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防治如何与多学科进行合作PPT课件

上传人:沧海****3 文档编号:13221862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PTX 页数:77 大小: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病防治如何与多学科进行合作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慢性病防治如何与多学科进行合作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慢性病防治如何与多学科进行合作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慢性病防治如何与多学科进行合作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慢性病防治如何与多学科进行合作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病防治如何与多学科进行合作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防治如何与多学科进行合作PPT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慢性病防治多学科合作的思考 主要内容 1对2个理论的再认识 2现实带给我们的思考 3多学科合作的建议 对二个理论的再认识疾病控制三阶段学说弥合裂痕 流行病 医学和公众的卫生 1 食源性疾病职业健康环境相关疾病学校卫生 新老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生物恐怖慢性非传染病精神心理卫生 生物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卫生服务因素生态环境因素生活行为因素 疾病 卫生安全 健康危险因素 现代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 公共卫生取得的伟大成就 1928年 亚历山大 佛莱明爵士 发现青霉素 1940年Florey Chain将青霉素用于临床 使得肆虐人类的感染性疾病得以控制十九世纪开始出现自然科学新理论 细菌学说和营养学说以无

2、菌外科 抗生素为代表 药物和手术治疗开始在医学实践中占主导地位 20世纪上半叶 基本控制了传染病 AlexanderFleming苏格兰生物学家 药学家 植物学家 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上世纪50年代 发达国家基本上控制了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之后 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病开始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影响健康的非生物医学因素越来越多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健康 疾病状态决不仅由生物属性所决定 更多的是由其社会属性所决定 1 14世纪黑死病导致公共卫生萌芽1845年威尼斯建立国际卫生检疫制度1848年英国通过第一个现代公共卫生法 2 城市出现 环境工业化 职业病水

3、食品安全学生健康 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心理问题口腔疾病伤害 疾病控制 健康保护 健康促进 疾病控制三阶段学说 公共卫生的起源与发展 我所思考的问题 无疑 疾病控制三阶段学说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 依据不同时期的主要疾病问题 疾病特点和所采取的策略总结而成然而 在人类面临健康问题日益复杂的今天 这个阶段还能划分的那么清楚吗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又是什么 弥合裂痕 除了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裂痕 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两大体系的裂痕我们公共卫生领域 疾控控制系统内部是否也存在需要弥补的裂痕 现实带给我们的思考慢性病复杂的影响因素传统医学的局限性我国已经开展的探索和实践 2 人口因素 早期营养 妊

4、娠影响 老龄化环境因素 空气 水 土壤食品安全 生产 加工感染因素 乙肝 HPV 幽门螺杆菌与癌症疾病间的交互影响肺结核与糖尿病流感肺炎与慢阻肺 糖尿病 冠心病口腔疾病与心脑血管 糖尿病 慢阻肺 胃肠疾病 肥胖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多种疾病与危险因素共存 慢性病复杂的影响因素 2010年4月17日 健康与慢性病 危险因素 北京协和医学院黄建始教授疾病预防控制局 生命的早期营养 Barker学说 1997年 出生体重小者 冠心病死亡率高 高血压患病率高 糖尿病风险大 婴儿时期体重小者 冠心病死亡率高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1718192021 22232425262

5、7 28 一周岁体重 磅 冠心病占标准死亡率比例 儿童体重与成年后死亡率 年龄 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 30岁孕妇的8 2倍 年龄越大 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肥胖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BMI 20 9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差不多是BMI 19 1者的2倍不良产科史和糖尿病家族史 具有死产史 巨大儿 高产次 重要的先天畸形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孕妇的2 0倍 8 5倍 22 5倍和23 2倍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 55倍 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将会升高到2 89倍 种族因素除

6、由遗传因素造成外 还跟饮食 文化等有关 妊娠期糖尿病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 老龄人口高速增长 2014年 60岁以上人口2 1亿 占总人口的15 5 65岁以上人口达1 38亿 占总人口的10 1 到2050年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0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显示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 26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 87 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近1 5亿患有慢性病 即3 4的老年人属于 带病生存 状态 失能老人近4000万 其中完全失能1200万 人均预期寿命为75岁 其中健康预期寿命为68岁 有7年时间与疾病相伴 预测到2030年 中国迅速的人口老龄化将使慢病负担增加40 资料来源 中

7、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 城乡养老照护和医养结合需求大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 养老服务的需求集中在健康医疗方面 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较大 体检 上门看病 中医保健服务占医养结合需求前三位 合计90 资料来源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 中日家庭健康保健项目项目的3X3框架 服务对象和内容 服务方式 儿童青少年 育龄人群 包括男性 中老年人群 健康教育 健康检查 健康咨询 一是开展 日行一万步 吃动两平衡 健康一辈子 大型义诊 健康知识讲座 咨询活动 为13所敬老院 9个社区举办中老年慢性病防治知识 健康营养饮食知识讲座 讲座参与中老年人6685人 咨询546人次 项目县开展的老

8、年健康促进活动 新家庭健康计划 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 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家庭结构的功能健康家庭关系的互动健康 树立健康老龄化理念 以健康管理 健康预防为主 改变 重治轻防 制度设计 加强健康教育 提升健康素养 树立生命历程理念 老年健康要从中青年抓起 调整分配政策建立控制体系加强评价方法科学评价效果 制定战略目标强化项目实施 开展常见病综合干预有效控制 降低患病率防止出现不良健康结局 老年疾病预防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视中医加强精神卫生保健开发预防保健项目及产品 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 预防保健 大气污染 2012年以来 我国许多地区雾霾天气频发 严重影响了人群健康 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

