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情景题汇编复习pdf 华东师大.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1490556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 情景题汇编复习pdf 华东师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 情景题汇编复习pdf 华东师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 情景题汇编复习pdf 华东师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 情景题汇编复习pdf 华东师大.pdf(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情景归纳题情景归纳题 中考真题 2007 中考 如图 5 a 所示 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 木块的状态如图 5 b 所示 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 重复上述过程 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 5 c 和 d 所示 由图 5 a b 或图 5 c d 可知 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 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 2008 中考 某小组同学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他们先用弹簧 测力计缓慢提起钩码 如图 5 a 所示 再分别用重力不同的动滑轮 甲 乙 丙 G甲 G乙 G丙 缓慢提起相同钩码 如图 5 b c d 所示 请仔细观察

2、图是的操作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然后归纳得出 结论 1 比 较 图 5 a 与 b 或 a 与 c 或 a 与 d 两 图 可 得 2 比较图5 b 与 c 与 d 三图可 得 2009 中考 在研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 某小组将一根 1 米长的透 明硬质细管装满水 管子上端封闭 下端浸在水槽中 发现管中的水 不会流出 如图7 a 所示 换用较长的细管 重复实验 管中的水 仍不会流出 如图7 b 所示 换用更长的细管 重复实验 管内水 面静止后的位置分别如图 7 c d 所示 观察上述实验现象 归 纳得出初步结论 由 图7 a 或 b 或 c 或 d 可 知 由 图7 b 与 c 与 d 可 知 2

3、010 中考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系 用钩 码 重 1 牛 测力计 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进行实验 试验中 先将 钩码挂在已调好的测力计下 且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 8 a 所示 接 着 在钩码的下端固定纸带 并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然后分别三 次拉动钩码竖直向上运动 每次拉动过程中 观察到一段时间内测力 计示数是不变的 纸带上的点记录了这段时间内钩码的运动情况 三 次实验如图 8 b c d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测力计示数和 对应的纸带 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 由图8 a 与 b 与 c 可 得 2 由图 8 a 与 d 或 b 与 d 或 c 与 d 可 得 图 5 a b c

4、 d 图 8 2 2011 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 小华同学选用弹簧 A B C D 和测力计进行实验 已知弹簧 A C 由同种金属丝 绕制而成 弹簧 B D 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 A B 原来的长度均为 LO C D 原来的长度均为 LO1 且 A B C D 的横截面均相同 他将弹簧 A B C D 的左 端固定 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 它 们的长度各目增加了 L1 L2 L3和 L4 如至 6 a b c d 所示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 6 a 和 b 或 c 和 d 中的测力计示数 弹簧 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

5、条件 可 得 分析比较 6 a 和 c 或 b 和 d 中的测力计示数 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以及相关条件 可 得 2012 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小王使小球从 AB 斜 面上高位 h 处由静止滚下 小球滚上 BC 斜面后 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 h1 如图 a 所 示 逐步减小 BC 斜面的倾角 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h2 h3 如图 b c 所示 然后 他换用材料相同 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 如图 d 所示 请仔 细观察实验现象 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 a 和 b 和 c 中小球在 BC 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 得 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时 分

6、析比较图 c 和 d 中小球在 BC 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 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 滚下时 2013 请依据下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 回答问题 金星 地球 火星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 106千米 108 150 230 表面平均温度 约 470 15 30 已知卫星个数 个 0 1 2 绕日周期 年 约 0 6 1 1 9 自转周期 日 约 243 1 1 行星表面平均温度与行星离太阳远近的关系 三颗行星中 在 上 年 比 日 短 3 考点归类 一 光学一 光学 1 在研究 光的反射 的活动中 某同学用同一束光分别投射到平静的水面 玻璃表面和光滑的金属 表面 研究光在不同物体表

7、面所发生的反射现象如图 7 a b c 所示 接着又进一步研究光在同一物体 表面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间角度变化所发生的反射现象如图 8 a b c 所示 观察上述实验现象 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中 AO 为入射光线 OB 为反射光线 ON 为法线 a b c a b c 由图 7 a 与 b 与 c 可知 由图 8 a 与 b 与 c 可知 2 小王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 23 所示的 a b c 三图 根据图中所 示现象 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 1 分析 a 或 b 或 c 得到 2 分析 a 和 b 得到 3 分析 b 和 c 得到 3 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

8、规律 他选择了焦距分别为 f1和 f2 f1 f2 的两块凸透镜进行 实验 实验时 他将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 L1和 L2 L1 L2 的位置处 通过移动光屏 找像 成像情况如图 8 a b c d 所示 1 比较图 8 a 与 b 或 c 与 d 的物距 焦距 像距 以及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可知 同 一凸透镜 成实像时 物距越大 2 比较图 8 a 与 c 或 b 与 d 的物距 焦距 像距 以及光屏上的成像情况可 知 图 7 图 8 f1 f1 f2 f2 图 8 c 28 60 41 32 45 45 水 玻璃 图 23 空气 空气 空气 水 a b 4 斜坡 图 7 4 图 5

