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概况PPT介绍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0.41MB
约87页
文档ID:133129928
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概况PPT介绍_第1页
1/87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上海中心大厦项目 概况概况 开工时间 2008年11月29日 竣工时间 2014年 占地面积 3 036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57 4058万平方米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 41 0139万平方米 建筑总高度 632米 建筑层数 地下结构5层 地上部分包括121层塔楼和7层 东西裙房 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外框架结构 用钢量 约10万吨 建筑造价 148亿元 建筑 结构设计单位 M Arthur Gensler Jr 说明 说明 1 1 主楼核心筒施工 主楼核心筒施工118FL118FL 121FL121FL 546 80m 546 80m 556 50m556 50m 2 2 1 1 泵管在核心筒混凝土墙泵管在核心筒混凝土墙 体施工至体施工至118F118F后拆除 后拆除 说明 说明 1 1 主楼核心筒施工 主楼核心筒施工121FL121FL 皇冠顶部 皇冠顶部 556 50m 556 50m 632 00m 632 00m 2 2 2 2 泵管在核心筒混凝土泵管在核心筒混凝土 墙体施工至墙体施工至121FL121FL后拆除 后拆除 二 二 28m28m布料机布料机二 二 28m28m布料机布料机 主楼核心筒混凝土浇捣主楼核心筒混凝土浇捣 采用采用2 2台台28m28m布料机浇捣 布料机浇捣 十一 跳爬式液压顶升钢平台脚手模板体系十一 跳爬式液压顶升钢平台脚手模板体系 一 顶升钢平台结构概况一 顶升钢平台结构概况一 顶升钢平台结构概况一 顶升钢平台结构概况 跳爬式液压顶升钢平台脚手模板体系由钢平台系统 内 外挂跳爬式液压顶升钢平台脚手模板体系由钢平台系统 内 外挂 脚手系统 支撑系统 液压动力及电气控制系统和大模板系统共五脚手系统 支撑系统 液压动力及电气控制系统和大模板系统共五 部分组成 通过钢梁组成的钢平台与挂脚手架连接 形成一个全封部分组成 通过钢梁组成的钢平台与挂脚手架连接 形成一个全封 闭的施工操作环境 利用钢牛腿搁置在核心筒墙体上 油缸顶升 闭的施工操作环境 利用钢牛腿搁置在核心筒墙体上 油缸顶升 带动整体钢平台完成体系的爬升 当核心筒施工至带动整体钢平台完成体系的爬升 当核心筒施工至12FL 56 80m 时液压顶升钢平台脚手模板体系进行首次安装 时液压顶升钢平台脚手模板体系进行首次安装 二 核心筒标准层爬升流程二 核心筒标准层爬升流程二 核心筒标准层爬升流程二 核心筒标准层爬升流程 1 1 跳爬式液压顶升钢平台模板体系在初始状态时 平台系统位于刚浇筑完成的核心 跳爬式液压顶升钢平台模板体系在初始状态时 平台系统位于刚浇筑完成的核心 筒混凝土顶面以上一层多高 此时混凝土处于养护阶段 准备绑扎核心筒上层钢筋 筒混凝土顶面以上一层多高 此时混凝土处于养护阶段 准备绑扎核心筒上层钢筋 2 2 在钢平台和脚手架上绑扎钢筋 拆除大模板 并将大模板固定于悬挂脚手 在钢平台和脚手架上绑扎钢筋 拆除大模板 并将大模板固定于悬挂脚手 架和外架支撑系统上 利用小油缸回缩将外构架支撑牛腿退出墙面 钢平台架和外架支撑系统上 利用小油缸回缩将外构架支撑牛腿退出墙面 钢平台 体系准备顶升 体系准备顶升 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 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 3 3 以核心筒墙体上的内架支撑系统为支承 启动液压油缸 顶升整体钢平台半 以核心筒墙体上的内架支撑系统为支承 启动液压油缸 顶升整体钢平台半 层 大模板随钢平台同步提升层 大模板随钢平台同步提升 到位后再次利用小油缸顶升将外架支撑牛腿搁置到位后再次利用小油缸顶升将外架支撑牛腿搁置 在核心筒墙体上 进行受力转换在核心筒墙体上 进行受力转换 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 4 4 液压油缸回提 带动内架系统同步提升半层 利用小油缸顶升将内架系统 液压油缸回提 带动内架系统同步提升半层 利用小油缸顶升将内架系统 牛腿搁置在核心筒墙体上 进行受力转换 牛腿搁置在核心筒墙体上 进行受力转换 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 5 5 