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与转换的几种方法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3277884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与转换的几种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与转换的几种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与转换的几种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编》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与转换的几种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编》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与转换的几种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与转换的几种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与转换的几种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文章写作与修改 教学设想】作文最基本的就是切合题意,紧扣中心。处理好掌握的材料,是使文章切合题意突出中心的关键。因此,在准确审题立意的基础上,要教会学生进行材料的处理和转换。 教学目标学会处理、转换材料的几种方法,使材料与观点紧密结合,突出中心。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材料处理和转换的几种方法。 。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事例与例证 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要用到材料。记叙文中的材料叫事例,议论文中的材料叫例证,事例和例证的作用各不相同,运用起来也不相同。请看下面两 则材料: 材料一:从黑帮老大到五星级义工 一个昔日“黑帮老大”洗心革面成为五星级义工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徐立新,

2、出身于湖南衡阳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3岁那年,父亲因为受人欺负而离家出走。家中的顶梁柱没有了,这个家庭很快处于破败的边缘,衣食不保、流离失所的生活使缺乏管教的他成为“问题 少年”。 频繁聚众滋事让他成为当地“一 霸”,打架斗殴和被公安机关拘留、罚款、劳教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 1992年10月,徐立新又一次因为打架被公安机关关进监狱,而这一天,离女儿出生只剩下28天。 在囚车中,他亲眼目睹了妻子挺着大肚子追着囚车跑的场景,哭声震撼了他的心灵。在亲人的声声呼唤下,他那颗浮躁的心在高墙内渐渐平息。 这个自称在江湖中练就铁血心肠的男儿第一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为了尝试换一个生活方式,他决定靠着自己的

3、双手劳动,支撑自己的家庭。 1997年底,徐立新离开家乡,离开那帮黑道上的“兄弟”,南下深圳发展。 初来深圳。举目无亲的徐立新四处找工作。钱花完了,他就睡公园,做搬运工、蹬人力三轮车有谁能想到,他曾是“呼风唤雨”的黑帮“老大”?但刚开始的那段日子,徐立新过得的确很艰难,生活质量与之前相比有天壤之别。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初,徐立新在深圳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店铺。 2003年2月,徐立新路过华强路北时被塞了一张宣传单,上面全是关于深圳义工的情况。于是,通过宣传单上的网址,他查到了深圳义工联的地址,并成功地在义工联报了名。从此,徐立新成为一名光荣的深圳义工。做义工期间,徐立新主要服务于义工环保组

4、,参加了清除城市“牛皮癣”、清洁洪湖公园等大型活动,还亲自策划组织了大量公益活动。在去年“铲除植物杀手薇甘菊”活动中。徐立新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策划了一个星期,组织200多名义工齐聚梧桐山。活动成功了,徐立新的手机被打去2000多元,而第一次获得这样的成就感,他觉得无比欣慰。 在义工联里呆得越久,徐立新越感到昔日自己无知的“英雄主义”和自认“潇洒”的生活方式是多么的苍白,对于人生的快乐,他有了新的理解和信仰。他说,要用这种方式把自己走回头路的念头彻底打破。“这辈子,谁也别想看到我回头!”徐立新很坚定。他说,自己以前走过的人生之路很不光彩,但自己不会去回避,而是要把不光彩永远抛在身后。“只要迎着阳

5、光走,阴影总会在身后”在徐立新的手机短信里,永远保存着这样一段话。 材料二:过程与获得 被众多媒体所广为宣传的徐立新的人生经历就很能说明过程与获得的关系。从“黑帮老大”到“五星级义工”,徐立新经历了两个过程。入黑帮,当老大,他“获得”前呼后拥的生活,可伴随而来的是内心的恐慌、灵魂的谴责。可当他来到深圳开始新的生活,积极参与义工活动时,他发现良心得到安定,美好的生活又向他招手了他获得不曾有过的宁静与光荣。假如没有心灵的反思、灵魂的责问过程,他也许就沉溺在那个“黑帮老大”的位置上。他本人不能获得新生,社会也会少一个好人。 所以,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获得的好坏。 讨论材料一与材料二,明确: 1异同:

6、两则材料写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材料一是人物通讯属记叙文范畴,写得生动具体,富有感情;材料二是议论文,人物事件只是证明“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获得的好坏”这个观点,因而写得概括,四句话就囊括了材料一的全部内容。 2启示:同一个材料,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前者需要借助描写等手段,追求生动诉诸情感,这样材料就成为典型生动的事例;后者需要简缩。必须言简意明证明观点,这样材料就变成了论证有力的例证。材料由事例转化为例证,要言不烦、言简意明是关键。 3转化:事例向例证转化的基本要领是:一拎取必要信息,二转述新鲜信息,三指向中心论点。从从黑帮老大到五星级义工到过程与获得,同一个事件由整整一篇文

7、章压缩成四行字,作者简括了徐立新当黑帮老大和当义工的两种不同生活状况,并拎取了这两种生活抒发带来的感受。由于这则新闻材料对读者来说都是新鲜的,所以作者作了完整的转述。转述时读者知道的事要少说甚至不说,读者不知道的或者不清楚的事要说透、说明白。更重要的是指向中心论点,作者转述时特意把徐立新的两段人生经历以及内心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入黑帮,当老大,他获得前呼后拥的生活,可伴随而来的是内心的恐慌、灵魂的谴责。”“积极参与义工活动时,他发现良心得到安定,美好的生活又向他招手了他获得不曾有过的宁静与光荣。”这种对比非常明确地说明有什么样的过程就有什么样的获得,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获得的好坏。转述的重

