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2183421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毅考试论坛http:/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一、概念题1社会再生产过程2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4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5资本积累6资本有机构成7资本积聚8资本集中9相对过剩人口10资本主义人口规律11流动的过剩人口12潜在的过剩人口13停滞的过剩人口14结构性失业15无产阶级绝对贫困16无产阶级相对贫困17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二、思考题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哪些特征?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怎样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3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是什么?4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5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相互

2、关系是怎样的?6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有哪些?7相对过剩人口是怎样形成的?8相对过剩人口为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9相对过剩人口有哪些形式?10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1怎样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12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社会再生产过程答:社会再生产过程是指整个社会或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不断重复和经常更新的生产过程。个别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个别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有机构成部分和基础,社会再生产是相互联系、相互交替的个别再生产所构成的有机总体和前提。它们的存在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个别再生产正是通过这种相

3、互联系而形成为有机的总体。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个别再生产的总和,构成为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2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答: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指大于原有规模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扩大再生产则是简单再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扩大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结果,是因为生产是为了满足消费。人类为了提高消费水平,必然要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改善

4、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积累,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消费品。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发展又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3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答: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一方面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再生产出雇佣工人,总之,就是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再生产出来了。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特点有:(1)资本家付

5、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成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2)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预付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3)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4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答: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把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合并到原有的资本中去,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本家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都是来源于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扩大的规模上再生产着。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一方面,在资本家手中集中了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和资本财富,

6、另一方面则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转变成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他们在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下,生活状况越来越贫困化。随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日益加深。 5资本积累答:资本积累是指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利润)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得以扩大的过程。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是在资本主义本身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通过对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不断地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积累主要是靠资本主义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进行的,这里的剥夺不是赤裸裸的,而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大再

7、生产的实质、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和发展趋势。6资本有机构成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用于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资本有机构成是把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结和在一起的概念。7资本积聚答

8、: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形式。它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资本的积聚就越多,资本积聚由单个资本企业依靠资本积累而实现。由于资本积聚标志着资本所支配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因而意味着资本家阶级对无产阶级统治的扩大。资本积聚要受到两方面的限制:(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聚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2)受新资本的形成和旧资本分裂的阻碍。8资本集中答:资本集中是指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是扩大单个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也不受社会财富增加量的限制,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或积累的绝

9、对增长的限制,它把一些小资本合并起来从而消灭了这些资本的独立和互相对立的性质。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包括兼并、收购)、联合、向社会发行股票。资本集中在现实中往往采取股份制的形式。资本集中有两个有力的杠杆。其一是竞争,其二是信用。9相对过剩人口答: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它包括流动过剩人口、潜在过剩人口、停滞过剩人口三种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降低,这就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失业成为所谓过剩人口。这种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每

10、一个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0资本主义人口规律答:资本主义人口规律是指,相对过剩人口完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相对减少,从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相对减少,但劳动力的供给却随着资本积累和机器的使用而绝对增加,其结果必然不断地产生出超过资本增殖所需要的相对过剩人口,即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产业后备军。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

11、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资本主义人口规律产生的客观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现象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等关系的本质联系。11流动的过剩人口答:流动的过剩人口是指在城市时而被解雇、时而被雇用的那种过剩人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在竞争中经常有一些企业减产、倒闭;由于采用新技术也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工人失业。当一些部门受到利润的刺激而扩大生产时,他们又不同程度地被雇用。12潜在的过剩人口答:潜在的过剩人口是指农村的失业人口。这部分过剩人口所以是潜在的,因为他们往往还保留着一小块土地,形式上没有失业,但靠那一小块土地难以维持生

12、活,时刻等待补充城市工人或农业工人的队伍。13停滞的过剩人口答: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职业极不固定、从事家内劳动和打短工的劳动者。这些人工作不稳定,经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工作时间最长,劳动条件最恶劣,工资水平最低。此外,还包括那些处在相对过剩人口最底层的,还有那些失去工作再也不能就业的人们,如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各种被迫流浪和堕落的人等等。14结构性失业答: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适应所引起的失业。其显著特点是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一方面存在着大量失业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新行业的工作岗位空缺,找不到适合的劳动者。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劳

13、动力需求不足,其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动,是由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难以改变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职业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动。由于形成结构性失业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克服和做出调整,因此结构性失业属于持续时间较长的一种失业。治理结构性失业要依靠产业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等。15无产阶级绝对贫困答: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包含两层含义:(1)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到除自身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他们唯一能出卖的东西就只有自己的劳动力。在无产阶级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中,他们只能得到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部分,其余的社会财富则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始终是劳动力的出卖者,所以,

14、无产阶级的这种贫困状况始终是绝对的。无产阶级的这种绝对贫困,只有当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时才能被消除。(2)是指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和经济停滞时期,无产阶级整个生活状况有时会发生绝对恶化。整个生活状况包括物质生活(生活条件、劳动条件)、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状况。所以,在考察无产阶级这种绝对贫困的状况时,必须把构成贫困的各种因素综合加以考察。同时也要看到,无产阶级的这种绝对贫困由于受到各种相反因素的影响,并不表现为经常处于绝对恶化的状况,而表现为有的时候的绝对恶化。16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答: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在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所占的份额同资产阶级

15、的剥削收入所占的份额相比是逐渐下降的。也可以表现为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相对于资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其差距越来越大。尽管工人可以得到的享受增长了,但是,与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相比,与一般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的状况,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来已为大量的现实资料所证实。随着无产阶级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增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对立也在随之加深,无产阶级相对地更加贫困了。17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答: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必然产生两个对立的方面,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方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方积累,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概括起来,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包含下面三方面内容:(1)资本越大,资本积累越快和发挥的能力越大,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也越大,劳动生产力会越高,从而产业后备军也越大;(2)产业后备军越大,经常的失业人口也越多。(3)工人阶级中的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连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承认的需要救济的贫民就相应越多。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创造的社会财富虽然越来越多,但他们自己却始终处于被剥削和贫困的境地,这正是无产阶级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