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2354540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助读 识记 探究 整合学案:第六单元 游沙湖 苦斋记.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游 沙 湖一、相关背景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一个虚衔,无权过问公事),安置在本州居住。次年二月,他到达黄州,一直住到元丰七年才离去。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因治病求医,在庞安常家住了几天,病好以后,又和他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就是这时写的。二、内容提要本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无拘无束的行文方式,通过描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处奇景兰溪水向西流,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一、一词多义1相因往相田(游沙湖)动词,观察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副词,互相2疾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游沙湖) 名词,病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动词,

2、痛心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张衡传) 动词,痛恨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 形容词,强,猛烈3是是日剧饮而归(游沙湖) 代词,这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形容词,正确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二、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君看流水尚能西 西:向西去(2)名词作状语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西:向西2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善:擅长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为”为判断词)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遂往求疗(“遂”前省略主语“予”)1语言朴素、自然、清淡从艺术上看,作者以极其朴素、自然、

3、清淡的语言写出了非常丰富复杂的感情,并且有层次地表现了感情的发展变化由寓慨于谐,发展到开朗、积极、乐观,由萧疏简淡的叙述到朗声高唱,思想感情的抒发越来越浓烈,读时令人情不自禁地也要伴随作者歌唱起来。2用笔经济全文只有一百七十二字。写游览所见景物,只简略点出逸少洗笔泉、兰溪水西流。而对兰溪景物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则留到歌词中表现。歌词把静谧幽雅的景色、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精警深刻的人生哲理,浑然无痕地融合起来。在短小的篇幅中,有人物,有事件,有自然景色,有诗情哲理,这一切又似乎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的,充分体现了苏轼随笔小品文的艺术特色。3思想性和哲理性的高度融合作者善于用深邃的眼光观察自然景物

4、,并赋予丰富的想象,把思想性和哲理性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种高度的艺术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苦 斋 记一、作者简介刘基(13111375),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青田(今浙江青田)人。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二、相关背景元至正十二年(1352),浙江龙泉人

5、章溢在帮助元将石抹宜孙镇压农民起义后,在福建匡山隐居,在山上建烟云万顷亭、苍雪亭,坐看云起亭、环中亭。章溢与刘基、宋濂为同乡挚友。在他隐居匡山时,刘基、宋濂都到此造访,并分别写了苦斋记匡山看松庵记。此后亦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探幽寻古,避世修身,留下不少诗篇。三、内容提要本文是书斋主人章溢请刘基写的一篇记。作者围绕苦斋的“苦”字,借景抒情,缘景说理,极其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苦之为乐”和“苦生于乐”的道理,给人以启迪。一、通假字1覆之以茆 通茅,茅草2楛竹之笋 通苦3其槚荼亦苦于常荼 通茶,茶的古体字4燕坐于华堂之上 通宴,安闲5籍柔覆温之躯 通藉,垫6室十有二楹 通又,用在整数与尾数之间二、古今异

6、义1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古义:在此 今义:表承接连词2食之可以清酒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三、一词多义1焉剑溪之水出焉(苦斋记)兼词,于此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代词,它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句末语气词2去山去人稍远(苦斋记)动词,距离尽其肉,乃去(黔之驴)动词,离开我从去年辞帝京(琵琶行)形容词,过去的3修倚修木而啸(苦斋记)形容词,长、高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动词,修建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动词,修理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整饬4乐人莫知其乐也(苦斋记)名词,快乐,乐趣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动词,爱好,喜爱四、词类活用1名词的

7、活用名词作动词野蜂巢其间 巢:筑巢故遂择其窊而室焉 室:筑室名其室曰苦斋 名:命名2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使劳苦 劳:使劳累 饿:使饥饿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利:使有利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也”表判断)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者也”表判断)2状语后置覆之以茆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以茆)覆之” 燕坐于华堂之上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于华堂之上)燕坐” 1角度新颖,引人入胜写一般名山胜水的游记,有雄奇瑰丽之观可以描绘,如“巴陵胜状”之“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泰山奇观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8、,皆足以使人心驰神往。而这里所写的“苦斋”,非有林壑之美、台榭之观、往古之胜迹,可以引人入胜,供人凭吊;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足之所至,无往而非“苦”也。作者巧妙地抓住一个“苦”字,作为贯串全文的脉络,化景为趣,化趣为理,使人从中领略出无穷的佳趣与妙谛。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待艰苦的环境、坎坷的人生,这便是“化趣为理”。本来是极其寻常的景色,一经作者点染,便成奇观,这是“化景为趣”的艺术手段。2叙议有度,情理毕现“记”这种文学样式,往往由两个大的部件构成。前一个部件,或记人,或记事,或记游,以叙事写景为主;后一个部件,或发感慨,或说道理,以抒情议论为主。没有前一部分的事和景,则后

9、一部分的情和理便无所附丽;没有后一部分的情和理,则前一部分的事和景便没有概括成理论,没有概括出主题。所以两者是有机的结合,是统一的整体。苦斋记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颖悟绝人 绝:超过B辄深了人意 了:了解C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临:临近D是日剧饮而归 剧:急促解析:选D D项,“剧”,痛快,畅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善医而聋是日剧饮而归B余以手为口以吾一日长乎尔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因往相田,得疾D遂往求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解析:选D D项,“遂”,均为连词,于是、就。A项,“而”,连词,表转折;连词

10、,表顺承。B项,“以”,介词,用;介词,因为。C项,“相”,动词,辅佐;动词,察看。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译文: (2)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译文: (3)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译文: 参考答案:(1)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字,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2)樵夫的歌声传出树林,就击打着石头随着唱。(3)夫差因为沉溺于酒色而灭亡,而勾践因为卧薪尝胆而兴国,不也像是这样吗?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沧浪亭记宋苏舜钦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

11、舒所怀,不可得也。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

12、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B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C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D形骸既适/则神不

13、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解析:选C 在古文中,“不亦哉(乎)”是典型的反问句式,往往单独成句,表达强烈的情感,故可判定D项不正确。“相”的古义和今义都常作“互相”解释,而且古今通常都运用“与(同、和、跟)相(互相)”句式表达意思,由此可判定A、B两项错误。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省下面的市。B“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七尺或八尺为一“寻”;古代的另一长度单位“仞”与“寻”相当,一“仞”亦相当七尺或八尺。C中国古代使用过多种形制的钱币,但金属钱币使用最多,最广泛。像本文中的“钱四万”中的“钱”即金属钱币。D“仕”本义是做官。与此意义相同的词有“仕宦”“致仕”等。解析:选D “致仕”是辞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