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3545359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铁岭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石蜡熔化C食物腐败D衣服晾干【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

2、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FeBNaCCaDAl【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高低进行分析。【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等,因此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故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高低即可顺利解答。3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豆浆C玉米糊

3、D汽水【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的概念及特征解题即可。【解答】解: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酸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液体,不属于溶液;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C玉米糊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汽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的是溶液的概念及特征。4冶炼金属钨常用到白钨矿石,其主要成分是钨酸钙(CaWO4)钨酸钙中钨(W)的化合价为()A+6B6C7D+7【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

4、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钨酸钙中钨(W)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4=0,解答x=+6。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方法考虑;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这样会使酒精灯内的酒精流出,引起燃烧,故A错

5、;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正确;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C错;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纯碱 NaOH 制洗涤剂B熟石灰 CaO 补钙剂C酒精 C2H5OH 作燃料D烧碱 Na2CO3 制炉具清洁剂【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6、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错误;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错误;C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故正确;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纯碱、苏打,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特别是常见的酸碱盐)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B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贫血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D工业石蜡涂在瓜子表面增加光泽【专题】化学知识生活

7、化;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碳酸氢钠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进行分析;B、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C、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结构的性质判断;D、根据工业石蜡含有致癌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酸氢钠在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使制成的糕点疏松多孔,故A正确;B、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坏血病,故B错误;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降低了食品的质量,而且对人体有害,故C错误;D、工业石蜡一般从石油当中直接提取,在工业提取过程当中会含有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这两种物质是非常强的致癌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

8、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8下列盐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CuCl2BAlCl3CFeCl3DAgCl【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本题可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及物质的化学性质,采用逐一验证法,排在氢前的金属能把氢从酸的溶液置换出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还有铁在置换反应中显示+2价。【解答】解:A、铜的活动性位于氢之后,不会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B、铝的活动性位于氢之前,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故B正确;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故C错误;D、银的活动性位于氢之后,不会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然后结合元素的化

9、合价进行分析解答。9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甲物质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微观结构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产生两种新的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不正确;B、甲是氨气,甲物质由氨气分子构成,氨气的一个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故不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

10、3,故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故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微观示意图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中涉及图示信息、文字信息,要求会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因此能够考查学生获得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0下列实验步骤或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是:过滤、蒸发、计算产率B用氯化钠固体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可分别取固体加少量水溶解,触摸容器外壁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专题】物质的鉴别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

11、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硝酸铵和氯化钠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最后计算产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氯化钠固体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

12、错误。C、可分别取固体加少量水溶解,能使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中不一定含有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步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酸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C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13、根据已有的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而C60只含有碳一种元素,属于单质,错误;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正确;C、金刚石、石墨、C60都含有碳元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单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性质差异进行。1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二氧化碳C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石蕊溶液变蓝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变为黑

14、色【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13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酸:HC1 H2CO3 K2CO3B氧化物:Al2O3 SO2 Fe3O4C氮肥:KCl NH4C1 CO(NH2)2D有机物:CH4 CO CH3COOH【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K2CO3不属于酸,错误;B、Al2O3SO2Fe3O4都属于氧化物,正确;C、KCl不是氮肥,错误;D、CO不是有机物,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物质的组成和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