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

上传人:xinli****kong 文档编号:133634949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古诗文阅读与训练学案江上渔者一.理解与翻译1.原文和注解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注释】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2.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二.赏析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

2、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作者感情】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解答: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的一个写照。3.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三.练习测试1解释下列字词。 爱: 出没: (答案 1喜欢。 2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解析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通读全诗,了解古诗大意,结合全诗内容完成本题。)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往来”的意思是 ,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 的景象。 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但愿如此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答案 来来往往 热闹非凡 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字义

4、的理解。要结合对诗句的理解完成本题。这两句诗写的是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来来往往的、饮酒作乐并钟爱鲈鱼的人们和非凡热闹的场面,为后两句对捕鱼人的描写作了浓重的铺垫。根据以上分析就可以完成第题。)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_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的规劝。(答案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被风浪隐没。 示例:吃鱼容易捕鱼难 江上往来人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对主题的把握。完成本题要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怀。范仲淹是现江苏

5、吴中区人,生长在松江边上。每天这里有众多寻欢作乐的人们,他们与风浪中冒着风险打鱼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触动了作者的情怀,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借此诗规劝“江上往来人”。)3课文综合回顾。江上渔者是_代诗人 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表现了诗人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 ”一样。(答案 宋 范仲淹 渔民劳作的艰苦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把握能力。文学常识部分可结合课本完成。主题理解可结合第2题对古诗创作背景和诗人情怀的分析来完成。名句积累可以结合日常积累的名句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农家望晴雍裕

6、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1)“尝”的意思是_,“闻”的意思是_,“尝闻”写出了人们对的关注。(答案 曾经 听见,听说天气变化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可以借助查字典的方式,了解“尝”和“闻”的多种释义,再结合诗句内容进行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因此询问那西风你什么时候回去呀?结合前两句诗的意思,可以感受到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注。) (2)“如鹤立”比喻白发老农 _ 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 的迫切心情。(答案 持久、执着 希望天晴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可以用查找资料、想象画面、感受诗句内容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本题。“鹤

7、立”形容瘦高的人站立的样子又形容翘首企望的样子。由第四句可以得出老人的迫切心情是希望天气转晴。) (3)农家望晴与江上渔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 感情。但在表达手法上有所不同,江上渔者主要运用_的手法,农家望晴主要运用了_的手法。(答案 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疾苦 对比 比喻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主题和写法的理解。完成本题要结合古诗内容和具体诗句。江上渔者写的是为了维持生计,在大风大浪里艰难捕鱼的捕鱼人;农家望晴写的是正在打麦晒场的农民对云开日出的企望。两首诗的相同点是:都以劳动人民为写作对象,表达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两首诗在写法上是有区别的,江上渔者通过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往来”和“出没”两种动作的对比来表达感情。农家望晴通过将老农的站姿比作“鹤立”,写出了农民对晴天的企盼,以此来表达情感。) (4)用自己的话写写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答案 曾经听说秦地刮起西风就会下雨,因此询问那西风你什么时候回去呀?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完成本题可结合重点词语“尝”“闻”“问”等展开。在第(1)题中,对重点字词已经进行了分析,可作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