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2353547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浙江化学(卷)答案解析(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2013 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评析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评析 2013 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的命题严格遵守 考试说明 体现 考试说明 的权威 作用和指导作用 全卷试题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知能范围均与 考试说明 吻合 进一步说明 高考备考谁不按 考试说明 安排复习而沉溺于 题海 谁就会 吃亏 受苦 且劳而无 功或劳而少功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B pH 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 DNA 链中有砷 As 元素 该 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 DNA 链中的 P 元素 D CH3CH CH2和 CO2反应生成可降解

2、聚合物 O CHCH2 O C n 该反应符合绿 O CH3 O 色化学的原则 解析 A 选项 氢氧燃料电池要求电极必须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并具一定的催化作 用 同时增大气固的接触面积 提高反应速率 C 选项 As 和 P 同主族 甲基环氧乙烷与二 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聚碳酸酯 原子利用率达到 100 生成的聚碳酸酯易降解生 成无毒无害物质 所以此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B 选项 pH 计可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 的判断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 取样 灼烧 溶解 过滤 萃取 B 用乙醇和浓 H2SO4制备乙烯时 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 氯离子存在

3、时 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 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 将 NH4 2SO4 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 都出现沉淀 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 性 解析 A 选项 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缺少了氧化过程 萃取后还要分液 B 选项 用 乙醇和浓 H2SO4制备乙烯时必须使温度迅速提高至约 170 不可能是水浴加热 水浴加热 温度最高只能达到 100 D 选项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 NH4 2SO4溶液发生盐析 盐析是 可逆过程 不破坏蛋白质的生理活性 加水后又溶解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 CuSO4等重金属 盐溶液变性析出 变性是不可逆过程 蛋白质失去了生理活性 加水不再溶解 C 选项

4、 通常认为是 Cl 替换氧化铝中的 O2 而形成可溶性的氯化物 所以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 Cl 破坏 9 短周期元素 X Y Z W Q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 其中 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 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由 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可推出 X 为 C 因此 Y 为 O Z 为 Si W 为 S Q 为 Cl A 选项 Na 和 S 可形成类似于 Na2O 2 的 Na2S2 Z 与 Y 组成的物 质是 SiO2 SiO2是原子晶体 熔融时不能导电 C 选项 S 得电子能力比 Cl 弱 D 选项 C O 元素都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 1

5、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A 钠与 W 可能形成 Na2W2化合物 B 由 Z 与 Y 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 W 得电子能力比 Q 强 D X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而 Y 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学 海 无 涯 A 按系统命名法 化合物 的名称是 2 3 5 5 四甲基 4 4 二乙基己烷 B 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C 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 均能使 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 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 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解析 A 选项 题给化合物正确的名称为 2 2 4 5 四甲基 3 3 二乙基己烷 B 选项 苯甲酸 的分子式为 C7H6O2 可将分子

6、式变形为 C6H6 CO2 因此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 耗氧气的量相等 C 选项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1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电解槽内装有 KI 及淀粉溶液 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 在一定 的电压下通电 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 一段时间后 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 3I2 6OH IO 3 5I 3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2H2O 2e H 2 2OH B 电解结束时 右侧溶液中含有 IO3 C 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KI 3H2O KIO3 3H2 D 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 膜 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解析 电解的电极反

7、应为 阳极 2I 2e I 2 左侧溶液变蓝色 3I2 6OH IO 3 5I 3H 2O 一段时间后 蓝色变浅 阴离子交换膜 向右侧移动 阴极 2H2O 2e H 2 2OH 右侧放出氢气 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 电极反应为 阳极 2I 2e I 2 多余 K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至阴极 阴极 2H2O 2e H 2 2OH 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 12 25 时 用浓度为 0 1000 mol L 的 NaOH 溶液滴定 20 00 mL 浓度均为 0 1000 mol L 的 三种酸 HX HY HZ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温度下 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

8、电能力顺序 HZ HY HX B 根据滴定曲线 可得 Ka HY 10 5 C 将上述 HX 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用 NaOH 溶液滴定至 HX 恰好完全反应时 c X c Y c OH c H D HY 与 HZ 混合 达到平衡时 c H c Z c OH 解析 浓度均为 0 1000 mol L 的三种酸 HX HY HZ 根据滴定曲线 0 点三种酸的 pH 可 得到 HZ 是强酸 HY 和 HX 是弱酸 但酸性 HY HX 因此 同温同浓度时 三种酸的导电 OH OH OH Ka HY c HY c Y 学 海 无 涯 性 HZ HY HX B 选项 当 NaOH 溶液滴加到 10

9、mL 时 溶液中 c HY c Y 即 K a HY c H 10 pH 10 5 C 选项 用 NaOH 溶液滴定至 HX 恰好完全反应时 HY 早被完全中和 所得溶液是 NaY 和 NaX 混合溶液 但因酸性 HY HX 即 X 的水解程度大于 Y 溶液中 c Y c X D 选项 HY 与 HZ 混合 溶液的电荷守恒式为 c H c Y c Z c OH 又根据 HY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HY 即有 c Y 所以达平衡后 c H c Z c OH 13 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 钠 镁 钙 铁 的复合剂 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 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 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 控制溶

