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标准解读

3****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71MB
约60页
文档ID:13238850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标准解读_第1页
1/60

GB18218 GB36894 GB T37243 GB18265标准解读 2019年6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2018 GB18218 2000 GB18218 2009 GB18218 2018 以名单方式给出142种辨识的危险物质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两种 生产场所和贮存区分别给出不同临界量 标准名称变化 适用范围增加采矿业中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和储存活动 以名单方式给出78种辨识的危险化学品 并按危险性类别给出辨识的危险化学品 取消生产场所和贮存区临界量区别 500米内按一个整体进行辨识 取消了原重大危险源单元边缘距离小于500m划分的要求 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重大危险源 修改了辨识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类别分类方法 增加对混合物的辨识 增加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的确定方式 增加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 使用 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 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军事设施 采矿业 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 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一 范围 二 单元划分 1 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具体见表1和表2 危险化学品的纯物质及其混合物按GB30000系列标准的规定进行分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重大危险源 2 单元的划分 重大危险源按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分别辨识 不再按照边缘距离500m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辨识 生产单元划分 1 对于生产装置 首先应根据具有明显防火间距和相对独立的功能的原则划分单元 单元间有切断阀的 应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单元 单元间如无切断阀的 按一个生产单元进行划分 对于生产装置内的中间储罐 原则上与生产装置一起进行辨识 生产单元划分 2 对于一个生产厂房内有多套生产设施的 应按照一个单元进行辨识 一个生产厂房内的中间仓库和厂房整体进行单元辨识 3 罐式集装箱 汽车槽车 火车槽车等可移动设备如作为固定设施进行管理的 应与固定设施一体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1 独立设置的仓库内有多层库房或多个防火分区的 应按照一个单元进行辨识 2 危险化学品罐区应按储罐区整体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辨识 储罐区未集中布置的 则应分别划分单元进行辨识 储存单元划分 三 临界量的确定1 表1中列入的危险化学品 按标准中表1的临界量进行辨识 2 表1中未列入的危险化学品 按标准中表2的临界量进行辨识 3 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 应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节选 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四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生产单元 储存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 表2规定的临界量 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 生产单元 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时 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 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 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b 生产单元 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 按式 1 计算 若满足式 1 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S q1 Q1 q2 Q2 qn Qn 1式中 S 辨识指标 q1 q2 qn 每种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在量 单位为吨 t Q1 Q2 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 单位为吨 t 生产单元或储存单元的一个设备或设施内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化学品应按其设计最大量进行辨识 储存多种危险化学品的库房 应按照其设计最大量进行辨识 四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该分级方法与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 中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一致 五 重大危险源的分级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 GB36894 2018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GB T37243 2019 一 出台背景 1 制定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必要性 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 国际上通常通过确定可接受风险标准的方式来控制危险源与防护目标的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确保防护目标增加的风险在可接受风险标准范围之内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包括 英国 荷兰 新加坡 加拿大 美国的部分州及香港地区等 2 国内现有基础 国内在本标准出台之前也从不同角度对风险基准进行了广泛应用 典型的包括化工园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 安委办 2012 37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 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 试行 安全监管总局公告 2014年第13号 3 目的 为落实国务院591号令有关要求 妥善解决新建危化品企业选址 高风险企业搬迁以及现有企业出现的危化品生产 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明确的问题 出台了本标准 本项标准是在比较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 综合考虑我国危化装置危险特性与监管现状 在近年开展的专题研究和大量试点验证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 大致时间节点可分为课题研究 13号公告实施 国标起草三个阶段 二 起草过程 2010年8月 总局三司组织中国安科院等3家单位开展了 危险化学品生产 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专题研究 2014年5月7日 以 危险化学品生产 储存装置个人风险基准和社会风险基准 试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14年第13号 的形式予以公布 2014年12月23日 2016年7月4日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分别下达了两项标准的制定计划 标准在研究 起草过程中 征求了国内多名院士 香港环境保护署有关负责人 新加坡相关政策起草人的意见 2017年7月27日 通过总局网站 