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三历史试卷考试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337438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三历史试卷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编》高三历史试卷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编》高三历史试卷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编》高三历史试卷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编》高三历史试卷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三历史试卷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三历史试卷考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历 史 试 卷 (2008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8页;答卷4页,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诸侯耕于东郊”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这主要表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2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

2、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 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3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的“活化石”。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聚族而居 小农经济的基地 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近代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 客家围龙屋 客家椭圆楼 城堡围楼 东西合璧式围楼A B C D 4.在农耕经济时代,赋役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所体现的倡导者的理财思想是 A. 轻徭薄赋 B无夺农时 C. 平均负担 D开源节流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

3、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6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7从下列两幅图片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 A始终代表着最广大农民利益 B 一直保

4、持着农民革命本色C不能摆脱专制皇权体制的窠臼 D农民阶级不能解决好内部团结8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A.创立发昌机器厂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北洋水军 D创办开平煤矿9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10. 以下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的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 A B C D1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

5、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所指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C维新派和革命派 D同盟会和共产党12下列科技成就奠定了新中国大国地位的是A.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B两弹一星 C.“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13. 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A. 一个中国 B三个世界C一国两制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4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共同管理、团结一致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ABCD15下列为建国后我军服装的改进,

6、最能反映我军建设的主题是 50式军装 65式军装 87式军装 最新07式军装A 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B 我军的现代化C 我综合国力的提高 D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场面D在民众法庭上,其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17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7、。”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马丁路德18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反对君主专制强调“公民意识”A B C D19、新浪网法国文化年专题进行了一个“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认为什么最能代表你心目中的法国”的网民调查活动,结果拿破仑高居榜首。拿破仑一生中最主要的功绩是 A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恢复了君权神授C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D发动雾月政变20“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

8、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2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2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C. 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2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全球化进入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A南北对话

9、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B美国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24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国际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国际组织是D25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5分)二非选择题:满分75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26.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阅读材料(1

10、3分)材料一 :“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材料三: “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以上三

11、段材料出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 :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分别是什么? (6分)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分)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2分)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4分)27文明的“碰闯”亦能产生“火花”,阅读材料。(12分) 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

12、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请回答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分)(2)依据材料一、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