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误导 .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1627166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误导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误导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误导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误导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误导 .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的误导分析举例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由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或其他媒体的误导,给教学带来了负面效应,有时还根深蒂固,很难纠正现例举如下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必须反复强调,引起足够的重视1温度单位的写法及读法“明天最高气温28度,最低气温20度”平时我们经常在广播中或电视里听到这样的气象预报,人们也都是这样说的因此,学生对温度的单位经常读错或写错又如,医生常常这样说:“我们人的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很明显,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是不能把它拆开的,就象50千克的水,不能说成千50克一样而“度”是人们对温度单位的通俗的叫法,但是不科学的,科学上也没

2、有这样的简称法2白汽与水蒸气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以单个的水分子存在的,无色无味,我们肉眼是不可能看见的平时大家常把“白汽”当成了水蒸气烧饭时,从锅里冒出来“白汽”、冬天从口中呼出“白汽”、打开冰箱门能看到从里面冒出“白汽”所有这些“白汽”都已经不是水蒸气了,而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后而生成的小水滴再说了,“白汽”的“汽”有三点水,而水蒸气的“气”就没有三点水,从中也可以体会出所以然了吧3热气与冷气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似乎有“冷气”从冰箱里面冒出来夏天, 冰棒往往要用棉被裹住,其目的似乎是不让冰棒的“冷气”跑出来其实不然,我们知道,热传递所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冷所以不是“冷气”跑出来,而是冰箱门口

3、附近的热空气遇到从冰箱里溢出的冷空气,放出了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从而使我们看到了“白汽”棉被裹住冰棒的目的也不是不让“冷气”跑出来,而是尽量不使冰棒与外面的热空气发生热传递,避免冰棒吸收外面的热量而熔化4运动和力的关系拔河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项体育运动,从这项运动中人们体会到的结论是绳子拉向哪一边,哪一边的力就大由于有了这个错误的经验,我们在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时,就出现了麻烦例如,当起重机吊着一重物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起重机对重物的三次拉力的大小比较老师在讲解分析时,学生都能听懂,但做作业时又经常出错又如,在分析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而没有推动的原因时,学生经常会想当然

4、地认为是推力小于摩擦力的缘故这些都反映出平时经验的根深蒂固其实,拔河时,两边的人所用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是一样大的,胜负的关键在于摩擦力的大小假如,一个大力士脚穿溜冰鞋站在冰面上与站在地面上小学生进行拔河比赛,胜利属于谁呢?5人的体重与质量体检时,其中一项是测人的体重,医生填入的内容是“千克”又如,我们说某汽车的最大载重量不超过5吨,我们常常还这样说“某某物体的重量是多少千克”以致学生将质量与物重混为一谈,容易导致质量与重力相混淆,产生“50千克=50牛”或“50千克=500牛”的错误实际上,这几个例子中的“体重”、“载重量”和“重量”都是指物体的质量,并不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而物理学

5、中已不再使用“重量”一词,取而代之的是表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物理量“物重”6汽车的行驶速度与牵引力一般人都认为“汽车行驶得越快,牵引力就越大”因为平时也有这样的经验:我们骑自行车时,用的力越大,自行车运动得就越快 其实不然,根据功率的公式P=W/t=Fs/t=Fv可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则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所以汽车上坡时,牵引力要增大,则速度只能减小,平路行驶时所需的牵引力小,速度就可以增大而我们骑自行车时,用力蹬,使自行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其受到的阻力,使其作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加快,而当自行车的速度上来以后,保持这一速度作匀速运动时,我们用的力就可以小一些了7“铁比木头重”人们平时常说

6、“铁比木头重,铁块放入水中会沉底,木头放入水中会漂浮”这些模糊的生活经验会带来不少的麻烦其实,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而铁块和木块的轻重根据G=mg可知是由它们的质量决定的,而质量m=V因此,要比较轻重,除了知道密度的大小以外,还必须知道体积的大小所以正确的说法应是这样的“体积相等的铁块比木块重”或“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做工和做功“做工”是指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工作”而“做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它必须满足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定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做功”的条件比“做工”要苛刻得多“做工”不一定“做功”,而“做功”则一定

