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丰子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反战观.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59955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崎丰子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反战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崎丰子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反战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崎丰子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反战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崎丰子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反战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崎丰子战争题材作品中的反战观一、 引言。战后,日本经济在短期内复苏,使日本民众逐渐忽视了对历史过往的反省和问责。甚至有人认为日本只是战败,过去的事,可以忘记。而很多日本大众文学作家坚信:无论时光怎样流逝,二战是无法从历史中抹去的,与战争相关的很多事情尚未完结。唤起民众意识,引起社会反思,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日本着名社会小说作家山崎丰子(1924年-2013年)于战后开始文学创作,生前共创作了16部长篇小说和9篇中、短篇小说。她经历过大正、昭和与平成3个时期,青年时期被强行中止学业、派往兵工厂加工弹药的特殊战时经历使她痛恶战争,也成为她文学创作的主要动力。在接受胡耀邦总书记接见时,

2、山崎曾说:“之所以我的小说结尾经常带有反战思想,是因为我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于是,她在而立之年后开始以文字的形式控诉战争,其大部分作品中贯穿着“反对战争”与“和睦共生”的思想,表达公众的不满情绪,揭露鲜为人知的史实,挖掘被刻意隐藏的事件成为这位平民作家的使命。为此,她身体力行,煞费苦心搜集资料,将作家生涯近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战争相关题材的创作,笔触涉及太平洋战争、广岛原子弹爆炸、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关东军溃败等历史场景,以此引发读者思考:战争到底是什么?二、“归”-山崎文学的反战主题。在山崎丰子的反战思想中,饱含着日本民族特有的“归”的元素。 “归”这个字,在日本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根据

3、广辞苑(第五版)的解释,“归”的主要含义是(事物或人)回归到原点或原始的状态。对于信仰宗教的普通日本人来说,无论事业怎样辉煌,人生多么精彩,大多希望落叶归根。但由于战争,许多人都未能拥有这样圆满的结局,不能魂归故里,令人无法释怀。山崎巧妙地运用了“归”这个元素,将反战思想融入作品之中,引导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性产生共识。“归”的运用在其创作前期就已出现,尤其是“发展期”和“巅峰期”的一些作品以人物意外死亡为结局,以唤起人性的回归。比如女人的勋章中自杀的大庭式子和白色巨塔中病死的财前五郎,都是在事业达到顶峰之时意外陨落的。他们渴望在业界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却因执着于金钱与名誉,渐渐丧失自我,失去人

4、的本性。在“战争三部曲”中,山崎将重点放在主人公回归故土上,运用写实手法表现各种人物的悲欢离合,令小说高潮迭起。不毛地带中的一岐正,在西伯利亚服劳役时,认为不可能再回到日本,屡次尝试自杀。但是理智最终战胜了冲动,令他勇敢地活了下来。11年后,他终于如愿返回日本。虽然在近畿商事中平步青云,却于带领商社异军突起之时急流勇退,因为他始终惦记着那些客死他乡的人。小说的结尾,辞职后的一岐接任“朔风会”会长的职务,回绝了秋津千里对自己的感情,只身踏上飞往苏联的航班,前往哈巴罗夫斯克、伊尔库兹克等地寻找日本人的尸骨。“飞机于暮色中继续飞行,眼前出现的白色大地不断扩大。再过不到1小时,就将抵达哈巴罗夫斯克了。

5、(略)我终于来了,再等等我-一岐拿起放在旁边座位上的盛开的白菊花举在窗前。冰封的苍白大地上,突然浮现出这样的景象:战俘营中了望塔高高耸立,在袭人的寒风中,排成5列纵队的日军战俘从营门前出发,准备上工。(略)一岐的脸上,落下大滴的泪水。”“活下去,作历史的见证人”,这是已故的谷川大佐的声音。他曾经劝说一岐无论面对怎样残酷的命运,都要顽强地活下去2.按照常理,受尽苦痛、九死一生的人回国后应充分享受生活,但山崎却设定了这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大胆揭发战后日本人精神层面的“不毛地带”.人们通过主人公的眼睛,看到了战后30年日本民众内心的变化过程,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战争与和平”.主人公一岐

