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1060846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2016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12题。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D)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B)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第2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

2、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海水倒灌严重,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3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该河流最有可能是(A)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 D珠江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日蒸发总量与日蒸发量的比值,可以说明河流干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大小。流域内草地面积最大,其次是未利用地,水体及建设用地面积较小,显然不符合淮河及珠江流域,排除C、D。而松花江流域水体面积应该较大,故综合考虑,塔里木河最符合该流域特征。(2018届重庆一中高三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湖泊分布图,图中盐湖湖水盐度高,以产盐而得名。在盐湖西北侧,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内流湖。20

3、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读图完成46题。4对盐湖面积季节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A降水 B气温C蒸发 D下渗5科学家发现2011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D)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C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D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6受卓乃湖溃决的影响,库赛湖的主要变化是(A)A盐度下降 B含沙量减小C水位降低 D结冰期缩短解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及河流湖泊的补给方式,难度中等。首先根据经纬度可确定该区域为青藏高原地区,为我国高原湖泊群集中分布区,降水较少,主要补给方式为冰

4、川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因此湖泊面积季节变化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气温,故选B。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难度中等。图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寒区,虽降水较少,但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故排除A选项。该区域河谷地区发展河谷农业,但该区域的湖泊均为内流湖,即咸水湖,不适于农业灌溉,故排除B选项。图示区域河流属于内流河,最终汇入盐湖,不会流入其他区域,故排除C选项。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卓乃湖溃决后,首先流向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当两湖泊湖水外溢后才会注入盐湖,因此选择D选项。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湖泊水文特征的变化,较易。卓乃湖溃决,大量卓乃湖的湖水汇入库赛湖,同时,各湖之间形成河道也使库赛湖有了排盐通道

5、,因此湖水盐度下降,故选A选项。卓乃湖溃决,流速快,洪水期河流含沙量大,因此会使库赛湖的含沙量增加,故排除B选项。有大量河水注入,因此水位升高,故排除C选项。结冰期受最冷月均温的影响,与河流湖泊水量无关,故排除D选项。(2018届福建高中质检)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7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回答79题。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最适合建航运码头的是(C)A甲 B乙C丙 D丁8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D)A左汊水速较快 B右汊径流量较大C右汊水深较深 D左汊有江豚栖息9下列减少右汊

6、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中,最可行的是(D)A修建右汊护岸工程 B改左汊为主航道C在左汊修拦水大坝 D疏浚右汊浅滩区解析: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港的区位选择,难度中等。甲处并不位于主航道线上,且建设码头会破坏江豚的栖息地,因此A项错误;根据等水深线来看,乙处水深低于10米,因此不适合,B项错误;丙处位于左汊与右汊交汇处,水深大于10米,且位于河流侵蚀岸一侧,不易淤积,因此比较适合,C项正确;根据等深线来看,丁处水深小于10米,且位于沉积岸一侧,泥沙容易淤积,不适合建码头,D项错误。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易。仅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左汊和右汊的河水流速,A项错误;目前,上游来水的7

7、5%流经左汊,因此左汊水量比右汊大,B项错误;图中只有两条10米的等深线,因此无法判断哪一汊水更深,C项错误;左汊水量大,且水深超过10米的区域比右汊宽,因此,左汊作为主航道条件更为优越,但考虑到左汊是濒危动物江豚的栖息地,因此仍以右汊作为主航道,D项正确。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综合治理,较易。结合图示可看出,右汊航道事故频发主要是因为过往船舶多而航道狭窄,因此修建右汊护岸工程对改善航道意义不大,A项错误;改左汊为主航道会危及到江豚的生存,B项错误;左汊修建拦水大坝,使上游来水大量涌进右汊,会使右汊水位急剧升高,危及到大堤的安全,C项错误;疏浚右汊浅滩区,拓宽航道,有利于航行安全,D项正确

8、。(2016浙江宁波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甲)、径流量(乙)、输沙量(丙)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河流可能是(C)A长江 B珠江C黄河 D塔里木河11图中甲乙两曲线在35月相差最明显,下列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组合是(A)蒸发量较大灌溉用水量大生活用水量大工业用水量大水库蓄洪A BC D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第10题,该河流年输沙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应是黄河,故选C。第11题,生活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的变化不大,也不会在35月出现高峰,而这一时期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使得径流量增加缓慢,故选A。下表为我国黑

9、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表。据此完成1213题。河流长度(k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甲109022661乙5416240.14丙4411184.6丁342027090.1612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C)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13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D)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解析:第12题,四条河流中,长度最长的是黑龙江,含沙量最大的是海河,流量最

10、小的是伊犁河,由此对照表格数据可知C项正确。第13题,伊犁河是内流河,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补给形式为高山冰雪融水,其径流量受气温的影响明显,黑龙江是国际性河流。14下面四条河流可能发生凌汛的是(B)解析:凌汛发生的条件有:有冰期,由低纬向高纬流。二、综合题15(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月份123456789101112发送量(万人)00000000156425728110.8135.1156.3156.3156.3(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_6_个月。(2)说明图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

11、外)。答案:(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解析:第(1)题,14月,水运交通累计旅客发送量一直为0,说明不能开展水运,应为河流结冰期;11月和12月,累计旅客发送量并未增加,说明当月的旅客发送量为0,亦为河流结冰期。综上可知,该省境内河流的结冰期约为6个月,第(2)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径流总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水位的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进行描述。16(2015广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的共同特征是_均为地上河_,成因是_(地形)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

12、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_。(2)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夏(或夏秋)_季,成灾的原因是_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_。(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的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答案:(3)标记见下图。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4)蓄水以调节荆江河道的洪水流量。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建分洪区、人工裁弯取直等。解析:由于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这两个河段都属于地上河,因此都是防汛的重点河段。在考虑防汛的季节时,应从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雨水出发,推出它们的汛期都在降水集中的夏季。画凌汛易发生的河段时,要注意凌汛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对于水患的治理,有加固堤坝、河道清淤、退耕还湖、植树造林等一系列措施。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