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33288420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PPT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水渗湿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 功效 适应范围 配伍 禁忌等 2 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3 掌握茯苓 薏苡仁 车前子 滑石 茵陈蒿等功效 应用及相似药物的异同点4 熟悉猪苓 泽泻 木通 海金沙 金钱草等功效特点5 了解木通与通草的名实混淆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概述 一 定义凡能通利水道 渗泄水湿 治疗水湿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利水渗湿药 因其本类药性味大多是甘淡平 故又称淡渗利湿药 二 功效利水渗湿 消肿 通淋 利湿退黄 部分药物有止泻作用 性味 甘淡平归经 膀胱 肾 小肠 止泻味淡 渗湿利水利水渗湿 消肿入膀胱肾小肠性寒 清热清利湿热 通淋退黄三 适应范围

2、水湿病证 小便不利 水肿 痰饮 淋证 黄疸 湿疮 湿温 泄泻 带下 湿痹等湿邪或湿热所致病证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利水渗湿药大多具有利尿 抗病原体 利胆 保肝 降压 抗肿瘤等作用 四 分类1 利水消肿药 水肿 小便不利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2 利尿通淋药 淋证 见小便频数 灼热刺痛 血尿或有结石 车前子 滑石 木通 3 利湿退黄药 湿热黄疸 茵陈蒿 金钱草 五 配伍使用本类药物时 需根据不同的病因 病证选用适宜的药物 并作适当的配伍 1 水肿骤起有表证者 配宣肺发汗药 麻黄 香薷 浮萍 2 水肿日久 脾肾阳虚者 配温补脾肾药 鹿茸 续断 附子 干姜 3 水肿 痰饮 腹泻因脾失健运 脾虚湿盛

3、 配健脾燥湿药 党参 白术 苍术 4 湿热所致者配清热药 栀子 竹叶 六 注意事项1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 故阴虚津伤者应慎用或忌用 2 水肿属虚者 应以补脾为主 以及滑精遗精无湿热者 孕妇 有些药物有较强的滑利作用 均应慎用 诸药性能 淡渗利湿利水通淋 消肿退黄水肿痰饮可用 淋证黄疸宜选阴亏津少不宜用 水肿属虚当慎用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性能特点 性味 甘淡平 淡能利水渗湿 服药后能使小便通畅 尿量增多 归经 肾 膀胱功效 利水渗湿 消肿适应范围 水湿内停而引起的水肿 小便不利 以及泄泻 痰饮等证本节重点药 茯苓 薏苡仁熟悉药 猪苓 泽泻 茯苓 茯苓菌核 药材茯苓 块 药材茯苓 个 茯苓Fuli

4、ng 神农本草经 要点 利而兼补 健脾 安神 命名 原名伏灵 本品乃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 故名 俗作茯苓 指天然野生的茯苓与松树的关联现象 据说凡根下结苓之松树 叶必黄 或发红色 松树附近地面有白色菌丝 此即松之精气凝聚结苓之兆 别名 云苓 白茯苓 茯菟 松苓来源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产地 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根上 野生或栽培 产于云南 安徽 湖北等 采集炮制 每年7 9月在长有松树的山坡上寻找茯苓采挖 去掉泥土 晒干 去皮 生用 分为 茯苓皮 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衣 利水消肿 用于水肿 白茯苓 为茯苓菌核内部白色部分 健脾 利水 安神 治脾虚水湿诸证及心神不宁 茯神 为茯苓

5、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 宁心安神 治疗心悸 失眠 性味 甘 淡 平 归经 心 脾 肾 功效 利水渗湿 健脾安神 分析 淡渗利 入脾肾 利水渗湿甘能补 入脾 健脾脾健 气血化源充足 入心 宁心安神临床应用 1 水肿 小便不利 病因病理 水湿停聚 困阻中焦 脾运化功能失常而致 本品有良好的利水渗湿 消肿作用 其特点 药性平和 利水而不伤正 为利水渗湿要药 可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1 水肿 小便不利 多与猪苓 白术 泽泻等配伍 如五苓散 2 脾肾阳虚水肿 常配附子 白术 生姜等 如真武汤 3 水热互结 热伤阴津 小便不利 水肿 可与滑石 猪苓 泽泻等同用 如猪苓汤 茯苓即能利水渗湿 又能健脾 故对

6、脾弱运迟 水湿停蓄者用之 有标本兼顾 一举两得之妙 茯苓还可用于痰饮 前人的经验是 痰饮必用茯苓 取其有利水和健脾作用 如苓桂术甘汤加减治脾虚停饮 胸胁支满 目眩心悸 2 脾虚诸证 见脘满 食少 便溏 体倦 本品有健脾之功 故临床多用 治脾胃虚弱 食少纳呆 体倦乏力 便溏等配人参 白术 甘草 即四君子汤 治脾虚泄泻 多与人参 白术 山药等配用如参苓白术散 茯苓有两方面作用 一是健脾补中 二是利水渗湿 肠道水分因而减少 使稀溏的大便变稠 平素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食后或吐或泻 均可用茯苓 3 心悸 失眠 本品能益心脾而宁心安神 治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之心悸怔忡 健忘失眠 常与黄芪 当归 远志等 如归

