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非流动资产相关知识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3373671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非流动资产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精编》非流动资产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精编》非流动资产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精编》非流动资产相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精编》非流动资产相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非流动资产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非流动资产相关知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非流动资产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不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见“应收账款”科目。 3、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应收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

2、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4、已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贷:投资收益 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5、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

3、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6、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7、出售或到期收回未发生减值债券本息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成本)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应收利息投资收益 8、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金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

4、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金额) 9、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出售或到期收回已发生减值债券本息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减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成本)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债券投资(利息调整)应收利息减产减值损失 1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的 借:减产减值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12、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份 借

5、: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成本)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可转换公司债券投资(应计利息)(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可供出售债券投资的取得、资产负负债表日计算确定利息、收到利息,比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相关核算内容处理。 2、可供出售股票投资的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收到股利,比照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相关核算内容处理。 3、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即为其摊余成本)的差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资

6、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即为其摊余成本)的差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对于有固定到期日的,应在该项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资产负债表日,按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原记入“资本公积”的摊销金额 借(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借):投资收益。 对于没有固定到期日的,在处

7、置该项金融资产时 借(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借):投资收益 5、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借:资产减值损失(减记的金额)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包括股票等权益工具),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的,应

8、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三)长期股权投资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大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9、有关负债科目 贷:有关资产科目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2)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小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有关负债科目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有关资产科目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以货币资金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银行存款(合并成本、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 (2)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

10、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同时,按作为对价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记):投资收益 (3)以存货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4)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

11、资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处置收益 同时,按作为对价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记):投资收益 以固定资产、油汽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合并对价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减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累计折旧

12、累计折耗 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油汽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贷:固定资产 油汽资产无形资产 银行存款(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3、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采用成本法核算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 贷:银行存款 (2)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 贷: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价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