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355191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创建为载体 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海门市临江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总结汇报中共海门市临江镇委员会海门市临江镇人民政府海门市临江镇,位于海门城区东南部,南依长江、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随着临永气渡的开通,崇海二桥的规划建设,临江镇成为连接上海浦东最便捷的通道,已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下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财政总收入3800万元,同比增长28.4%。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0000元,2007年、2008年两年中,在海门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核中,我镇综合名次累计上升8位,进入全

2、市综合先进乡镇行列。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促和谐的理念,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作为营造“重要投资环境”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通过创建工作,创出氛围、创出动力、创出和谐、创出效益。我们不做表面文章,杜绝短期行为,结合临江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大手笔抓基础投入,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长效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最大限度地放大创建的边际效应,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为创建工作提供后勤保障。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动员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为此, 为确保

3、创建工作高标准、大力度、快节奏地推进,我们做到后勤保障有力:(一)组织领导有力。镇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讨论研究创建工程的重大问题,提出目标定位和办法措施。镇成立创建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为总挂帅,镇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总指挥,以最强阵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宣传组、农村环境整治组、镇区环境整治组、效能督查组等五个工作组,各负其职。各村、各企事业单位也相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确保任务分解、压力分担,责任传递,从而在全镇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各单位整体联动,协调作战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了使创建

4、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开展,镇政府分别与各村、各单位还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状,建立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组织网络和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责,任务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考核督查有力。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序时推进,镇创建办加大了考核督查力度。一方面建立完善了考核制度,把创建工作列入各村、各有关单位全年综合考核内容,由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月度、季度、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全年考核报酬发放、年度评先评优挂钩,有效激发了镇村干部投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重点工作跟踪督查和定期督查通报制度。由镇纪委牵头的镇效能督查小组,采取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明查与暗访相

5、结合的方法,对各责任主体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督查情况通过办公平台进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形成高压强推态势,以高效能换来了创建工作高速度。(三)创建氛围浓烈。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在全镇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创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印发了“维护镇区卫生环境的倡议书”及“至全镇人民的一封信”;举办了主题为“营造蓝天碧水、创建绿色家园”的演讲活动;年年开展临江之夏文艺系列活动,通过一场场具有乡土气息、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在广大群众中取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我们还利用宣传阵地,通过电视移动字母、宣传栏等媒介,广泛宣传创建环境优美

6、乡镇的目的、意义和措施,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还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在镇团委、妇联、工会、科协等群众团体的联合组织下,全镇建立了由100名各界人士组成的环保志愿者队伍,经常深入农村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环保宣传和护绿保洁活动,为全民参与创建工作树样子、做表率。总之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广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保护环境已成为全镇百姓工作、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四)筹措资金有力。创建资金筹措是创建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能否足额到位也是创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通过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捐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创建资金。一是政府投入。尽管政府财力比

7、较紧张,但本着尽力而为的原则,做到逐年投一点,每年办1-2件大事、实事,力求办一件,成一件。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如数到位,镇政府将创建项目的建设列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二是市场化运作。本着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协调筹措配套建设资金,政府给政策,给优惠条件,鼓励引导社会能人投资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建设资金。我们在农村沟河疏浚、农村公路建设、桥梁改造、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土地整理等方面,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沟通,切准相关政策精神,努力使本镇的建设项目列入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拨付范围,千方百计、尽可能多为本镇建设争取到相关建设资金。近三年来,共获得上级下拨资金

8、1000多万元。四是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几年来,我们广泛动员在外能人和本地个私企业老总踊跃捐资,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位社会能人捐资达100多万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浓烈氛围正在形成,并逐渐成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来源。二、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使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各项工作目标,并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惠及民利的实事工程抓紧、抓好。重点实施九大工程:(一)我们大力实施了农村道路通达工程。近年来,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农村硬质道路40公里,完成了平中路、普江路、洪飞路、江海

9、路、十二匡河路、二十匡河路在内的主干道建设,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络,全面实现了村村通、基本路路通公路。新建改造农桥12条,方便了群众出行,改善了交通环境。(二)大力实施了农村清洁水源工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全镇饮用水源地和全镇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我镇用了近3年时间、投资500多万元对全镇沟河进行全面疏浚,疏浚沟河850多条,土方近200多万方。同时进行开发利用,全镇近年来疏浚的1500多亩水面,全部承包给农户搞养殖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力实施了农村改厕工程。从2008年开始我们累计投入了100多万元,完成了西圣村、元菊村、阳应村、坚平村等30

