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5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5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5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35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5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案(无答案) 【学习目标】1、 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2、 记住中国和欧洲开始直接交往的时间3、 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4、 理解“汉委奴金印”的历史价值5、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6、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1、 “丝绸之路”2、 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教学难点】1、 “两汉”的含义2、 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导学过程】一、 自主学习丝绸之路1、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和外界的陆上贸易往来有很大发展。一条以为 起点的重要商路,经过 和今新疆地区,翻越 ,通向 和 。2、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 ,所以叫“ ”。3、汉朝时,“ ”和

2、“ ”也初步形成。4、汉与朝鲜的交流:掌握中国的铁器制造技术;蜀郡制造的漆器传入朝鲜5、汉与日本的交流:与日本列岛上30多个国家有友好往来;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日本“ ”金印一枚。6、汉与欧洲的往来:公元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 ,但他只到达了波斯湾,了解到欧洲的一些情况。公元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事实说明,东汉时代中国与欧洲已有直接交往。【课堂讨论】1、 请大家绘制出丝绸之路的路线简图,并思考为什么把这条商路称为丝绸之路?除此之外,请写出另外两条丝绸之路的名称?2、你认为这条丝绸之路对中国与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班级 _小组_姓名_3、 请例举汉朝时中国与朝鲜、

3、日本交流的具体事实。(各两例)【达标检测】练习册选择题1、2、3、4、5、6、7、8、9、10练习册46页识图题 1、2020年奥运会圣火3月31日上午抵达北京,并开始了境外的火炬接力,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外传递路线的设计创意,来自古代水陆两条“丝绸之路”。其中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A 张骞 B哥伦布 C郑和 D马可.波罗2、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A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 安息 大秦B长安 河西走廊 安息 今新疆境内 大秦C洛阳 安息 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 大

4、秦D洛阳 河西走廊 今新疆进内 安息 大秦3、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 )A咸阳 B.长安 C大都 D.京师4、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5、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在( )A、 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三国时期6、 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恢复对西域的管辖C、同欧洲国家建立联系 D、扫除西域与东汉的交通障碍丝绸之路的开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A、 使中国和欧洲直接交流B、 使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片C、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