10、液 pH 4 时 Fe OH 3沉淀完全 Ca2 Mg2 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根据现象 1 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 Na B 根据现象 2 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C 根据现象 3 和 4 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 Ca2 但没有 Mg2 D 根据现象 5 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 Fe2 解析 A 选项 因加入了 NaOH aq 和 Na2CO3 aq 在滤液中引入了 Na 不能根据滤液焰 色反应的黄色火焰判断试液是否含 Na B 选项 试液是葡萄糖酸盐溶液 其中一定含葡萄 糖酸根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葡萄糖酸根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 选项 溶液加入 H2O2 后再滴加 KS

11、CN aq 显血红色 不能证明葡萄糖酸盐试液中是否含 Fe2 正确的方法是 在溶 液中滴加 KSCN aq 不显血红色 再滴入滴加 H2O2显血红色 证明溶液中只含 Fe2 若此前 各步均没有遇到氧化剂 则可说明葡萄糖酸盐试液中只含 Fe2 C 选项 根据 控制溶液 pH 4 时 Fe OH 3沉淀完全 Ca2 Mg2 不沉淀 信息 在过滤除去 Fe OH 3的滤液中分别加入 NH3 H2O aq 和 Na2CO3 aq 加入 NH3 H2O aq 不产生沉淀说明滤液中不含 Mg2 加入 Na2CO3 aq 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滤液中含 Ca2 ks5u 26 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

12、种可产生 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 6 00 g 甲加热 至完全分解 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6 72 LH2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 反应也能产生 H2 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 该白色沉淀可溶于 NaOH 溶液 化合物乙 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 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 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1 25 g L 请 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的化学式是 乙的电子式是 c H c Y c HY Ka HY c HY c H Ka HY c HY c H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试液 NaOH aq Na2CO3 aq 滤液 沉淀物 焰色反应 观察到黄色火焰 现象 1 无银镜产生 现象 2 气

13、体 溶液 H 无沉淀 现象 3 白色沉淀 现象 4 血红色 现象5 KSCN aq H2O2 NH3 H2O aq Na2CO3 aq 滤液 沉淀物 调节 pH 4 学 海 无 涯 2 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4 乙在加热条件下与 CuO 反应可生成 Cu 和气体丙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人提出产物 Cu 中可能还含有 Cu2O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已知 Cu2O 2H Cu Cu2 H2O 5 甲与乙之间 填 可能 或 不可能 发生反应产生 H2 判断理由是 解析 单质气体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1 25 g L 丙为 N2 化合物乙分解

14、得到 H2 和 N2 化合物乙为 NH4H NH4H 有 NH4 和 H 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6 00 g 化合物甲分解得到 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 0 3 molH2 而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的质量为 5 4 g 化合物甲与 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溶于 NaOH 溶液 说明该沉淀可能是 Al OH 3 进而可判定化合物 甲为 AlH3 涉及的反应为 a 甲 乙受热分解 2AlH3 2Al 3H2 2NH4H N2 5H2 b 甲与水反应 2AlH3 6H2O 2Al OH 3 6H2 c 2NH4H 5CuO 5Cu N2 5H2O d 化合物甲与乙可能发生的反应 2AlH3 2NH4H 2Al

15、 N2 8H2 化合物甲和乙的组成中都含 1 价 H 1 价 H 还原性很强 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H2 且2Al 3化合价降低6 2NH4H 中8H 1化合价降低8 化合价共降低14 2AlH3中6H 1和2NH 4H 中 2H 化合价升高 8 2NH 4H 中 2N 3 化合价升高 6 化合价共升高 14 NH4H 电子式 第 4 题的实验设计是 1992 年全国高考题的再现 Cu 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可发生自 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Cu2 和 Cu 现有浓硫酸 浓硝酸 稀硫酸 稀硝酸 FeCl3稀溶液及 pH 试纸 而没有其它试剂 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 CuO 经氢气还原所得

16、到的红 色产物中是否含有碱性氧化物 Cu2O 实验方案设计的关键是 Cu2O 溶解而 Cu 不溶解 Cu2O 为碱性氧化物 不能选用具有 强氧化性的试剂 否则 Cu 被氧化为 Cu2 实验方案设计的表述 简述操作步骤 复述实验现象 根据现象作出判断 答案 取少量反应产物 滴加足量稀硫酸 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证明产物 Cu 中含 有 Cu2O 若溶液不变蓝色 证明产物 Cu 中不含 Cu2O 点评 本题要求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其计算进行推理 考查了化学式 电子式 化学方程式 的正确书写 根据题给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 并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判断物质的化学性质 本题完全依据 2013 年 考试说明 样卷对应试题的模式进行命题 28 某课题组以苯为主要原料 采取以下路线合成利胆药 柳胺酚 回答下列问题 柳胺酚 已知 催化剂 NO2 NH2 Fe HCl B OH OH C NH O A C E D Cl2 FeCl3 试剂 NaOH H2O HCl Fe HCl F C7H6O3 学 海 无 涯 1 对于柳胺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s5u A 1 mol柳胺酚最多可以和 2 molNaOH 反应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