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97415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科学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科学探究性学习注重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挫折与成功,它更加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评价时,就不能简单地看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而是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是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亲身体验。因此为促进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我们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科学的关于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原则科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是基于学生对探究教学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用以指导探究教学评价工作的具体要求。一)正面评价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每一步的想象、创造和

2、实践,激励和维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重视过程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动手实践和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来改进促进学习。 三)重视体验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自参与探索性活动、开展人际交往,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不是一般地接受别人所传授的经验课程。改革理念下,评价被视为是对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促进其发展的途径。作为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评价是贯穿于探究学习全过程的多元评价。除了遵循传统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等原则以外,同时还有其独特性,如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以及开放性原则。1发展性原则科学探究性学习中坚持

3、发展性原则,首先“发展”意味着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就要注意到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学生、每个探究小组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这是探究学习展开评价时必须承认的前提。探究学习的发展性原则所追求的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所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良好的探究习惯以及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形成基本的探究能力。发展性原则关注的是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分等比较,这就更多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更有效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2主体性原则个体创造性潜能的开发,首先依赖于个体主体性的发挥。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愿组成探究小组,选择合适且有

4、意义的课题,并拟定研究计划,按照步骤逐步实施探究学习。首先,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探究学习实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其建构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其次,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平等关系。在他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只是被视为被动的客体,而更多的是作为能动的、有个性特点的主体。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对话,并广泛征求学生和小组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其完成主体性的建构过程。3过程性原则科学探究性学习评价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就要求探究学习的评价不是终结式的,而是连续地进行,它贯穿于学习

5、的始终,那么评价时就要注意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以及日常观察与正式的测试等评价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和小组所进行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并据此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发展。4开放式原则与一般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相比较,科学探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要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不是预先规定的、标准的东西,而是根据学生本人的兴趣、特长,并考虑已有的资源条件而不断生成。同时探究学习的实施不仅仅限于教材的原有,它突破了课堂学习的封闭性,大量地借助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从学习时间的安

6、排、主题的确定、研究视角的选择、方法的运用到结果的表达等方面,都有展示学习者个性才能发挥的足够空间。因此,探究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二、评价程序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实施前的评价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工作主要范围一是判断和确定对探究性学习如何合理地、有效地利用学校、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课程的整体功能;二是对探究性学习内容的评价,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探究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已有基础是否能适应这种探究课程,教师是否认同这一探究性课程。二)实施中的评价在具体开始实施探究性学习

7、过程后,评价作为一项反馈及时的改进工具,应当介入到实施过程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评价的多方面性,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过有几项工作必须要做:1学生参加探究性学习的初始状态调查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因为探究性学习过程的最终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实现,只有在比较之后才能得到体现。学生初始状态的评价可以借助目标分类学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结合探究性课题开设的主要目的,分成三个方面来调查:1)认知领域:主要了解学生原来关于探究性学习的知识基础是否懂得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如何搞小发明小创造的知识。2)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学生原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力、进取心等非智力因素。3)动

8、作技能、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2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评价必须注重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要随时关心学生针对探究课题所展开的研究性学习的进程,关心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做了些什么事情,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过程是否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等等。三)实施后的评价实施后的评价,是对上述初始状态评价方面的再评价,尤其要对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的全过程的活动情况,体验科学研究的情况,结题报告的质量,以及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等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将此结果与实施过程中有关初始状态评价的信息进行对比,就可以得

9、出学生变化情况。特别要注意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参与研究性活动,达到研究目标的状态,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别收获,还要顾及学生个别差异,侧重看学生通过探究性过程的实施是否超越了自我,在整体素质上的提高程度等等。三、评价方式一)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多样化的评价,有时自我进行,有时在小组中讨论;有是在学校,有时在家里;有时通过测试,有时通过试验因为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功。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得到学生、教师、家长的认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益处。1学生成长档案袋法在课题探究过程中,每位参与研究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赋予档案