6、的原型是多位具有相似经历的人(濑岛龙三、草地贞吾、铃木敏夫),山崎将他们辛酸的过去逐一编织起来,最终凝结在一个人身上。换言之,其身上所体现的是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日本民众的苦难与悲凉,让日本民众再次领悟战争导致的“不归”的苦痛和能够“归来”的珍贵。两个祖国和大地之子同样以战争为背景,将“归”的主题引入更深层次。虽然故事结局不同,但“归属感”已成为众多人物的相同的渴望。太平洋战争、广岛原子弹爆炸、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等是许多日本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场面,若无新意,创作便会走入定式。为避免模式化,山崎丰子始终抓住美籍日裔这一鲜为人知的群体进行描写,挖掘平凡人难以察觉、且极易被社会过滤掉的、长久存在于

7、他们个体之中的紧张与不安的精神状态。1978年,山崎受聘夏威夷州立大学进行讲学,期间涉猎了移民史、日裔收容所等材料,探访了很多第1代、第2代美籍日裔,听他们诉说亲身经历。当得知12万美籍日裔在“珍珠港事件”后被当作嫌疑人关进沙漠深处的收容所时,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为此,山崎通过大场景、多层次、多线索的描写引出主题,在有限的篇幅内,尽量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在小说中,身为第2代美籍日裔的天羽贤治不停地转换着自己的身份:从收容所的俘虏,到美军情报部门工作人员,再到原子弹爆炸调查小组成员,最后成为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监听译员。虽然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但他却在一次次角色转换中越发感到得不到任何一方的信任,

8、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书宣读完毕后,因被怀疑无法完全忠诚于美国的他被终止继续担任现职、调往军用铁路运输事务所。渴望安定的贤治心力交瘁,最终在日本的土地上,抛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于审判厅内饮弹自尽。两个祖国的另一条主线是天羽贤治的弟弟天羽勇。在战争中,不同年代的人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不尽相同:父亲天羽乙七始终认为自己是日本人;贤治则对日本尚存眷恋,对日本人仍有同情感;而勇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然而,勇的归属感在战争中多次遭到粉碎。作为土生土长的美籍日裔,勇为表明对美国的忠心,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加入美军参战,被编入由日裔、夏威夷裔组成的442部队。他在欧洲战场

9、上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当美军第34师团德克萨斯大队被德军包围在德、法交界的山中时,美国政府把解救任务交给了442部队。在伤亡过半、补给匮乏的情况下,勇与部队终于突破重重包围,接近了德克萨斯大队。但接下来的一幕却令他怒火中烧。“3个小时后,(天羽)勇等人回到了根据地,250人的队伍就剩百十号人。(略)”德克萨斯大队,你们在哪儿?我们来救你们了!“马克队长的左臂被子弹击中了,鲜血染红了衣袖。他大声呼叫着,前面的草丛动了动。”喂!是德克萨斯大队吗?“勇也不由得凑近跟前,周围的草丛动了起来,有人从地洞中探出了头。”你们是谁?“德克萨斯兵问道。”我们是36师团的442部队。“”啊!是小日本(Jap)!“

10、一个人从洞中爬了出来,喊道:”喂!大家快出来!小日本来救我们啦!“”什么小日本!我们是拼死冲破敌人的包围来救你们的啊!“(略)然而,战斗还未结束。就在勇证明了自己作为美国公民的价值和忠诚不久,手榴弹划了一道弧线飞了过来,爆炸了。”不!“勇的身体被爆炸的气浪抛向半空,他大声惨叫。3521-523”勇是在极度迷惘和悲愤中死去的,在他短暂的生命中,这种情绪始终藏匿于内心,令他无法坦然面对一切。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归属感的渴望,以及对怎样才能拥有、何时才能拥有归属感的焦虑。他不惜一切代价努力找寻,却直到生命结束仍未获得。也许有人会说,勇的战死十分遗憾,因为他战功赫赫,已经获得美国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只是没

