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状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2328223 上传时间:2020-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浅析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状作者:吴红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17期摘要: 近30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极不平常的奋斗与创新历程,发展成绩斐然,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但是由于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显性或隐性歧视依然广泛存在,加上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或难以落实,以及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等原因,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其中相当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民办、公办高校之间的公平待遇问题难以解决。关键词: 民办;公办;福利待遇;政府0 引言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现在已经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专业建设的逐步加强,还有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在

2、此发展期间民办高校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具有了灵活性、市场化的专职与兼职的结合用人机制。但由于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显性或隐性歧视依然广泛存在,加上有法难依或无法可依,以及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等原因,民办、公办高校教师之间的公平待遇问题尚未解决。在对一些民校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有不少教师私下里把院长叫老板,最担心的竟是学校能否长期生存下去,或者自己能否长期在学校里干下去。他们反响最为强烈的问题是付出的劳动与福利待遇不对等。有些民办教师抱怨道:“每到过年过节,在各个单位都要发福利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太大动静。辛辛苦苦忙碌一年,两手空空回家团圆。这些教师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在单纯“以学养学”的情况下,民办高

3、校的人力资源战略毕竟要适应其低成本战略需求,也就是要与低成本扩张、滚动式发展的竞争战略保持一致。只有当民办、公办高校的社会地位在真正意义上趋于平等之日,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但是常识告诉我们,理想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而民办高校与同层次公办高校相比,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差、自制力差和厌学情绪严重等问题,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心血来教导学生,却又常常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部分民办高校教师虽然抱着“打工”心态,却也是把教书育人当成了唯一的谋生手段。尤其是年轻教师,普遍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有着强烈的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层次的愿望

4、,但是一方面薪金较低,经济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教学任务繁重,没时间学习、搞科研、写论文,同时又受到难于晋升职称的困挠。有没有人从情理上感到对不起他们?倘若他们感觉到曾经奉若神明并为之献身的教育事业,与他们之间不过是“雇佣关系”,他们将会怎样“为人师范”?1 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现状分析教育教学质量是一切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的命脉。因为从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靠教师完成的,所以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活跃因素就是教师。如果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制约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正因如此,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都赋予了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

5、高校教师同样的地位和权利。而关注、研究有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现已成为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表明我国政府要下决心“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下决心“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纲要”提出了6项保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

6、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第一项是保障经费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完善受教育者合理分担机制。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的民办教育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不少民办高校在发放工资时随意性较大,教师起码的工资待遇既不稳定、也不规范,在住房、奖励、科研、职业发展,尤其是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方面,更是与公办高校教师相差甚远。这种“同工不同酬”甚至是“重工低酬”的现象,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并且有悖于社会公平。有鉴于此,笔者决意就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问题立项调查,试图在分析其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思考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呼吁社会各界帮助

7、民办高校稳定教师队伍,借此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形成特色,切实做大做强。通过对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现状的广泛调查,对调查数据和部分案例进行数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同时整合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在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问题上,有如下独到的最新发现:一是参照标准的混乱,少数地区的民办高校参照机关事业单位标准缴纳养老保险等,而大部分省市的民办高校参照企业职工标准。二是分配原则的扭曲,民办高校教师所承担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极其繁重,其工作回报相比所付出的劳动,与按劳分配原则严重不符;其福利待遇相比公办高校教师,并非多劳多得。三是监管和保障机制的缺失,使得民办高校外部监管无法到位,同时内部管理

8、有待完善,致使有些民办高校教师至今还享受不到任何社会福利。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采取经费资助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这为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中的责任与作为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是,国家关于民办高校的师资政策之所以无法得到全面落实,是因为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同时民办高校也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民办高校应加强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薪酬体系和奖励机制。不仅要使教师工资收入与工作量挂钩,还要建立相应的津贴、补助制度,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不仅要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切

9、实做到奖罚分明,还要建立薪酬待遇定期增长机制,随着教师的任职年限、职称学历等的增长,薪酬待遇要相应提高,使教师有事业的归宿感;不仅要完善教师发展、业务培训机制,还要设法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使其专业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有内在驱动力。至于学校普遍担心的培训成才后教师流失问题,可以借鉴优秀民办高校的成功经验,采取与参加培训教师签署服务期限合同等方式妥善解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相关问题的成因,得出如下观点和认识:民办高校教师与民办高校的命运是一衣带水的关系,受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低于公办高校等诸多因素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享受不到与公办教师平等的社会地位及合法权益;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高

10、校和公办高校两者的功能定位认识不清,没有理顺其相互关系,表现在法制建设方面,不仅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而且现已明晰的一些政策也难以落实;民办高校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尚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资金实力不足,民主气氛不浓;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构成较为复杂,专职教师学历、特别是职称层次偏低,因而整体上难于维权。挖掘可资借鉴的国外成功经验,总结我国政府宏观管理的经验,尤其是高品质的民办本科高校的相关经验,可以找到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现实途径。除政府的资助和学费收入外,国外私立学校的经费还来自各类基金会、校友会、教师及学生(包括毕业生)团体,也就是说,国外民办学校一方面受国家地方政府的帮

11、助和制约,同时也带有浓重的非政府色彩,有一定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可以广泛汲取来自民间的经济、文化、民族、科学等方面的营养。2 改善民办高校教师福利待遇的对策和建议呼吁政府各级管理部门在加大对民办高校管理和统筹力度的同时,应落实国家体现鼓励、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落实民办高校教师待遇,在教师职称评聘、工龄计算、社会保障等方面要与公办高校一视同仁。必要时应采取专项拨款等方式,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使其和公办院校教师按照“同岗、同职、同酬”原则统筹协调解决,缩小因体制问题造成的工资收入差距,以缓解因体制问题造成的分配不公等矛盾;呼吁各级各类媒体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

12、变观念。要充分报道民办高校及其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做出的巨大贡献,营造有利于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逐步改变民办高校在教育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提升民办高校及其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整体形象;建议民办高校构建教师激励机制,在实施“教授治校”的同时,更应注重“教师治校”,因为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民办高校还是一边倡导教师参与管理,一边继续沿用家族式或企业化管理模式,由投资办学者包揽一切事务,致使教师参与管理的理念流于形式。再加上民办高校的教授一般是外聘的,他们虽然熟悉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及运作机制,但由于不能经常坐班,对于学校内部许多问题缺乏广泛深入的认识,而这恰恰是民办高校教师可以弥补

13、的。民办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的作用,让教师代表、学校工会协同外聘专家、教授来“治校”,从而将教师参与管理落到实处。并且要努力提高社会认可度,民办高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在不断提升自身诚信度的同时,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惟其如此,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民办高校教师积极适应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在思想行为上作为民办高校教师,我们的自身素质应能够适应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思想行为应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参考文献:1贾勇.对陕西民办高校定位于高职教育的反思J.职教论坛,2006(8).2罗道全.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创新的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1).3宋维清.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4张海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河南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2).5胡卫.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0-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