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3545832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文学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ppt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编 文学的性质及其价值与功能 第三章文学的性质 第一节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作家依据一定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的艺术创造 具有认识性 倾向性和实践性 文学的认识性首先表现为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故闻 蓼萧 之诗 则知泽及四海也 闻 禾黍 之咏 则知时和岁丰也 闻 北风 之言 则知威虐及人也 闻 硕鼠 之刺 则知重敛于下也 白居易 采诗以补察时政 认识性又表现为 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巴尔扎克 曹禺 认识性最后还表现在 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列夫 托尔斯泰 文学的倾向性 是指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政

2、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 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 而席勒的 阴谋与爱情 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恩格斯 致敏 考茨基 席勒 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恩格斯 致敏 考茨基 文学的实践性 就是指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 改革文学 代表作家蒋子龙 文学对经济 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作家周立波 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

3、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 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这是互为因果的 正如麻油从芝麻榨出 但以浸芝麻 就使它更油 鲁迅 论睁了眼看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对文学作为精神活动事实的唯心史观的认识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社会性质的界定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 把艺术看成是由绝对理念本身生发出来的 并且把艺术的目的看成是绝对本身的感性表现 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 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性的形象 黑格尔 美学 黑格尔FriedrichHegel1770 1831 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家 代表了西方唯心主义文艺理论对文学本源的基本认识 他们的根本出发点 都只是

4、单纯从精神活动本身来说明文学的性质 没有从文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文学 意识形态 亦称观念形态 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认识 情感 意志诸意识要素 属于观念性的上层建筑 含经济思想 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 文学艺术 宗教 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 互相联系 相互影响 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比较稳定的 系统的思想形式 一切的观念形态 Ideologyie 都由社会的下层建筑而产生 文学是意得沃罗基的一种 李初梨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李初梨1900 1994 关于Ideology 在1949年前汉语中使用较为普遍的译法是 观念形态 意识形态 和 意得沃罗基 1949年后通

5、译为 意识形态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 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与文学创作的客体对象社会生活的关系与创作主体作家的思想意识的关系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受特定社会存在的决定和制约 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 就是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的体现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反映和表现社会 时代本质特征和发展走向的重要形式 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 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 因为他的全部观点 总的说来 恰恰表现了我

6、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列宁 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作家在作品中表达生活的态度和思索 作家的思想意识与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有直接关系 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 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 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恩格斯 致玛 哈克奈斯 罗丹雕塑的巴尔扎克像 文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 法律 政治 哲学 道德 宗教和艺术等 文学与它们互相影响 又有所区别 经济基础与文学的相互影响 往往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文学与其他意识

7、形态的相互影响 以及各种文化环节而实现的 第二节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有其特殊的审美属性 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艺术的统一 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特征 主要体现为情感性 形象性和超越性 文学的情感性 是指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 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一 情感性 一 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1 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又使人产生情感愉悦的活动 2 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的自由协调运动的过程 3 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的内心情感体验 文学作为审美活动是人的心灵的自由的活动 美的精神和感觉谐和的结果 它是同时诉诸人的一切能力的 只有当人充分地和自由

8、地运用他的一切能力 才能够正当地感受和评价美 席勒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席勒FriedrichSchiller1759 1805 若乃春风春鸟 秋月秋蝉 夏云暑雨 冬月祁寒 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 嘉会寄诗以亲 离群托诗以怨 凡斯种种 感荡心灵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钟嵘 诗品 二 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夫诗有别材 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 多穷理 则不能极其至 所谓不涉理路 不落言筌者 上也 文学的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一种局限于感性心理范围的愉悦和快意 它始终和理性的理解连接在一起 当年 我把这几句艰深的诗抄在抄本上 它们好多年一直帮助我 像是朝圣者的拐杖

9、 或许还是一面盾牌 这盾牌保卫了我 高尔基 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 高尔基 1868 1936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 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 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 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 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 使他神魂为之钩摄 若惊若喜 霎时无暇旁顾 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 朱光潜 诗论 朱光潜1897 1986 二 形象性文学的形象性 是指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审美主体而言 文学的形象性则偏重于审美对象来说 一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感性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 因为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 黑格尔 美学 二 文学形象是有创

10、造性 有生气 有意蕴的形象 有形之外 无兆可求 不落迹象 难著文字 理之在诗 如水中盐 蜜中花 体匿性存 无痕有味 现相无相 立说无说 所谓冥合圆显者也 钱锺书 谈艺录 钱钟书 钱锺书1910 1998 三 超越性文学的超越性 是指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1 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2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超越3 对人自我的超越 精神活动的超越性 它可以超越物质活动 确立人类精神发展的高远目标 还可以对历史和现实作出自己的反映和裁判 让未来的指向去超越历史和现实 屈原 求索 语出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11、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第三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语言的媒介性质 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 作为文学的媒介 语言深刻 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 精神性和韵律性 语言以物质存在方式表达精神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学的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和实现方式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

12、送武判官归京 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1857 1913 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 用所指 signifie 和能指 significant 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如果用吴语来读 折 和 雪 是 迫促的入声 有一种闭塞 寂灭的感受 来 和 开 是 流畅的平声 给人以开放 浩荡的感受 语音形式 从 迫促 到 流畅 的变化 情感体验 从闭塞 寂灭到开放 浩荡的变化 暗示着从冰天雪地到春暖花开两个世界 变化的生动场景 给予读者丰富的情感体验 文学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区别 实用语言偏重于语言的指称性和陈述性 表达日常生活的实用意

13、识 着重于确定信息的传达 文学语言则偏重于语言的非指称性和表现性 着重显现审美意识 一 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非直观性 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流云小诗宗白华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 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 飘来流水声 在蓝空天末 摇摇欲坠的孤星 比喻是文学的审美想象的语言形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比喻是以彼物喻此物 在比喻句中把彼物与此物两个事物的共同相似点连接起来 产生一种联想的意象 很好地体现了文学语言间接性这一特性 以小见大 言近旨远是文学语言表现其深广意义内涵的普遍的想象性

14、特征 二 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我这时很兴奋 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只是说 阿 闰土哥 你来了 他站住了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的叫道 老爷 鲁迅 故乡 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塑造心理体验的审美形象 词 句的组合审美情感心理体验审美形象 电影 安娜 卡列尼娜 三 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 以声画妍媸 寄在吟咏 滋味流于下句 气力穷于和韵 异音相从谓之和 同声相应谓之韵 刘勰 文心雕龙 声律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李白 菩萨蛮 语言表达的气氛 情调 色泽和韵味 复习要点 基本概念 文学 社会意识形态 审美属性 语言艺术 思考题1 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 3 文学的审美属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 5 谈谈你对文学性质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