10、袋不同的评价形式及功能。例如档案袋中可装有三张表:即“学生成长档案表”“学生反省表”“家长反馈意见表”。“学生成长档案表”记录着学生自己学习进步情况和各方面获得的成绩,表后面附着说明这些情况的原始材料,如自己喜欢的作品、自己满意的探究成果等;“学生反省表”是学生定期对自己前段的收获与不足写下的反思情况;“家长反馈意见表”是根据孩子的进步表现情况,写出的反馈意见,及时与老师沟通信息。也可在档案袋中设有两个卡:“赞赏卡”和“评价卡”。“赞赏卡”记录着课内外老师与同学对自己赞赏的话语,一般由赞赏人记录,也可自己写出;“评价卡”记录着自己、同伴、老师对自己学习与表现的过程评价情况。通过记录积累,学生自

11、己把成长的过程留下了痕迹,定期翻阅档案袋的材料,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激起了学生的自信,走向成功。2 鼓励评价法“鼓励评价法”多见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但也是常常被运用于学生的阶段性、终结性的评价之中。从评价的形式上分,可采用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口头评价是最常用的评价形式之一。书面评价是具有诊断性、结论性的评价,对于可塑性很大的学生而言,应以鼓励为主。例如从评价的时效上来分,可采用即时评价和长效评价。即时评价是对学生的某一表现当场所作的评价。如果学生的表现突出,或此项意见有独创性,或此番表述对大家很有启发,或揭示了重要的规律,此时,为了取得长效评价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方法”、“意见

12、”的命名,使之得到很大的鼓励。3 无级评价法 “无级评价法”的基本要点如下:第一,取消用分数或等第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代之以“达到”、“稍欠”、“须努力”等暗示性的评价语言,使学生能从各个项目的判断中得到启发,明确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既要引导学生横向比较,又要引导学生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启发学生回顾过去,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第二,为学生提供多次机会,只要学生自己愿意,可以反复申请进行评价,直到学生自己觉得满意为止。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在传统教育评价中几乎扮演了唯一主体的角色,而在科学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学习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13、之一”。学生个人、小组成员、学生家长,与学生研究内容相关的高等学校、企业、科技(图书、博物)馆、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等,都是科学探究参与者或指导者,都可能是评价信息的来源渠道,因而他们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评判者之一。可见,科学探究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即:教师;小组成员;学生个人;学生家长;专家及其他社会成员。1教师评价探究过程中最能体现学生参与的情况。通过观察,教师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做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和矫正。如:教师观察记录表项目说明观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1参与有关的活动 2初步理解 3真正理解并掌握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参与1认真2一般3不认真观

14、察学生是否积极提出问题并讨论1积极2一般3不积极观察学生是否自信(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并大胆尝试)1经常2一般3很少观察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倾听别人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1能2一般3很少观察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有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1强2一般3不足观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1能2一般3很少2学生互评学生的互评应被经常地使用,比如教师在学生解答了一道探究题的设计过程之后,让同学们评说一番,正确与否,孰优孰劣。它强调与即时评价相结合,让学生评一评,说一说,在评别人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自我提高。如:学习情况学生互评表姓名:是不是学习态度

15、他/她喜欢上科学探究课吗?他/她总是按老师的要求做的吗?他/她活动认真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吗?他/她在小组活动中表现主动吗?学习策略他/她喜欢上探究课吗?他/她在课后跟同学探讨探究吗?在小组活动中,他/她经常主动提示其他同学吗?他/她在学习过程中会想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总评很好,我要向他/她学习。不错,我相信他/她还可以做得更好。他/她需要努力,需要帮助。 填表人 填表日期 3自我评价学生制定目标、计划及措施,对照自己的努力目标比较自己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阶段性的判断。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成长档案袋的功能,按时记录,及时反思,定期翻阅,既有近期计划,又有长期目标,不断激励自己实现目标。4家长评价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家校联系,通过经常性家访座谈、开家长会、问卷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家长营造民主、融洽的家庭教育环境,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对孩子实施探究性教与学的满意度。让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