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798404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导生导入:在汉朝的中外交流史上,张骞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们不仅怀念他两次出使西域的功绩,更感叹他用自己坚强的毅力,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打下坚实基础的精神。他不仅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关系,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基础,更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他是怎样沟通西域各国与汉朝联系的?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意义? 一、【学习主题】 (1分钟)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2、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二、【齐读课本】导生带领全班同学阅读本节课本正文部分。(5分钟)

2、三、【定向导学互动表现】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表现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 学 指 导( 内容学法时间 24分钟)互 动 策 略 (内容形式时间) 表 现 方 案(内容方式时间 45分钟 )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导学1】张骞通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具体经过怎样?有何意义?阅读:课本p82-83页正文、小字部分,并结合图片、地图。勾划:1、 西域概况(西域的定义、西域形式 )。2、张骞两次通西域目的、经过、意义,西域都护设立背景、时间、职责、影响。要求:完成右边的表格。 两人小

3、对子:相互检查自研成果,并用红笔给对子评定等级,互问: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及张骞精神。 (2分钟)五人互助组:小组长统计小组内在第一次互动后仍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组员讨论: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条件、意义。 (3分钟)十人共同体:导生主持,组长抽签,明确展示方案,进行任务分配A.板书人员1-2人规划板书设计,完成板书内容B.预演人员3-4人,主要针对表现方案进行情景模拟C.板书讲解人员3人左右,理清板书思路,明确自己讲解内容D.主持人1人,全员把握,明确展示顺序,准备精彩展示!表现单元一情景再现: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两次),并从中比较这两次出使的不同概况(目的、经过、意义)。组长分配好任务,进行

4、精彩预演。自研自探成果呈现:张骞两次通西域:项目第一次第二次时间目的经过意义西域都护:二、自研自探成果呈现:三、自研自探成果呈现: 、 等级评定 表现单元二 历史频道:以主持人的身份全面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况(内容涵盖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组长分配好任务并进行预演。【导学2】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具体来说就是指西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裔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陆上通道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呢?丝绸之路的开通又有何重大意义呢?品读:P83-84页正文,结合图片、地图及小字内容。标注:丝绸之路的背景、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货物、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时间

5、、概况。 探究: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条件、意义。 表现单元三1. 历史专家讲台:围绕“班超经营西域”这一主题,向同学们讲述有关班超的故事。 2.发动全班同学,围绕主题,把握时间,阐明个人观点,由组长作出总结。【导学3】班超经营西域 你听说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俗语吗?这句俗语包涵着怎样的故事?阅读:P84-85页小字部分,并结合图片。圈点:班超经营西域的背景、目的、时间、过程、意义及对外关系。 表现单元四 1. 精彩讲解:组内分配好任务,向大家表现你们的劳动成果。 2.要求:结合板书,针对问题,深度解析;声音洪亮,姿态自然。组长分配好任务,进行精彩预演。【导学4】体验之旅 经过三个导学的历

6、程,相信大家对文本内容已了如指掌。那么就请大家完成背面的知识闯关题,亲身体验一下成功的快感吧!要求:一定要合上课本,独立自主完成;知识的把握与能力的彰显在于课堂,相信自己,努力吧! 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这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这条道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

7、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a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咸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例题: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艰难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基础题:史实辨析题:班超出使西域后

8、,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瓷器,从洛阳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在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以上的一段历史资料有三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过来。错误: 改正:错误: 改正:错误: 改正:提高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材料二:“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链接起来。中国的冶金、凿井等技术陆续西传,西域的葡

9、萄、苜蓿等经济作物落户中原,西汉王朝的影响直达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材料三:汉代的人们行走丝绸之路,陆路要穿越沙漠,路途遥远,中间盗匪四出,还受到匈奴在中间的阻碍;海路受天气影响非常严重,要随时应对风浪的袭击和海盗的抢掠。请回答:(1)材料一的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2)请简要描绘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材料二表明丝绸之路对汉代社会的什么重要影响? (3)材料三表明了当时的人们行走丝绸之路可能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 (4)丝绸之路这条中西要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现在,如果让你来开发丝绸之路,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让古老的商道焕发更亮丽的色彩?【培辅课】 等级评定: 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生:我是第 大组的第 小组的 (姓名),我在 问题上存在困惑,需要培辅!师:请你于 日 时段来老师办公室,我将提供帮助!或 请你于 日 时段找组长寻找求帮助! 2、效果描述: 【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