7、“做工”比如,一个人手提100牛的水桶沿水平地面走了20米,他做了工,但却不曾做功,原因是在提力的方向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而学生在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这个人对水桶做了2000焦的功的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在解题时又把“做工”当成了“做功”平面镜成像的问题由于平时眼睛不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所以误认为比物体小的平面镜就不能成完整的像;由于平时使用的镜子都比人小,因而即使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也被误认为比人小,导致了平面镜成的像比物体小的错误结论;因为了离平面镜越远,所看到的自己的像越小,就得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的错误结论这些错误结论给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其实,平面镜成像规律明

8、确告诉我们:像与物体等大,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以及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都无关而距离越远看到的像越小,这是因为视角变小的缘故,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近大远小”的道理是一样的10影与像“投影仪”、“电影”、水中的“倒影”、“立竿见影”从字面上理解,“影”就是“影子”,其实“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不透明的物体后面形成的光不能到达的阴暗的区域,“立竿见影”的“影”才是真正的影,而“电影”的“影”、“投影仪”的“影”是由于凸透镜成像而形成的胶片上的景物的实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是实际光线在银幕上会聚而成的;水中的“倒影”是岸边的景物以水面作为平面镜而形成的,是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觉所形成的物体

9、的虚像,它是光的反射现象“影子”与“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分辨它们的区别11“100W灯泡比40W灯泡亮”平时人们常说,“100W的的灯泡比40W的灯泡亮”,其实是指额定电压都是220V 的“100W”的灯泡比“40W”的灯泡亮实际上,我们平时家庭电路中的各种用电器都是并联的,且电源的电压都是220V,在这种情况下100W的灯泡比40W的灯泡亮确实没错然而学生却把这个经验当成了真理,不考虑在什么条件下,总认为100W的灯泡比40W的灯泡亮不知道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经验就不一定正确了例如把“220V100W”和“220V40W”两个灯泡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通过计算可知40W

10、和反而比100W的亮,且都比并联时要暗这不是经验的错误,而是没有正确理解结论成立的条件,任何经验、规律或原理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成立12“工作电压越高的灯泡越亮”用一节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小灯泡的亮度小,改用两节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小灯泡的亮度增加;手电筒的灯泡工作电压低,亮度小,照明电路的电压高,灯泡的亮度大于是学生们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以为电压越高,灯泡的亮度就越大其实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灯泡的实际功率相同时,灯泡的亮度就是一样的,不论工作电压大小与否,“220V15W”的灯泡与“12V15W”的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亮度是一样的13沸腾与温度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有1

11、00,而油沸腾时的温度更高,于是同学们便得出这样的经验:沸腾时的温度一定很高,沸腾时一定很烫其实,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沸点,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而乙醚的沸点只有35,放在我们的手心就会沸腾,这时不仅不会烫手,反而由于沸腾是个吸热的过程而使我们感到凉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不同的沸点水在通常条件下的沸点是100,但如果液面上的气压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也会随之而改变,2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大约是120,当大气压降到525毫米汞柱时,水的沸点大约只有90了14“风是冷的”冬天,在有风的时候会觉到更冷,夏天我们用扇子扇的时候会觉到凉快,于是论:扇子扇来的风是冷

12、的这一经验便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其实用扇子扇风我们会觉到凉快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来直接贴在我们身上的那一层空气被我们人加热后,就成了一层看不见的热空气罩,它阻碍了人身上的热的进一步散发,如果围绕我们的空气不流动,那末我们身体周围的这层热空气只能缓慢地被密度较大的相对温度较低的空气挤走,当我们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对流,使我们的身体不断地跟较冷的空气接触,加快了我们身体的热的散发,所以我们会感觉凉快;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扇扇子加快了空气的对流,使汗水的蒸发速度加快,而汗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有致冷作用,所以我们会感到凉快这并不是扇子扇来的风是冷的,如果你用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风,丝毫也不会使

13、温度计的示数下降15“潮湿的空气密度大”潮木头比干木头重,粮食晒干后质量会减轻,这是生活中的经验当问及学生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后密度会发生什么变化时,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你:增大这又是生活经验对学生的误导当让学生们查密度表,看到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得多时,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空气受潮了之后密度会变小由此也就能够很轻易地让学生理解阴天的大气压为什么比晴天的低了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对学生学习物理产生的影响很大,从经验中得出的结果如果是正确的,无疑会对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经验有时候会误导我们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给学习带来很大的不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究其中的物理规律,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物理过程,明白其中的物理道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好物理,用好物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号编辑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