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3761003 上传时间:2020-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模式1.国际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主要原因:包括引

2、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3.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

3、思路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4.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

4、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5.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

5、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6.串记法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时间:19141918年。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性质和后

6、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 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2)西汉的“编户制度”。(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4)隋唐的租庸调制。(5)唐后期的两税法。(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如秦朝的统一: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局部统一。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