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55092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讲人 朱利群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系南京农业大学区域农业研究院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讲座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三 三农 主攻方向四 三农 队伍建设 讲座框架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目前 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有七大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七大战略之一 为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而不是农村振兴战略 不是农业振兴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

2、略军民融合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承包地 三权 分置制度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壮大集体经济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 经营体系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 拓宽增收渠道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 健全自治 法治 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 爱农村 爱农民的 三农 工作队伍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统筹是政府主导 城乡融合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推动作用 城乡融合的概念是马克思提出来的 是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 什么叫融合发展 城市有城市的特点 乡村有乡村的特点 两者并存共荣共生 而不是扩张城市减少农村减少农民 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 是中国城乡关系的第三次飞

4、跃 1 从城乡统筹向城乡融合的转变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第一 更加强调城乡地位的平等 既非城市偏向的 也非乡村偏向的 城乡之间要形成一种互惠共生关系 第二 更加强调城乡要素的互动 既非资源从乡村流向城市 也非城市去支持乡村 城乡要素要实现市场化条件下的自由流动 第三 更加强调城乡空间的共融 既非乡村的城市化 也非城市的乡村化 城乡空间上要形成并无明显界线的连续谱系 1 从城乡统筹向城乡融合的转变 1 城乡融合发展的特点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1 从城乡统筹向城乡融合的转变 第一 工业化和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 农村人口持续减少 专业农户的收入达到城市中等收入 第二 农业生产力高度发达 农

5、业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降低 第三 城乡统一市场 特别是要素市场基本形成 农村土地可以做到与城市土地平等参与市场交易 第四 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财政基本覆盖 2 城乡融合发展的条件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过去是重中之重 这次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新型的工业化 城镇化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但是 这里又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这是前所未有的 2 四化 同步发展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转变 在四化同步发展中 农业现代化是短板 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 农村是短板 过去所谓的四化同步 是工业化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现代化 是要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的农业现代化 但这里提出

6、的优先发展 就倒过来了 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从首先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 到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这样的一个历史转轨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另外 习近平同志提出 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 农业农村的短板就决定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水平 木桶理论可以形象说明 那么 中国现不现代化 关键看农业农村 所以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来 把农业农村摆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 2 四化 同步发展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转变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原来主要只讲农业现代化 如四化同步就只提农业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 农业农村现代化 怎么理解呢 原来提农业现代化大多是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

7、发 现在把农业农村放在一起 那就不能单纯地把农村作为一个农产品供应基地来理解 为什么 3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变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首先 乡村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产品能离开乡村吗 不能 乡村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要谈 农业农村现代化 3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变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其次 回归乡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西方工业化

8、城镇化程度非常充分的国家 各大名校都集聚在小镇 著名的大企业都在小镇 而中国呢 都在北上广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人类要回归大自然 回归乡村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城乡的空间距离 为新兴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所以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转轨 使乡村的功能进入了多元发展的历史阶段 3 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变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首先要打破土地财政制度 因为 原来是农业支持工业 农业税取消了 农业这一块儿现在已经不存在问题了 但农村的土地仍然在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 要像取消农业税一样取消土地财政 使土地的财富增值转变服务于乡村

9、的发展 再就是公共服务制度 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同等地享受到国民待遇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城乡二元体制是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 最根本的就是破除这两个制度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注意的重点 1 改革两项根本制度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原来搞城乡一体化是从经济规律来理解的 是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一次呢 不仅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 还要尊重生态发展规律 特别是社会发展规律 每一个村庄的形成是社会与自然演变的结果 很多村庄的形成有千年的历史 我们的发展理念要归纳到 四个全面 和 五位一体 思路上来 不能单纯地从经济角度 最根本的就是不能再提用工业化

10、的理念来发展农业 那是错误的 马克思早在那个时候就发现 工业和农业在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的不同 使工业和农业发展要遵循不同的发展规律 2 要转变发展理念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注意的重点 一 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 不能用城市化的理念来发展乡村 很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 我们不难发现 走过一村又一村 村村像县城 走过一县又一县 县县像农村 是乡不乡 城不城 习近平提出 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留得下乡愁 城乡融合发展 不仅城市要有城市的特征 乡村有乡村的特征 而且还要乡中有城 城中有乡 各司其职 共荣共生 3 不能用城市化理念来发展 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注意的重点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

11、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十六届五中全会 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概括 也是5句话20个字 是 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1 产业兴旺 总体来说 乡村产业兴旺 必须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 当前 就是要扭住农村发展的矛盾 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 玉米卖不上价 这种植结构就得调 现在 全村都在忙着调结构呢 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种粮大户黄金太不纠结了 为啥 赚钱了 老黄流转了150公顷耕地 他把食用玉米调整

12、为青贮玉米 今年平均每亩生产青贮玉米3吨 每吨价格230元 全部卖给周边的养牛场和养羊场 加上秸秆等进项 刨去成本算大账 老黄这个家庭农场今年收入超过300万元 老黄还盯上了软枣子 这种软枣子 实际上就是一种猕猴桃 去年他试种了一些 这是多年生植物 5年之后进入盛果期 每亩纯收入超过2万元 比种玉米强太多了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1 产业兴旺 1 突出抓好三大体系当前 要以构建 三大体系 为抓手 推动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农产品加工业等转型升级 努力向现代农业迈进 要推进产品创新 科技创新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 促进粮经饲统筹 农林牧渔结合 种养加一体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3、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2 强化支撑条件建设要强化物质条件支撑能力建设 提高农业良种化 机械化 科技化 信息化 标准化水平 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 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 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 专业化 组织化 社会化水平 1 产业兴旺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3 大力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推进 三权分置 改革 三块地 改革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 为乡村产业发展厚植改革优势 农村改革要从生产端发力 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着力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 大力

14、发展绿色农业 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1 产业兴旺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2 生态宜居 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 为了吃饱肚子 人们曾不惜代价毁林毁草开荒种粮 超采地下水以抗旱夺丰收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获取高产 这种农业发展方式虽然带来了丰富的农产品 但也造成亟待改善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农村的要求 不仅要提供充足 安全的农产品 而且要提供清洁的空气 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 还要提供农耕文化 乡愁等精神产品 满足这些需求 离不开生态宜居的好环境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 不仅要搞好农村房前屋后的垃圾处理

15、村内道路的硬化 而且要加强生态建设 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应当说 近年来农村水 电 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以及免费义务教育 新农合 新农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从无到有的变化等 都为实现生态宜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生态宜居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实现生态宜居 要加强农村生态保护 把农业绿色发展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让我国农业尽快 绿 起来 要靠建立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规范和约束 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使农民从绿色发展中得到真金白银 进而使绿色生产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实现生态宜居 还要努力建设农民的幸福家园

16、 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 注重乡土味道 保留乡村风貌 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 同时开展人居环境治理 让新时代的乡村不仅绿起来 更要美起来 2 生态宜居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3 乡风文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乡风文明作为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并重提乡风文明 具有重要意义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也对乡村产业 乡村生态 乡村治理以及百姓生活富裕等发生着重要影响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 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 心齐风正邻里更睦 二 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 新时代的乡风文明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我们不仅要传承优秀的家风 村风 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 邻里互助 诚实守信等优秀传统文化 也要体现 五位一体 和五大发展理念等新内容 新时代的乡风文明要实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不仅要体现传统民俗 风俗等乡村文化 也要让农民在村庄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 新时代的乡风文明要体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中国乡村是文化宝库 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 中国的乡风文明建设在吸纳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 也要对世界文明做出中国贡献 3 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