9、展 我国许多城市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 仍将面临空气污染的困扰 大气污染形势 大气污染形势严峻 污染事件频发 其健康影响成为关注热点 大气污染物常年超标 形势依然严峻雾霾和光化学烟雾事件频发 引起各界广泛关注颗粒物污染程度呈现加重趋势 存在区域差异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在我国局部地区仍将长期存在 大气污染来源由 煤烟型 污染为主向 复合型 污染转化 煤炭消费总量超过能源消费构成的60 燃煤型污染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加使汽车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供暖季节的燃料燃烧仍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农业秸秆燃烧和垃圾焚烧 成为农村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大气污染可对人群造成沉重的疾

10、病负担 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 HEI 发布了 20l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 发现在全球范围内 环境空气中PM2 5每年在全世界导致320万人过早死亡以及7600万健康生命年的损失在中国 2010年室外空气细颗粒物污染导致120万人过早死亡以及超过2500万健康生命年的损失在影响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中 室外空气颗粒物污染在全球排列第9 在中国则高居第4位有关组织估算 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GDP的7 2020年将达到13 参考文献 YangGH etal 2013 大气污染与慢性疾病 Lancet2012 Globalburdenofdisease2010 在我国 约20 的肺癌死亡 11

11、 的COPD死亡以及30 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与PM2 5污染相关 空气污染是慢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中国肺癌发病率高发 全球肺癌发病率 男 全球肺癌发病率 女 据WHO统计中国空气污染全球最严重国家之一 中国也是全球肺癌发病率最高国家之一 虽然肺癌的病因复杂 但我国过年20年严重的空气污染预示我国空气污染可能是肺癌高发的危险因素之一 空气污染易感人群与慢性病管理目标人群存在交集 慢性病管理的目标人群 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的易感人群 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 PM2 5浓度上升导致心肺疾病住院率 门诊率增加的多为机体抵抗力低下年老体弱的老人 有心肺疾病的个体如哮喘 抵抗力低而室外活动量较大的儿童等

12、而且女性比男性更敏感 29 流域水质好转 但水源污染仍然严重2013年十大流域国控断面仍有28 3 的水质断面在 类以下 全国仍有31 4 的调查河长在 类水以下 不能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 十大流域国控断面水质状况 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 按评价河长统计 水质污染严重 湖泊 水质状况逐年恶化 截至2014年 全国67 8的湖泊为 类水以下水库 和劣 类水质断面依然达到了20 地下水 水质 类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77 1的地下水为 类 湖泊 水库和地下水均不容乐观 地下水质量 主要湖泊水质状况 31 我国调查显示水污染主要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肿瘤相关 疾控系统面临任务的调整 工作对象 工

13、作重心 过去 将来 环境或介质 人和人群 环境或介质 环境健康 环境危害因素监测 质 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监测与防控 环境危险因素监测 过去 将来 基于典型地区社区居民或大型企事业团体职工的健康档案等 以老年人 儿童及围生期妇婴等脆弱人群以及环境危害因素暴露的高危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建立多中心前瞻性队列 结合宏观和微观流行病学手段 重点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及新兴污染物等重要环境危害因素暴露对心脑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癌症 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生殖健康等环境相关疾病等的影响 33 建立环境危害与健康影响队列研究 加强监测与防护 加强风险评估与预测预警加强空气污染时的慢性病人群防护措施注重

14、空气污染的滞后效应注意科学饮食 糖尿病与结核病 糖尿病增加结核病风险1 3人感人结核杆菌但90 的人从不发病糖尿病能使结核病发病的危险性增加2 3倍糖尿病加重结核病病情延迟痰菌阴转率治疗结果差增加复发 复治的危险性增加死亡的危险性 WDF结核病糖尿病双向筛查项目 目标 在日常的结核门诊和糖尿病门诊进行双向筛查 将查出的可疑者转到适当的医疗机构中进一步确诊 记录和报告这些筛查数据 记录筛查和转诊中遇到的挑战 试点地区糖尿病人中结核病患病率 试点地区结核病人中糖尿病患病率 结论 中国有世界最多的糖尿病人患病率达9 7 前期糖尿病人15 5 中国的结核病例数为世界第二 仅次于印度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实施

15、双向筛查可行与健康人群相比 结核病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和血糖受损率均高 感染性病原体与癌症 直接相关 存在关联 资料来源 WHO2013 2020预防控制非传染疾病全球行动计划 WHO 2005 预防和控制癌症 朱元民 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 105 108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侵袭性肺炎球菌感染的风险增高 Age specificincidenceofInvasivePneumococcalDiseaseinhealthyadultsversuspatientswithChroniclungdisease MoeHKyaw JID2005 192 377 86 呼吸道感染增加慢阻肺

16、急性加重风险 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呼吸道感染是急性加重最常见诱因78 的急性加重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或细菌感染依据 流感及肺炎加重糖尿病结局风险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 糖尿病患者 流感季节因流感住院风险增加6倍 因流感或肺炎死亡风险增加3倍 死亡率增加5 15 CDC http www cdc gov diabetes projects pdfs eng brochure pdf CDC http www cdc gov diabetes projects pdfs eng brochure pdf accessedNationalCoalitionforAdultImmunizationroundtablepanellists http www nfid org ncai publications roundtable BouterP etal DiabetesResearchandClinicalPractice1991 12 61 68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降低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 显著 60 30 0 因流感 肺炎住院 减少48 57 n 25000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