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物质循环修改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3318576 上传时间:2020-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物质循环修改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物质循环修改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物质循环修改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物质循环修改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物质循环修改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物质循环修改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物质循环修改版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寄语:你是花季的蓓蕾,你是展翅的雄鹰,明天是你们的世界,一切因你们而光辉【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自主学习】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1、什么叫“物质循环”? _,这里的物质指什么? _2、农田中的DDT,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有,这说明了_所以,物质循环又叫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二、碳循环 1、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形式存在, 这种形式的碳有4个来源,分别是_。2、碳通过什么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_;生物群落

2、内部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_3、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_生理活动进入无机环境,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_形式循环。在碳循环过程中,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是_。4、因为_导致产生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将对生物圈和人类造成什么危害呢? _。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范围特点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四、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1) (2) (3) (4) (5) (6) 【典型例题】例1:我国北方处于稳定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循环如右图,

3、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夏季,abce B秋季,efg C春季,gbef D冬季,dcf 【解析】我国北方的夏季昼长夜短,气温较高,生产者同化作用占优势,生长较快,因此abce ;在秋季,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相对增多,动物粪便增多,而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由于气温变低,土壤中的微生物代谢变缓、繁殖变慢,因而efg ;在冬季,动物呼吸作用加强以维持体温,即d值增大,而动物可摄入的有机物相对减少,即c值减少,可能的关系是dfc。 【答案】A例2:下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先填写示意图,再回答有关问题1、C在无机环境中以_或_的形式存在。2、在生态

4、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_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_结合在一起。3、产生CO2的途径有三条:一是_二是_ 三是_ 4、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如下特点:(1)_(2)_ 【反馈矫正】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物质是指 ( )A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B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叶绿体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 ( )A绿色植物和动物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 C动物和微生物D绿色植物或微生物 4生

5、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 )A生物群落中 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C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5对于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不断循环B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C能量不断流动D生物个体数量不变6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B化石燃料的燃烧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 大量生物遭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稳定7细菌、真菌对每个生物群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它们 ( )A可以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是消费者的食物来源 C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循环 D能将动、植物的残骸分解为无机物8生

6、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 ( )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 B C D 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甲、乙、丙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甲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乙 丙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CO2H2O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10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 )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 D水循环是单向的11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 。

7、(2)图中分解者通过 和 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中的碳放回到大气中。(3)图中A里的碳,除碳酸盐外,通常通过 回到大气中。(4)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 状态进行循环的,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进行。12根据右面碳循环示意图回答:(1)从微观上看,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中进行。(2)岩石圈中的碳以形式贮存,所以不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3)由图可知,碳循环带有性质,属于型循环。(4)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表示的是关系;表示。(5)参与过程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和。(6)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13. 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

8、问题。(1)牛棚内产生的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可扩散进入牛棚。(2)秸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入进行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这种肥料用物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_和_。(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1、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

9、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2、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二、碳循环1、碳酸盐 植物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动物的呼吸作用2、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生物 3、呼吸作用 CO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形式流动因不同元素而异,如碳以CO2形式循环范围各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生物圈内,具有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被反复利用,即具有循环性联系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四、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进行实验(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反馈矫正】1、B2、B3、B4、D5、D6、B7、D8、B9、B10、B11.(1)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