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1097834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B卷)(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单元测试题(B卷)1、卡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6000年,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一座城市遗址。这些城市遗址的出现是( )A.农耕生产的结果 B.社会分工的需求C.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D.国家出现的必然【答案】A【解析】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民点逐渐发展成为早期城市,故选A项。而社会的分工、私有制的发展、国家的出现与城市出现无必然联系,故排除B、C、D三项。2、南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在某史诗的注释中写道:“它是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叙事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吉尔伽美什的赞歌。”“它”最早由什么文字写成(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

2、母文字 D.甲骨文【答案】B【解析】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故“它”最早由楔形文字写成,B项正确,其他三项错误3、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规定:“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这表明法典(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D.是两河流城文明的代表【答案】A【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漠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材料表明法典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法典的地位,排除B、C、D三项。4、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

3、。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两河地区依靠对外移民生存 B.法典指汉谟拉比法典C.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掠夺 D.地理环境影响政治走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经常发生战争,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洪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为了应对因地理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各种灾害酿成的潜在冲突,苏美尔人编制了完备的法典。由此可见,D项正确。A、C两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汉漠拉比法典由古巴比伦王国制定。5、2015年1月,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因保管不当而受损的消息震惊了世界。该面具的主人曾统

4、治的区域是( )【答案】A【解析】法老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A图中主要是古埃及,A项正确,其他三福图分别体现的是古雅典,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排除。6、古代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在统一之后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两个地区或国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是( )A.吉尔伽美什汉漠拉比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金字塔C.金字塔泥版文书 D.汉谟拉比法典泥版文书【答案】B【解析】汉漠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B项正确。吉尔你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泥版文书是古代西亚一种刻在泥版上的文字记录

5、最初为苏美尔人所采用,后来扩展到伊朗高原以西的广大地区故排除A、C、D三项。7、“一个等级的成员一生都不改变他们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姑娘联姻,也不允许和另外等级的人交友”。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农奴制度 B.种姓制度 C.门阀制度 D.奴隶制度【答案】B【解析】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发展出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因此材料描述的是种姓制度,B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8、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公元前6

6、世纪悉达多“众生平等”主张得以广泛传播的现实背景是( )A.封建等级制 B.世卿世禄C.种姓制度 D.世家门阀【答案】C【解析】释迦年尼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级体系,赢得了大批信众,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故C正确。其他三项与佛教创立时的社会背景不符,排除9、20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问时说:“今年是中印友好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典和华,即中印文化交,总理所说的“梵典”应包括( )A.大藏经 B.古兰经C.圣经 D.汉漠拉比法典【答案】A【解析】梵典泛指佛教之经典。佛教经典多从梵土(印度)传来我国故称梵典。又以梵文书写之书箱,亦称梵典。

7、大藏经为佛教经典的总集,属于温总理所说的“梵典”,A项正确,其他三项与佛教经典无关,排除10、海洋文明孕育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大河文明孕育了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差异 B.地理环境差异C.政治传统不同 D.人文思想的不同【答案】A【解析】中国是小农经济为主,这为中央集权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而希腊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不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形成,有利于民主制的形成,因此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差异,故A项正确。经济因素对文明类型具有决定性作用,B、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1、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

8、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比希腊文化起步要晚,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答案】C【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根源皆在希腊”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2、“希腊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从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它并不是代议式的民主,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所有的男性公民群聚于某个场所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通过投票表决。”这段话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 )A.原始性与狭隘性 B.直接性与全面性C.开放性与

9、随意性 D.独立性与广泛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所有的男性公民”可知其民主方式具有原始性,民主主体具有狭隘性,A项正确。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狭隘性的特点,而非“全面性”,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随意性的特点,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广泛性”,D项错误。13、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都建立古代文明古国,这样的古国都建立过帝国有发达的农耕文明,马克思称这种帝国的社会经济为( )A.东方奴隶社会 B.古典奴隶社会C.早期封建社会 D.亚细亚生产方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古国都有发达的农耕文明,都是奴隶社会,故B项正确,C

10、项错误。A、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4、观察下图,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的特点是分布广泛 一般都建立在海岸殖民城邦一般都沿袭母邦的制度和习惯A. B. C. D.【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正确,虽然说法正确,但图中未体现,排除,故选B项。15、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扩大统治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两者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宗教崇拜和巴比伦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下列对材料内涵解读最准确的是:亚历山大东征(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是一次正义性战争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

11、体现战争性质,没有体现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排除A、B、D三项;材料表明亚历山大兴建了希腊式的新城,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两者通婚,以及埃及宗教崇拜和巴比伦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C项正确16、德国法学家耶林格在他所著的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关于罗马的三次征服,不正确的是( )A.对外扩张,征服地中海世界 B.对外扩张,远至莱茵河流域C.对外扩张使奴隶制迅速瓦解 D.征战客观上传播了罗马文化【答案】C【解析】古罗马的对外扩张使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C项错误,符合题意。A、B两项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12、,排除;古罗马的征战客观上传播了基督教、罗马法等罗马文化,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7、下列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变迁表格中,“丙时代”对应的是( )A.古典时代公 B.王政时代C.共和时代 D.帝国时代【答案】D【解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进入帝国时代,D正确。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8、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一些抽象理念人格化,比如和谐女神、胜利女神、健康之神,祭祀这类神祗的宗教节目大多在执政官换届选举之时。这反映了( )A.君权神授的思想观念盛行 B.公民宗教信仰呈现多元化C.执政者重视政治理念宣传 D.罗马人尚武色彩非常浓厚【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思想,

13、排除A项;B项错在“多元化”,排除;将“和谐”“胜利”等包含政治色彩的观念,神秘化、人格化,有利于营造政治氛围,宣传政治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罗马人的尚武色彩,排除D项。19、在谈到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恩格斯说道:“奴隶制已不再有利,因此也就灭亡了,在这里罗马世界就陷入了绝境:奴隶制在经济上已经不可能了,而自由民的劳动却在道德上受鄙视。前者是已经不能再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后者是还不能成为这种形式。只有一次彻底的革命才能摆脱这种绝境。”这里“彻底革命”的含义是( )A.大规模的奴隶和平民起义 B.新兴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C.外族日耳曼人的入侵打击 D.奴隶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答案】B【解

14、析】材料中“前者”是指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后者”是指材料中所说的“自由民的劳动”,这里“自由民”是相对于奴隶而言的,“自由民的劳动”指的是封建生产关系,“彻底的革命”就是要使“自由民的劳动”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即建立新的封建生产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奴隶制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性,据此排除A、C、D三项。20.左图为早期希腊雕刻,右图为古代埃及雕刻。两者在发式、表情、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表明( )A.希腊雕刻对埃及的借鉴 B.希腊雕刻对埃及的影响C.早期文明的相似之处 D.埃及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故选A项。21、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它是(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改”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