以核心筒墙体上的内架支撑系统为支承 启动液压油缸 顶升整体钢平台 以核心筒墙体上的内架支撑系统为支承 启动液压油缸 顶升整体钢平台 半层 大模板随钢平台同步提升半层 大模板随钢平台同步提升 到位后利用小油缸顶升将外构架支撑牛腿搁到位后利用小油缸顶升将外构架支撑牛腿搁 置在核心筒墙体上 进行受力转换 置在核心筒墙体上 进行受力转换 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 6 6 液压油缸回提 带动内架系统同步提升半层 利用小油缸顶升将内构架牛 液压油缸回提 带动内架系统同步提升半层 利用小油缸顶升将内构架牛 腿搁置在核心筒墙体上 进行受力转换 腿搁置在核心筒墙体上 进行受力转换 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一 核心筒施工 7 7 安装大模板 紧固对拉螺栓 浇筑混凝土 将上层核心筒钢筋吊至钢平台 安装大模板 紧固对拉螺栓 浇筑混凝土 将上层核心筒钢筋吊至钢平台 顶部 准备绑扎钢筋顶部 准备绑扎钢筋 进入下一个非伸臂桁架层施工循环 进入下一个非伸臂桁架层施工循环 BIM相关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中设计的 应用 陈继良 张东升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 从上海中心大厦设计中应用BIM三维辅助设计 出发 分析BIM在复杂设计中所起到的重要 作用 强调信息流通的重要性 以及目前 BIM所存在的优缺点 指出BIM会带来行业 标准的转变 BIM的实质就是在计算机中虚拟建造建筑 计算机的架构 决定了设计思维的数字化过程 所以在计算机中的任何阶 段进行设计都是BIM的建构过程 只是每个阶段的侧重点 不同而已 BIM架构的重点是信息 信息在各个阶段的自 由流动是BIM的核心 在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中 涉及和应用的B IM相关技术很 多 BIM在不同阶段解决了设计中的不同需求 也就是说 在不同阶段应当采用适当的BIM软件 更加有助于设计 而不同软件技术间信息的衔接尤为重要 1 上海中心大厦概况 基地两侧分别是402 5m的金茂大厦和 492m的环球金融中心 这3座大楼将构成 浦东新区新的天际线 上海中心大厦在方案及初步设计和施工 图设计两阶段都使用了BIM设计手段 2 上海中心大厦BIM建构 上海中心大厦设计初期 为了塑造一个自由形体的塔 选择合适的三维软件非常重要 从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建 筑设计软件来看 Autocad主要用来绘制二维图形 3DSMAX Maya则被用来绘制效果图和建筑动画 而大 多数建筑师喜欢的Sketchup建模软件在处理自由曲面时功 能相对较弱 我们最终选择了工业领域的Rhinoceros来完 成对自由曲面的构建 而在设计的推敲过程中结合 Grasshopper来控制形体的变化 亦即参数化 从而得到 建筑师满意的空间形态 同时 通过Rhinoceros Scripts 来快速生成表皮 从中不难看出 设计渐渐从前台桌面操 作逐渐转向后台的编程写作 这也将是一个设计思维的转 变 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 B I M的重点在于建筑 结构 机 电等各专业间的协调 目前基于B I M平台的三维软件很 多 包括A u t o d e s k公司的R e v i t软件系列 G r a p h i S o f t公司的ArchiCAD 以及Gehry Technologies公 司的Digital Project等 我们最终选择操作简便 相对完整 的Revit Architecture Structure MEP这一BIM平台 通 过向模型中添加建筑相关信息 如构造 材料 尺寸等构 筑了比较完整的信息模型 实现了施工深化的三维模型重 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几个问题 首先 目前的国 内施工图审查标准还是二维的 因此BIM并不能用于最终 的施工依据 还必须将三维模型转化为二维图纸 所以承 担施工图设计任务主要还是以二维设计绘图为主 其次 在短时间内要求参与该项工程的几十个建筑师学会并应 用Revit来构建模型 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只能特 别组建BIM小组来配合完成施工图设计 再次 对于几十万平方米的超高层建筑来说 一个完整 的建筑模型的信息量会非常大 不利于 计算机操作 因此 根据建筑的分区特征将建筑 拆分成11个部分 每个部分又分成建筑 结构 机电3部分 依靠外部链接保持彼此间的联系 也 就是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BIM在上海中心大 