7、脾汤 治水气凌心之心悸 常与桂枝 白术 生姜等同用 如茯苓甘草汤 朱雀丹 茯神12g沉香6g研末 每服6g 治心悸 失眠 多梦 交感丹 茯神10g香附10g水煎服 治心悸 失眠 多梦 用法用量 煎服 10一15g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平 入心 脾 肾经 甘补淡渗 作用平和 无寒热之偏 利水而不伤正 善治各种水肿 为利水渗湿要药 且善健脾 宁心安神 治脾虚诸证及心悸 失眠等 为健脾安神之常品 尤其是脾虚湿盛证 更有一举两得之妙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有镇静 抗溃疡 防止肝细胞坏死 保肝 增加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茯苓醇浸剂有明显利尿作用 能增加尿中钾 钠 氯等电解质排出 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 抗肿瘤作用

8、4 临床报道现代以本品煎服 每次60g 日1剂 治精神分裂症 以本品烘干研细末内服 每次服6g 日2次 治斑秃 茯苓还可用于斑秃 小儿秋季腹泻 内耳眩晕症等 薏苡仁 药材薏苡仁 薏苡仁 猪苓 药材猪苓 猪苓 泽泻 药材泽泻 泽泻 薏苡仁Yiyiren 神农本草经 来源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要点 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利水而不伤正 补脾而不滋腻 为淡渗清补之品 清热排脓 除痹用于肺痈 肠痈 湿痹拘挛 可作粥食用 为食疗佳品 鉴别比较 茯苓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治脾虚湿证常相薏苡仁须为用 水肿 泄泻 然茯苓性平 健脾作用强 兼宁心安神 用于痰饮 心悸失眠 薏苡仁性凉 祛湿作用强 兼清热

9、排脓 除痹 用于湿痹拘挛 肺痈肠痈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性能特点 性味 甘淡寒或苦寒 苦能降泄 淡能渗利 寒能清热 归经 膀胱 肾经 走下焦 尤善清利下焦湿热功效 清利下焦湿热 利尿通淋适应范围 淋证 小便短赤 淋漓灼痛 如热淋 血淋 石淋及膏淋等 现代医学泌尿系感染 膀胱炎 尿道炎 泌尿系结石 肾结石 膀胱结石 泌尿系肿瘤及前列腺病症 重点药 车前子 熟悉药 木通 滑石 车前 药材车前子 药材车前子 平车前 车前子 车前子Cheqianzi 神农本草经 要点 明目 止泻 止咳 命名 本品好生于道边及牛马迹中 故有车前之名 药用其子而名车前子 别名 车轮菜 车轱辘菜 猪耳朵棵来源 为车前科多年生草

10、本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 野生于路旁 凹地 潮湿处 沟边 山坡或原野地带 采集炮制 夏秋季采收 晒干后搓下种子 除去杂质 生用 清炒 盐水炙 用法 生用 长于利水渗湿 多用于淋证 水肿 炒用 渗湿止泻 祛痰止咳力强 多用于泄泻 咳嗽 盐炙 益肝肾 明眼目力强 用于肝肾虚弱 眼目昏花 性味 甘 寒 归经 肾 肝 肺 功效 利尿通淋 渗湿止泻 清肝明目 清肺化痰 分析 甘而滑利入下焦肾经 清利下焦湿热之邪寒能清热从小便中排除 利尿通淋渗利水湿 使体内邪湿 大肠 从小便排除而达渗湿止泻之功入肝经 清泻肝经热邪 清肝明目寒能清热入肺经 清泻肺经郁热祛肺中痰饮 清肺化痰 临床应用

11、 1 热淋 水肿 小便不利 本品善能清热利尿通淋 治湿热下注 热结膀胱所致小便淋沥涩痛者尤为适宜 常配伍木通 滑石 蒲蓄等 如八正散 治水肿 小便不利 可配茯苓 泽泻等利水消肿药 2 暑湿泄泻 本品能利水湿 分清浊而止泻 亦即利小便以实大便 使湿邪从小便中排除而达止泻之功 对暑湿泄泻 尤以水泻为宜 治湿盛于大肠而小便不利之水泻 可单用本品研末 米饮送服 或与白术 茯苓 泽泻等同用 3 目赤肿痛 目暗昏花 本品有清肝明目之效 治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 可与菊花 决明子 夏枯草等同用 若肝肾不足所致目昏目暗 视物不清 常配伍熟地黄 菟丝子等 如驻景丸 车前子10g大黄12g苍术6g菊花10g 水煎服