9、是小张和小李两位同学利用光具盘等工具探究某个光的折射规律时分别观察到的两种光 路情况 小张观察甲图发现 光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入射角为 45 折射角为 20 从而得出 发生光的折射时 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的结论 小李观察乙图发现 光是从空气斜射入水 入 射角为 45 折射角为 65 从而得出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的结论 仔细观察甲图 或乙图 后 请你判断小张 或小李 的观察结果和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 由 进 一 步 观 察 和 比 较 图 中 两 种 折 射 情 况 我 们 还 可 以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5 某同学在用厚玻璃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 发现能成两个像 如

10、图 7 a 所示 于是用三块材料相同 厚度不同的厚玻璃分别进行实验 并将现象分别记录在如图 7 b c d 所示的方格纸上 图中 A1 A2 B1 B2和 C1 C2 为物体 A B 和 C 分别在厚玻璃中通过前 后反射面所成的像 请仔细观察装置 和实验现象 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1 比较图 7 b 或 c 或 d 中前反射面所成的像与物到前反射面的距离关系 可以初步得 出 2 进一步分析比较图 7 b 和 c 和 d 中同一支蜡烛形成的两个像间的距离与玻璃板厚度的关系 可以 初步得出 二 运动和力二 运动和力 6 松江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 要经过一段上坡路 他猜想物体冲上粗糙程度相同的斜坡的最

11、大 距离可能与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 小明将两块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 木槽分别以与水平面一定夹角 固定 如图7所示 将右边的木槽作为实验研究的斜坡 让一 金属小球从左边的木槽上同一高度处静止滚下 分别冲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的粗糙程度相同的 右边的斜坡 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斜坡与水平面夹角 10 30 53 向上冲的最大距离s m 0 50 0 40 0 36 5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同一物体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冲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的粗糙程度相同的 斜坡 21 小明觉得自己的实验中还有不足之处 他又用粗糙程度与木槽不同的塑料槽 钢槽 重复做猜 想实验 目的是

12、22 7 为了研究使用斜面匀速提升物体时的拉力大小 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沿竖直方向匀速运 动 如图 5 a 所示 又拉着同一个小车沿不同倾斜角度的光滑斜面匀速向上运动 几次实验如图 5 b c d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 a 与 b 或 a 与 c 或 a 与 d 可得 21 分析比较图 b 与 c 与 d 可得 22 8 某中学初二年级同学在探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实验中 把一根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 O 点 另 一端用尼龙细线固定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每次实验时 他们都将弹簧由 A 拉伸到 B 位置 研究过程 及实验数据如图 9 a b c 所示

13、请仔细观察图 9 中的装置 操作及现象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 结论 1 比较图中 a 与 b 或 a 与 c 可知 此探究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的是 2 分 析 比 较 图 中 a 与 c 中 拉 力 的 方 向 及 弹 簧 的 示 数 可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9 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 小明同学分别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沿水平方向 拉伸同一弹簧到相同位置 O 点 然后他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再次将此弹簧拉至 O 点如图 7 1 接着 他用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互成角度的力再次将此弹簧拉到 O 点 并逐渐减小两力间的夹角如图 7 2 已知 1 2 3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

14、 9 图7 1 图7 2 a b c d 图 5 6 1 分析比较图 7 1 弹簧形变程度和受力情况 可得出初步结论 21 2 分析比较图 7 2 弹簧形变程度 受力情况及两力夹角大小的关系 可得出初步 结论 22 10 小李乘坐飞机时观察到飞机机翼都是上凸下平的形状 同时还发现飞机必须经历一段加速之后 才能起飞 为此他决定探究 风 对上凸下平物体的作用力 他将制作的上凸下平的木模放在台秤上 如图 4 a 所示 并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以不同的风速 vc vb 迎面吹风 如图 4 b c 所示 请仔细 观察图 4 中的操作过程和测量结果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 4 台秤示数为 10 牛 台秤示

15、数为 6 牛 台秤示数为 4 牛 a b c 分析比较图 4 a 和 b 或 a 和 c 可得 分析比较图 4 b 和 c 可得 11 为了研究小球水平飞出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王使质量为 m1的小球从高度 h 处分别以 速度 v1 v2水平飞出 小球飞出的距离分别为 s1 s2 如图 9 a b 所示 然后他换用质量为 m2的小球再次试验 如图 9 c d 所示 已知 m1 m2 v1 v2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归纳 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图 9 a 和 c 或 b 和 d 中小球水平飞出的距离 s 及相关条件可得 从 相同高度以相同速度水平飞出的小球 分析比较图 9 a 和 b 或 c

16、和 d 中小球水平飞出的距离 s 及相关条件可得 12 某小组在研究通电平行直导线之间力的关系 他们所做的实验如图 12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 操作和实验现象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 比较图 12 a 与 b 或 a 与 c 或 a 与 d 或 a 与 e 两图 可得到的初步 结论 2 比 较 图12中 的 b c d e 可 得 到 的 初 步 结 论 图 12 a 未通电 b 通电 2A c 通电 2A d 通电 2A e 通电 2A h m1 v1 s1 h m2 v1 s1 h m1 v2 s2 h m2 v2 s2 图 9 a b c d 7 13 为了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某小组同学利用物体甲 重物乙 弹簧测力计 水平放置 的木板和玻璃板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 他们通过在物体甲的上方放置重物乙来改变甲对水平面的压力 并始终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研究过程如图 13 a b c 和 d 所示 请仔细观察图中物体甲 重物乙和测力计示数的情况 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 分析比较图 13 a 与 b 或 c 与 d 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 归纳得出的初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