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550786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永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请直接将第I、卷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1、汉语中严格区分“叔、伯、舅、姑父、姨父”以及“婶、伯母、舅母、姑、姨”;还有“表、堂、外、亲、干、继、曾”等称谓词进一步区分亲属关系远近,而英语中没有这些区别。这反映出中国社会A.等级制度界限森严 B.宗法血缘观念浓厚C.轻法重礼

2、观念盛行 D.官吏奴才心理突出2、古代中国有一种官职,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这一官职的职责是A.征收地方赋税 B.管理地方行政C.监察地方政治 D.掌管地方军事3、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与世长辞,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的佼佼者,它涉及到了北宋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的辽、大理、西夏、吐蕃对峙的情况。书中曾提到宋朝的中央机构是“二府三司”请问“二府”指哪两个机构的合称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三司使和枢密使 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4、“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

3、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A.君主制 B.内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5、根据下图可以推断军机处是A.隶属于皇帝的决策机构B. 监视官民言论的特务机构C.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总揽全国军务的中央机构6、在唐代,一切政令由宰相拟定,送皇帝画赦;在宋代,宰相向皇帝上劄子(用来上奏或启事的一种文书),先得皇帝同意或批改,再正式拟旨;明代,则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决策权在皇帝。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A.皇帝可直接掌承六部职能B.丞相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

4、C.君相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D.皇权向高度集权方向发展7、1901年,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抨击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8、“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南昌起义C.台湾军民反割台 D.义和团运动9、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C.天京内讧 D.安庆失守10、“江城首义起风雷,万里神州荡浊埃。创立共和

5、皇族废,三民硕果笑颜开。”该诗是为了纪念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11、观察下面某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中所示战争发生在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2、“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兵”指的是A.红军 B.八路军 C. D.解放军13、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淞沪会战 B.血战台儿庄 C

6、.百团大战 D.南京大屠杀14、“1938年春,日军占领南京以后,为沟通南北战场的联系,企图占领战略要地徐州日军约四万人发动进攻,守军顽强抵抗十余天第五战区调动兵力包围日军歼敌约二万人。”这则史料所描写的是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15、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书中,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南昌起义 D.土地革命16、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

7、下列诗句,反映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7、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18、纪录片旗帜从“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阔步前行”10个方面,展示了9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请你判

8、断,“历史转折”的标志是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19、史学界认为,“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新天地”主要是指A.以发展中国家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D.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20、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其中,推动10多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中苏建交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尼克松访华21、公元前6世纪初,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建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的雅典改革家是A.克

9、利斯提尼 B.伯里克利 C.亚里士多德 D.梭伦22、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对他人的偶然侵害,应负赔偿责任”“牲畜损害他人的,由其所有人负赔偿责任,或将该牲畜交与被害人”。此规定体现了十二铜表法A.法规条文较为严苛 B.主张人与畜负同责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注重保护人身权利23、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A.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C.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

10、利益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24、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A.国会的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总统可自行建造缉私船C.国会的这项法案由最高法院裁决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25、一位英国人曾于1890年画了一幅“辞退俾斯麦”的漫画(如图).根据德国当时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A.德国皇帝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26、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某一主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有“工业革命的影响”“欧文与新和谐公社”“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

11、格斯的实践活动”等。请你判断该历史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 D.俄国十月革命27、斯大林曾评论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这次尝试是指()A.第一国际 B.法国大革命 C.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28、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勢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A.进行资阶级民主革命 B.由政治革命转向经济建设C.由夺取政权转向巩固政权 D.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

12、,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在20世纪60年代的突出表现是A.西德和东德的建立 B.柏林墙的修建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越南战争爆发30、德尼兹加亚尔在欧洲史中说:“欧洲国家曾建立起政治、经济和文化壁垒今天这些边界毫无意义,人员和思想来往畅通无阻,而且在欧洲十五国内部,已经到了拆除边境哨所的时候了。”这些变化主要源于A.“冷战”政策 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 D.欧洲一体化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31题16分,32题14分,33题10分,共40分)31“创新是一个民

13、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各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中外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材料二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

14、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1)指出材料一中各图所展现的政治体制。简要分析图一制度在政治上的积极作用。(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三与图二相比在国家管理体制上的创新之处。简析图四与图三所示政体的本质区别。(4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分)(4)材料三中中国首创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什么?(3分)32.75年前,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建立,开启了人类合作的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相逢之歌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宪章接受各国代表的签字认可。按照四个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