10、00多户农户的改厕,大大的改善了群众的卫生环境,群众十分满意,农村无公害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30%以上。改厕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大力实施洁净能源工程。近年来我镇积极推广使用高效高热节能灶,大阳能、液化气、电等洁净能源,逐步淘汰使用高污染燃料的炉、窑、灶,防止大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杆,到目前为止,镇区100%的居民用上了液化气,洁净能源的使用已日渐成为我镇百姓的时尚。农村节水灌溉工程广泛,兴建了防渗硬质渠道,节约了水源,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两年来我们争取上级资金100多万元,在全镇10个村实施土地整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全年填平废沟塘56个,新增耕地230亩。(五)大力实施农村

11、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使农村环境变的更美、更整洁,优化了生态,改善了人居环境。镇专门成立保洁服务中心、聘用一支40多人的保洁员队伍,对农村环境实施全天候保洁。各村、各组主要道路、都配备了垃圾桶或新建了垃圾箱,使群众的农村生活垃圾做到定点投放,集中收集,天天清理。对农村沟河也能常年保洁、水面漂浮物、水生杂草能得到有效清理,保证了水面的清洁。(六)大力实施农村林网建设工程。在农村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各村都建有苗木基地。近年来共植树12万株,建成一级林网2.5万亩,形成林带328条。绿化工作获江苏省林业厅“绿化江苏建设先进乡镇”、南通市绿化造林“十佳”乡镇等称号。今年镇政府加大了对各村新

12、建道路两侧的绿化投入,增加了绿化造林面积1700多亩,并要求各村在主要道路两侧、家前屋后、田头路边都要种上香樟、银杏、广玉兰、桂花等名贵树木,农田林网化率达93%。村民在家前屋后也种上了花卉果树,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收入。(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工程。我镇已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注册农产品商标2个(小寒王青毛豆、普江牌蒜头),制订地方标准2个,企业标准3个。以点带面,推进我镇各村无公害果蔬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并且抓好生产基地环境整治,严格执行基地标准化生产,加大了无公害蔬菜的投入与检测力度,农贸市场稳妥地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并建立了农药残留速测室,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去

13、年以来我们多措并举,建成了有1千亩大棚设施的坚平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八)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建设工程。我们紧紧围绕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本兼治,致力于推进生态工业建设。一是突出招商选资,严把环保准入关。把重污染、难治理的项目拒之门外,把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真正实现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华丽转身。二是实施清洁生产,推进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全镇申报了清洁生产项目两个:哈默电器、白鹤机针。镇政府还出台激励措施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淘汰了落后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我们还严格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全镇企业“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三是狠抓节能减排,积极

14、发展循环经济。以壮士割腕的勇气与魄力,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引导企业不做回避矛盾的“鸵鸟”,争当浴火重生的“凤凰”,以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重生意识在新一轮的竞争发展中脱颖而出。积极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强化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治理。机针企业、印染企业等废水能得到循环使用和有效治理。(九)大力实施镇区环境美化工程。近来来我们投入100多万元,对镇集贸市场进行了改造,新建了钢架棚顶、摊位实施,并分类规定了经营区域,使集贸市场的环境焕然一新;我们投入10多万元对镇区户外广告进行了整治,统一了规格,规范了内容;我们投入10多万元对镇区原有的旱厕、垃圾投

15、放池进行了改造;我们在镇区主干道两侧改造绿化带1000米,设置隔离栏800米,拆除临街旧房8000平方米,镇区绿化地面积近15000平方米,镇区人均绿化面积8.1平方米。我们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实施亮化工程,投入60多万元新建了占地20多亩的农民休闲公园。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的排污管道进行的整改,使镇区的生活污水管网和工业污水管网进行连接,使生活污水也得到有效治理。三、严格监管、坚持长效,使创建成果得到不断巩固。为了使我镇创建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我们严格监管、坚持长效,不断巩固创建成果。首先是加强制度建设。镇政府先后出台了临江镇镇区绿化管理实施办法、镇区门前三包责任书、临江镇农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临江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结合文明创建等活动,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其次是落实长效管理。对农村环境、镇区环境、企业排污等加大监管力度,对破坏环境、超标排放污等现象要按照环保法律法规依法查处、限期整改,使我镇创建工作走上常太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镇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严格对照创建标准,一定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将坚决按照各位领导、专家提出的意见尽快加以完善和整改,使我镇创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海门市临江镇 2010年7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