8、点不在“述”上而在“转”上。即“转”向观点。 再看教材中例文一和例文二,从窗到窗的启示,窗的故事在窗的启示中变成了例证,事例经过作者压缩后由全篇文章的主体变成了起引发作用的材料,言简意赅,指向明了。 二、难点突破:事例如何向例证转化1事例转化成例证的第一步是“引述”。(如何出炉材料,形成论据) 看似简单的“引”,操作起来也不太容易。有的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之类的话,让人莫名其妙;也有的文章根本无视材料的存在,不引述材料,另起炉灶;也有的文章不动一字,照搬照抄原材料,这些都不符合写作要求。“引述”不等于复述,有选择讲技巧有用处才叫“引”。办法有两个: 一个是“一言以蔽之”。即抓住材料的

9、核心内容简要叙述,突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如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联系生活实际的议论文。有一篇题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高考优秀作文,这样起笔: 在寓言诗鸟的评说中,麻雀、燕子、黄鹂、百灵等鸟,它们唇枪舌剑,互相攻击、诋毁,都自以为指出了对方的所谓“缺点”。读罢寓言诗,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生动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 这篇文章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材料的主要内容,一下子就透过字面,领悟了其中蕴含的深意,提出了如何正确“看人”的问题。 另一种方法是摘录原材料中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

10、大致是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过多地引述原材料。如以课本例文二为材料,论证“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这一论点,材料可以这样转化: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使我陷入了沉思。是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人生,那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烦恼,正如那花下面的尖刺。但有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对花来说,刺是它的保护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对人来说,困难是人生的老师,苦去才会甘来。 这段转述就是选取了“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句让作者感触最深的话,由此及彼,提出了自己的论点,简洁精练。 2事例转化成例证的第二步是“评析”。(论证) 叙述完事例后要略加分析,不能以例代议。评析时,可使用以下

11、方法: (1)点睛法。对道理明显,易于理解的事例可以一步到位,点明要旨。李景阳的论“雅而不高”:超市自选算是雅,虽明示不许品尝偏下手抓则不高;封闭式空调车是为雅,其内散播尼古丁或摆臭脚则不高;公寓楼单元房亦为雅,以大杂院之习在公共楼道里大吼大叫则不高;出行乘自家轿车简直是大雅,一路车笛长啸则实在不高。此类雅高分离的实质是:物质硬件上去了,精神软件跟不上。 先举4个事例,最后一句点明本质。 (2)反推法。就是从事例结果的反面假设一种结果,引申一下,从而论证观点。例如要论证“取长补短”的论点,举了歌德与席勒的例子:歌德与席勒的友情是足以照彻欧洲文学史半边天空的传奇。年长成熟的歌德给了席勒安定的呵护

12、,而年轻激越的席勒给了歌德新的创作热情,于是浮士德跃出水面,它的光焰穿过历史的黑暗点亮了今天的天空。倘若没有魏玛城中的相遇、相知,歌德也许仍限于琐碎的政务中,而席勒也许已在困窘的生活面前湮没无闻。无法想象,没有他们,19世纪的文化星空将会黯淡到何种地步。更无法想象,他们若是走上互相牵绊的歧途,历史又会是如何面目的篇章。通过对论据的引申,突出歌德与席勒取长补短品质,论点得到证明。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若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就从正面来假设,以此增加说服力。 (3)评析法。就是剖析事实材料所寓含的意义,说明事例证明的道理,并归结到论点上去。例

13、如,为论证“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关系,有位同学写道:一个身患白血病瘫在床上的少年竟然要参加高考!因为他有着对自己梦想的执著,他不愿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希望,放弃自己的理想,因此即使是重病缠身,即使是手脚不便,他也要追寻那个梦想。一个穷困潦倒的打工仔在身无分文时也不流下一滴眼泪,而在别人把他当成乞丐,施舍他一元钱的时候,他竟然号啕大哭并用尽全身力量把“得来的钱”扔向远方!这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宁肯饿死、冻死也不愿得到别人的施舍,得到别人的同情。他要活着,不仅仅是活着,是有尊严的活着。正是由于自身的性格、信念、自尊等是许许多多出人意料的事却又都在情理之中。通过例子解说,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

14、务了。 (4)对比法。就是把事例中包含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对比起来分析,从对比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例如李景阳的论“雅而不高”:要解决“雅而不高”的问题,就得从增强文化底蕴入手。有了底蕴,不着意为雅而自雅;缺乏底蕴,虽作态千般仍显得俗。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讥笑那些以饮酒看花、吟诗作赋为能事的矫揉造作之徒日“雅得太俗”;推行白话文的胡适使劲地就俗,所作打油诗、宝塔诗之类仍是“俗中大雅”。想俗都俗不下去,仍止不住雅气四溢,这该说是“超高”之雅。 这段文章的观点是要“增强文化底蕴”,先举一个反例,后举一个正例,前者“雅得太俗”,后者“想俗都俗不下去”。这样经过对例子对比分析,深入挖掘事例中隐

15、含的道理,揭示事例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例子和论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起到为论点服务的目的。 3事例转化成例证的第三步是“说透”。(论证) 就是把材料所包含的信息说透彻,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如“材料二”在论证“过程与获得”的辩证关系时,没有像一般同学那样,证明好“过程”决定积极“获得”时举一例,消极“过程”决定消极“获得”时又举一例,而是只举一例,然后紧扣这例子进行细致的辨析:把徐立新的人生经历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入黑帮”,“获得”的是“恐慌”“谴责”,第二个过程是“做义工”,获得的是“宁静与光荣”。然后以“假如”领起,通过假设没有“过程”的后果,强调“过程”的重要性,紧接着在顺势得出“过程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获得的好坏”的结论时,又用“而过程的对与错又需要心灵的发现”回扣前文。尽管只用一例,但作者分析时“一分为二”,又用假设推理,从而析理就比较透彻。 又如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感时花溅泪有这么一例: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前期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