厦中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 BIM相关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中施工的 应用 2013年4月10日 备受瞩目的上海中心大厦 高度已破500米 超过金茂大厦 上海中心 在施工工艺 绿色节能 楼宇管理等方面 都借助的BIM的帮助 双层幕墙结构的上海中心每一层140多块各有编号的玻 璃幕墙无一相同 按传统施工法 就算现场有再多的人 也无法完成如此高精度的安装 可如今 现代鲁班 出马 一层楼16个工人就能搞定 原来 上海中心采用了世界领 先的BIM 建筑模型信息化 技术 10多年前我们建造当时 第一高度 的金茂大厦时 所 有构件必须先工厂内拼装完成 再拆卸运至现场拼装 如 今有了BIM技术 纵然幕墙玻璃块块不同 都可事先在电 脑中精准计算 三维演示 每块构件到了现场按先后顺序 一气呵成 总承包上海建工集团总裁杭迎伟介绍 因为 有了超高层BIM这项 一招鲜 技术 慕名而来的邀约工程 源源不断 在经济形势整体严峻的2012年 上海建工集团 实现了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连续第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建筑业产值首次跃上了千亿级平台 建金茂大厦时 为了一张能够揭示各类管道走 向与位置的三维图纸 上海建工的设计师要画上 几十张施工图 才能模拟出实景 几年前 上海 建工投入数百万元 研究BIM技术 现代鲁班 已 不满足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施工方法 而应是掌 握BIM 远程监控 虚拟施工等现代信息技术 瞄准绿色建造技术前沿和市场要求的智力型 鲁班 形象 今年 上海建工将成立工程研究总院 系统研究和构建引领施工技术的创新体系 杭迎 伟说 多年来 上海建工给人的印象是 会盖楼 可 如今的上海建工 早已不是单一的土木工匠 在 上海中心 上海建工以工程总承包的形式 参与 到所有深化设计 专业施工和机电设备采购等领 域 总合同额近百亿元 去年 上海建工在基础 设施建设领域大手笔投资 昆山中环线快速化改 造工程成为首个超百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目前上海建工集团在长三角区域投资建设的基础 设施达9项 合同投资规模近190亿元 现代鲁班 创新商业模式 变身总承包商 总集成商 单个企业拥有的资源有限 通过战略合作 可使企业更好 地利用外部资源 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认为 一个 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创新商业模式会带来资本 人才 管 理经验等资源的集聚 近年来 上海建工集团先后与产业链上下游的10多家 企业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结合 走出去 工 程 扩大 产业集群 的拉动效应 比如 作为加纳 赞比 亚5万人体育场项目的总承包商 总集成商 不仅带去了 原创设计方案 还使中国的设计与施工标准落户加纳 赞 比亚 项目中九成建材与设备由国内企业招标供应 运送 了近千个集装箱的国内优质建材与设备至当地 使国内的 建材 设备等一同出了国门 近几年 BIM理念在建筑行业内不断 地被认知和认可 BIM技术得到了国内 建筑领域及业界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和 支持 其作用也在建筑领域内日益显 现 作为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中至关重 要的施工阶段 BIM的运用将为施工企 业的生产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 如何 把BIM技术应用到施工企业 也是当前 建筑行业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目前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同仁而言 BIM的作 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碰撞检查 减少返工 优化管线排布方案 2 虚拟施工 有效协同 三维可视化功能再 加上时间维度 可以进行虚拟施工 施工 方 监理方 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 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 指掌 3 三维渲染 宣传展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