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0学年“三为主”课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411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0学年“三为主”课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0学年“三为主”课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0学年“三为主”课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2020学年“三为主”课堂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导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一、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周青铜器的特点、代表作品;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及表现;奴隶的悲 惨命运等基础知识。综合归纳:夏、商、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 统治的基础之上。 2.认识夏商周的青铜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培养我们对历史 图片识别能力3.体会和学习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认识我国的青铜文明闻名世 界,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及对历史 文物的热爱。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 对青铜文明的理解三、学法指导1.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学会概括并列举本课的基本知识

2、点:青铜器在夏、商、 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特点;青铜器生产的特点及种类;其他手工业行业;农业 及畜牧业发展表现;奴隶的悲惨境遇。2.掌握夏、商、西周三代会出现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的原因。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青铜器何时开始出现?在夏、商、西周三代发展的阶段有说明特点?我国青铜文 化的灿烂时期在何朝?其代表作?2.在原始社会,人类祖先普遍使用的工具是什么?青铜器与之相比有什么优点? 3.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请 你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并思考“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的表现”? 为什 么称这一时期的文明为青铜文明?4.“人祭”和“人殉”

3、最先发生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二)合作探究图四 殉葬奴隶的遗骸图一图二图三1.读下面四幅图,回答问题: 图一、二、三分别是什么青铜器?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图四是“殉葬奴隶的遗骸”,奴隶和青铜文明之间是什么关系?根据上面的四幅图片, 你怎么认识夏、商、西周奴隶社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三)达标检测1.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农业 B.玉器加工业 C.青铜器制造业D.制瓷业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 候已经齐备(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3.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中劳作,他肯定不能( ) A.用铁农具干活 B.用青铜农具干活 C.用石器干活 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干活4.材料解析题 材料1: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 大墓里陪葬的人有300多,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2: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西周奴隶买卖示意图 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 材料3 据材料回答:(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反映商朝实行什么制度?(2)殉难者的身份是什么?(3)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五、盘点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