11、机会“享用”这种“归属感”所带来的欢愉而已。然而,通过兄长贤治的经历可以设想,即使满身伤痕的勇在战后平安回到他所期待的“祖国”-美国后,仍会遭到蔑视和仇恨,“Jap”这个称呼将伴随这名美籍日裔一生。可以说,无论美国人是否说出口,“Jap”的概念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贤治的自杀再次证明:在强调“公民权益”的美国人眼中,美籍日裔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而已。在两个祖国英译本的简介中,编者以西方人的视角对作品进行了如下解读:“山崎丰子笔下的人物遭受着来自太平洋两岸的偏见和猜疑,作品引导读者思考爱国的意义。在两个祖国问世25年后,英译本提供了一个了解战后日本的宝贵机会,并让我们重新思考现代世界中日本人的

12、真正含义”.对442部队的描写,是根据二战真实史料加工而成的。美国为避免舆论压力,从未明确提及相关事件。山崎丰子毫无顾忌地将这些事件写入小说,让读者看到了战争中不为人知的血腥和残酷,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小说命名为两个祖国,一是指主人公祖先的国家-日本,一是指主人公生长的国家-美国。这反而引起了第3代美籍日裔的质疑,因为在他们心中的祖国只有美利坚合众国,而对日本的忠诚则无从谈起。但是,正如该作品所揭示的那样:在特殊时期,他们表面上拥有“两个祖国”,实际上却无家可归,甚至遭到逮捕、关押或流放,无论对美国怎样忠诚,都无法完全融入那个社会。那场战争对他们的影响,将长期持续。与

13、 两 个 祖 国 相 比 , 大 地 之 子 对“归”的主题表达得更直接、更强烈,遗孤内心深处对“归”的渴望,正是打动山崎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主人公的身份是战后日本遗孤,历时二战、*、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合作钢铁厂项目等各个时期,以主人公“盼归”为发端,通过“未归”的过程,达到“重归”的结局,充分阐释了回归主题。作品从中国20世纪70年代起笔,运用倒叙的手法,随陆一心(原名:松本胜男)的回忆,讲述其悲惨经历。战前,松本一家受日本政府煽动,随“开拓团”来到中国东北,在日军败退时家人失散,胜男被卖到中国百姓家里。年幼的他始终怀着“归”的思想,从农村出逃后,被陆德志夫妇收养,改名陆一心。他受到养父母

14、感化,渐渐体会到久违的归属感。新中国成立后他考入大学,在与同学赵丹青热恋时,却再遭打击:赵及其家人得知他的日本人身份后,断然提出分手。*中又要接受劳动改造,感情、事业上的双重打击,令他心灰意冷,内心已被抚平的伤痕开始隐隐作痛,再次失去归属感。此时除了坚持替他伸冤的养父母外,女医生江月梅也给予了他精神支持。江月梅后来成为了他的生活伴侣,让一直缺少亲情、缺乏安全感的一心再次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归属感。*后一心被调入北京钢铁公司工作,他表现突出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一名普通人的生活。小说至此,似乎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命运多舛的主人公在参加中日合作的项目中,却戏剧性地与生父松本耕次相遇。后

15、因“内部资料丢失”等事件被怀疑出卖国家利益,还因访日期间未能按时归队多次受到调查,虽然最后真相大白,但却给其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尽管生父多次劝他回日本生活,但是在饱尝各种辛酸、忍受无数质疑后,他仍旧决定放弃日本的富足生活,选择继续与养父母、妻子、女儿一起,在这片养育了他的大地上生活下去。山崎以这种方式重新诠释了属于日本遗孤的“归”的珍贵。小说结尾,1985年的中日合作项目宝华制铁开工典礼后,一心与生父畅游三峡,在耕次最后一次劝说其回日本时,一心借景抒情,以含蓄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对中国人而言,长江是母亲河。从江水深处猛烈地传来赞颂长江的声音,一心的灵魂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一心的双眼涌出泪水,凝望着父亲的脸庞。“大地之子”一心的声音融化在山顶吹来的风中,松本惊讶地转头看着一心。“我,是这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