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9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160918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9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9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9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9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9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9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9文言文阅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2015-2016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题分类 9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 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2、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 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 B学万人敌(抵挡) 项氏世世为楚将(做) C去学剑(前往) 又不肯竟学(竟然) D梁以此奇籍(认为奇异) 与籍避仇于吴中(躲避) 2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梁怒之 处处志之 B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彼可取而代也 面山而居 D梁掩其口 其中往来种作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4理解

3、与探究。 (1)文中“_ ”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 (2)本文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3)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南宋词人李清照曾作诗怀念他,请写出其中的名句或写出与之有关的一个成语。 (4)下列各项中,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 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羽与叔父的相识相知。 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答案】1C 2B3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4 (1)彼可取而代也(2)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或:破釜沉

4、舟) (4)D 【解析】1试题分析:去:放弃,丢下。竟:深入2试题分析:A 项:“之”分别代指:项羽;无明确含义。B 项的“以”都解释为:用来。C 项:“而”分别解释为:连词用,表示语义的转折,可以翻译成:然后;表承接。D 项:“其”分别解释为:他;代词,指田地3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也要把握句子的语境。一方面,在所给的文言句子中,常有关键词语成为句子中翻译的难点和重点,而这难点和重点的突破,也是要根据上下语境来推断。另一方面,句子的翻译也要把握句子句式,如省略句也要根据上下文来推定。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则很容易做出正解。

5、2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

6、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注释:1、上柱国:也称柱国,是楚国的最高武官。2、上执:是楚国最高的爵位。3、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事大权, 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4、舍人:王公贵族亲近的管事的人。【答案】5(1)使覆灭,消灭 (2)端 (3)本来 (4)丢失6B7(1)陈轸替齐王出使到楚军军营,拜见昭阳,向他行礼祝贺他的胜利。 (使、见各一分) (2)昭阳认为他说的对,解除了保卫,撤军走了。 (以为然,解军而去各一分)8陈轸是一个善于言辞、聪明机智的人。【解析】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覆”是使动用法,

7、使覆灭,消灭。6试题分析:A 中而前者表示转折,后者表修饰。C 中于前者表示比较,后者表对象。D 中为前者是替、给,后者表被动,故选 B。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1)句注意关键词“使、见” ,(2)句注意“以为然,解军而去”的意思。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回答。 ”蛇本无脚,你怎能给它硬添上脚呢?便喝了那酒。而画蛇脚的最终没有喝到酒。如今将军辅佐楚王攻打魏国,破军杀将,夺其八城,兵锋不减之际,又移师向齐,齐人震恐,凭这些,将军足以立身扬名了,而在官位上是不可能

8、再有什么加封的。如果战无不胜却不懂得适可而止,只会招致杀身之祸,该得的官爵将不为将军所有,正如画蛇添足一样!”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三、阅读文章,完成小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

9、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呼尔而与之( )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3)所以动心忍性 ( ) (4)困于心,衡于虑(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 (2) 12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

10、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1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 、 “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案】9D10(1)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2)为了(3)用这些来(4)阻塞,不顺畅11(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关键词:是、已、本心、然后、生、死)12人的尊严(骨气) 逆境造就人才13示例: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

11、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解析】试题分析:9A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0解答此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背诵,第一小题“尔”是助词;第四小题是通假字,通“横” ,梗塞,不顺。11第一句注意“是”的解释为“这种” , “已”是停止的意思;第二句“然后”解释4为这样以后。12甲文第一段通过举“行道之人” “乞人”的例子说明人的骨气很重要;乙文通过写上天让人遭受种种磨难,最终使其成才,说明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13解答此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谈做法,且不能脱离文本的原意,应与文本所表达的观点保持一致。四、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13、,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n):保卫。泫(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4下列划线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 B行道之人弗受 向为身死而不受 C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美为之 D宫室之美 呼尔而与之1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用原文回答)答: 1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答: (2)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