12、 治暑季暴发赤眼 4 热痰咳嗽 本品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 治肺热咳嗽痰多 多与瓜萎 贝母 黄芩等清肺化痰止咳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 5 15g 宜布包煎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 入肾 肝 肺经 甘寒滑利 性专降泄 既能清热利尿通淋 善治湿热淋证及水肿兼热者 又能利水湿 分清浊而渗湿止泻 擅治湿盛之水泻 且能清肝明目 主治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兼治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还能清肺化痰止咳 治肺热咳嗽痰多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车前子酸 车前苷 车前烯醇酸 京尼平苷酸 粘液质 琥珀酸 车前烯醇 胆碱 脂肪油等 药理作用 1 本品有显著利尿 排石作用 2 有镇咳 祛痰作用 促进呼吸道粘液分泌 稀释痰液 有利于祛痰 3

13、抗炎作用 对输尿管 膀胱炎 肾炎之血尿淋浊均有疗效 抗衰老作用 对各种杆菌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车前子粘多糖有激活网状内皮系统的活性作用 4 临床报道现代以炒车前子研细末 饭前服4 5g 日3次 治胃溃疡 胃炎 上消化道出血等疾患均有效 附药 车前草为车前的全草 夏季采收 洗净 鲜用或晒干用 性味功用同车前子 且能清热解毒 止血 用于痈疮肿毒 热痢 以及血热出血等 内服或鲜品捣烂外敷 煎服 10 20g 鲜品加倍 外用适量 滑石 滑石Huashi 神农本草经 特点 清利湿热为主 夏月常用之品 来源 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 主含含水硅酸镁 产地 主产于山东 江西 辽宁等地 采集与炮制 全年可

14、采 研粉或水飞用 性味归经 甘 淡 寒 归膀胱 胃经 功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祛湿敛疮 临床应用 1 热淋 石淋 热淋 急性尿道炎 膀胱炎 石淋 泌尿系结石 本品功擅利尿通淋 为治湿热淋证常用药 治湿热下注 热结膀胱所致小便淋沥涩痛 常配伍车前子 木通 瞿麦等 如八正散 治石淋 常配伍海金沙 金钱草 木通等 如二金排石汤 2 暑热烦渴 湿温初起 本品既善清热解暑 又能渗湿利小便 有清暑利湿作用 为治暑湿证要药 1 暑热烦渴 小便不利 夏季伤暑 暑多挟湿 见身热 尿赤 心烦 口渴 常与甘草同用 即六一散 2 湿温初起 头痛恶寒 身重疼痛 胸闷 常配伍薏苡仁 杏仁 白蔻仁等 如三仁汤 3 湿疮

15、湿疹 本品外用有清热收湿敛疮作用 治皮肤湿疮 湿疹 痱子 可单用或与枯矾 黄柏等为末 撒布患处 或与薄荷 甘草等配制成痱子粉外用 用法用量 煎服 10一15g 宜布包煎 外用适量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性寒 滑利而通降 入膀胱与胃经 既善利尿通淋 又擅清热解暑 为治热结膀胱之热淋 石淋 小便涩痛及暑湿 湿温 暑热烦渴之要药 为夏月常用之品 外用清热收湿敛疮 治湿疹 湿疮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硅酸镁 还含氧化铝 氧化镍等 尚含Fe Mg zn等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硅酸镁有吸附和收敛作用 内服能保护发炎的胃肠粘膜而发挥镇吐 止泻作用 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 滑石粉撒布创面形成被膜 有保护创面

16、 吸收分泌物 促进结痂的作用 对伤寒杆菌与副伤寒甲杆菌 脑膜炎球菌有抑制作用 关木通 通脱木 通草 木通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 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关木通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木质藤本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 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为有毒成分 用量过大 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 中毒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 继而呕吐 头痛 胸闷 腹胀 腹泻 或面部浮肿 尿频 尿急 渐起周身浮肿 神志不清等 中毒主要原因为过量服用或久服 据考证 我国历代本草所记载使用的木通为木通科木通 而非关木通 关木通为我国东北地区所习用 有100年的历史 首载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63年版 考虑到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的有关关木通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故有关部门决定用木通或川木通 木通 通草名称不同 气味有别 但今之木通 古书称为 通草 今之通草 古书称为 通脱木 当知区别 不可混淆 鉴别比较 木通利水通淋 下乳 用于小便短赤 淋漓涩痛及通草产后乳汁不下木通性寒能泄热 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 心烦尿赤通草微寒 药力较缓 治热淋及湿热轻者宜之 瞿麦 石竹 瞿麦 石竹 药材瞿麦 瞿麦 地肤子 药材地肤子 地肤子 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