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3029097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2.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下列表述与“和谐”思想无关的是A.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

2、.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C.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D.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和谐,故AC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法家思想,体现不出和谐思想,故B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点睛】本题是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定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3.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

3、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A. 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B. 行君主专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C. 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D. 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答案】B【解析】【详解】“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 故选B。 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排除A;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排除C;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D。4.汉代画像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5下图所示。这表明汉代A. 外儒内法得到推行B. 儒家学说影响广泛C. 仁政观念深

4、入人心D. 儒家思想的官方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画像砖“长袖乐舞”此为礼乐制度的展示;“讲学传经”是儒学传播;“养老图”是儒学尊老爱老思想的体现,故选项B符合题意;法家思想强调严刑酷法,材料中无法体现,A选项排除;仁政是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材料中无法体现,C选项排除;画像砖展示的是民间情景而非官方,D选项排除。5.在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中,“天”曾经历了由“神”到“理”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A. 自然科学的发展B. 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C. 佛道思想的冲击与融合D. 封建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的发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儒家思想出现由“神”到“理

5、”的转变主要是因为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从唐代开始,儒家思想家们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到宋代形成了理学体系,完成了儒家思想由“神”到“理”的转变,所以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佛道思想的冲击与融合,与自然科学、中央集权政治和封建经济的发展无关,故排除A、B、D项,故选C。6.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A. 知行合一B. 本心即天理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 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答案】D【解析】【详解】“慎思明辨,格物致知”强调要通过每日接触、了解事物,多思考,才能

6、把握理而有所得,故强调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故D项正确;AB两项是心学的内容,C项是明朝李贽的思想,故排除ABC三项。7.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在理论体系建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A. 借鉴外来思想,为我所用B. 继承先秦思想,亦步亦趋C 吸收其他思想,糅合改造D. 历经多人探索,前后相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程朱理学,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汉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两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故AD两项

7、的表述均与题目中“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特点不符,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的特点不符,故排除;故选C。考点:宋明理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8.黄宗羲在明儒学家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C.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崇实致用D.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一统【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

8、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的思想,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项。9.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说明他们A. 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B. 没有辩证看待孔子的历史作用C. 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D. 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夫学贵得之心,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可得出王阳明和李贽两人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

9、标准,倡导个性自由,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否定孔子的历史地位,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体现“顺势而变”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D。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被称为“水手之友”的是A. 指南针B. 印刷术C. 造纸术D. 火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水手之友”可知此项发明用于航海,且属于必备设备,根据所学可知指南针在航海中广泛使用,选项A正确;印刷术、造纸术、火药在航海方面用处有限,因此选项B、C、D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水手之友”的准确解读。11.宣和书谱中说孙过庭的书法:“得名翰墨,间作草

10、书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以下书法作品中与此描述风格类似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间作草书咄咄逼羲献”可知孙过庭书法有些属于草书,在四幅图中,选项A是楷书;选项B是行书;选项C是草书;选项D是隶书,因此选项C正确,选A、B、D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对隶、草、行、楷四种书法的基本写法有一定了解。12.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在京剧形成过程中,主要融合的两大剧种是A. 昆曲和徽剧B. 徽剧和越剧C. 徽剧和汉剧D. 昆曲和汉剧【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

11、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本题应选C项。13.诗经氓描写了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买丝,借机搭识。可是两人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这反映了诗经的创作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现实主义C. 现代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这首诗描写了这个女子与人恋爱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经历,同时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在创作手法上属于现实主义风格,选项B正确;诗经是古典文学,但起写作风格不是古典主义,选项A排除;现代主义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诗经时代不符,选项C排除;人文主义不属于写作风格,排除选项D。14.20世纪30年

12、代,“三大发明”的提法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选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这反映了当时A. 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B. 提升中华民族信心的需要C. 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深入D. 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看出,到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说法逐渐推广和扩大。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不断增“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说法逐渐推广是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故排除A;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与政府加强思想制无关,排除D。15.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

13、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他强调中国画A. 追求神韵与意趣B. 与诗、书相融C. 与书法同生共发展D. 体现文学之美【答案】A【解析】中国画注重神韵意趣,“以气韵胜”这是这种特点的反映,故A正确;B中诗歌材料没有体现;C中共同发展,不符合事实;D中文学之美不符合绘画特点。1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 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B. 中国传统文化

14、的束缚和影响C.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D.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清时期尽管已经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但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所以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洞见了专制制度的弊端,却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来替代,故选C。A项和B项均非根源性因素,排除;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了,但进步思想家们还是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潮理解,解题的关键是透过历史现象看到本质,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各个选项。17.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15、”,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A. 主张全面学习西学B. 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C. 力主固守华夏传统D. 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各国文化,在当时具有先进性。但是他同时也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中国“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他依然坚守封建制度和天朝上国思想,所以他的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不是主张全面学习西学,排除;C项,“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不是固守华夏传统,排除;D项,康有为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不是魏源,排除。18.“冲击一反应”理论认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受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冲击,中国A. 洋务思想大行其道B. 维新变法思想成熟C. 民主共和思想日盛D. 儒家思想退出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