化学品协会网站将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风险基准 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17年10月28日标准 送审稿 通过化学品安全分标委组织标准审查会 并修改后形成标准 报批稿 2018年11月19日 风险基准 正式发布 2019年3月1日实施 2019年2月25日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 正式发布 2019年6月1日实施 三 基于13号公告的改进 1 删除了原公告中的危险指数法原危险指数法适用于不涉及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的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 储存装置 针对这类事故场景的安全距离在现行的标准规范从防火间距的角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并通过验算和近年来事故的验证 可以达到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的目的 因此从实际出发 避免与现行标准规范出现不必要的交叉和冲突 删除了原13号公告中第三种方法 危险指数法 执行现行国家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有关消防防火间距 安全距离的要求 2 防护目标分类更加具体进一步考虑到不同类型防护目标处人员的脆弱性和易疏散程度 并重点结合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 和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 使防护目标分类更加具体 符合我国土地利用实际 3 社会风险基准更加明确 对横坐标超出1000人的部分的风险可接受程度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原13号公告社会风险基准 新国标社会风险基准 四 标准主要内容 1 标准适用范围 2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流程 3 事故后果法 4 定量风险评价法 5 个人风险基准 1 标准适用范围 外部安全距离确定方法标准 适用于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不适用于民爆行业生产 流通企业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储存仓库 汽车加油加气站 油气输送管道 城镇燃气 港区内以及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 风险基准 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选址和周边土地使用规划时的风险判定 2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流程 可接受风险标准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危险阈值 3 事故后果法 事故后果法是以爆炸事故后果模型为基础 根据装置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爆炸事故情景 计算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方法 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最严重事故情景 计算事故后果 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4 定量风险评价法 定量风险评价法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 储存装置发生事故频率和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 以可接受风险标准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方法 计算步骤如下 a 收集资料数据 b 确定评估单元 c 危险识别和泄漏场景辨识 d 分析事故概率 e 分析事故后果 f 定量风险计算 g 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防护目标按设施或场所实际使用的主要性质 分为高敏感防护目标 重要防护目标 一般防护目标 防护目标分类 5 个人风险基准 注 参照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 我国最低年龄段的平均人口死亡率为10至19岁的3 64E 04 个人风险基准值 个人风险基准 最低年龄段平均死亡率 风险控制系数 我国最低年龄段平均死亡率 将我国最低年龄段平均死亡率与不同防护目标对应的风险控制系数相乘得到我国的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如下 新建装置与国外对比 新建装置与国外对比对于 一般防护目标 部分略宽松于英国 荷兰等国 严于我国香港地区 加拿大等 对于 高敏感场所 重要目标 与英国一致 严于其他所有国家或地区 在役装置与国外对比对于在役装置 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做法 只有荷兰和巴西在役装置的个人风险标准比新建装置要求低 相差一个数量级 我国对在役装置的要求略低于发达国家 但我们制订的标准要求现有企业一旦进行改建和扩建 则其要整体执行新建装置的风险标准 避免老企业盲目发展引发新的安全距离不足问题 某企业个人风险等值线 借鉴国际现有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的有关做法 确定中国社会风险标准值如下 6 社会风险基准 与国外对比将我国的社会风险标准与其他国家 地区 相比较 可看出我国的社会风险标准比荷兰的要求低 但比英国的要求高 本标准解决的是 危险化学品装置给周边社会公众造成的风险是否可接受 的问题 是基于普通社会公众设置的风险可接受系数 而不可做为依据判断园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间造成的风险是否可接受 所以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工园区内的危化企业布局 铁路线路 公路道路应根据其特点考虑其在事故状态下人员是否容易撤离进行划定其是否属于重要防护目标 当企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法时 应将企业内所有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定量风险评估 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五 重要释义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GB18265 2019 标准的主要变化 修改了标准名称 由原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改为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修改了原标准范围 引用标准 定义 删除了原标准中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 废弃物处理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要求 附录A具体给出了本标准与GB18265 2000主要内容对比的变化情况 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的危险化学品仓库 危险化学品商店的选址 建设 安全设施的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汽车加油加气站 石油库 无实物陈列营业场所的危险化学品商店及网上销售的危险化学品商店 二 危险化学品仓库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对危险化学品仓库的规划选址 建设要求 安全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47 4 1规划选址 4 1 2危险化学品仓库应符合GB50016仓库的防火间距要求 危险化学品仓库与铁路安全防护距离 与公路 广播电视设施 石油天然气管道 电力设施距离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4 1 3爆炸物库房 与防护目标应至少保持1000m 事故后果法计算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4 1 4涉及有毒气体 易燃气体且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库房 定量风险评价法计算外部安全防护距离 4 2建设要求 4 2 1危险化学品仓库 不含爆炸物库房 建设应符合GB500164 2 2爆炸物库房建设应符合GB50089民用爆炸物品工程设计安全标准 或GB50161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4 2建设要求 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