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产保护价值冲突与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

上传人:caoka****i345 文档编号:131048522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遗产保护价值冲突与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历史遗产保护价值冲突与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遗产保护价值冲突与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遗产保护价值冲突与可持续发展论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遗产保护价值冲突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摘要: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在我国经历了兴起发展完善的过程,作为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蕴含着人类的物质精神文明。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历史遗产保护面对着的是空前的文化危机,这一危机的根源来自于都市发展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从价值冲突这一核心问题切入,指出都市发展与历史遗产保护并不是冲突的双方,希冀依靠对陈旧观念的打破与继承,实现历史遗产保护的真正实施。关键词:历史遗产;价值冲突;可持续发展迅速的“城市化”所带来的并不是城市文化特色的保留,相反的,这种“快餐式”的发展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千城一面。与此同时,一些政府打着“保护历史遗产”的旗号,行着破坏、新修之实1。1

2、背景1.1历史遗产保护历程我国的历史遗产保护从1949年开始,改革开放是其重要的转折点:在改革开放之前,历史遗产保护更多的是自发、从下至上的,主要针对的是古文物的保护;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着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阶段以及至今整个历史街区、区域保护阶段2。1.2历史遗产保护现状现如今,我国的历史遗产保护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遗产衡量标准单一:简单以历史遗产数目、价值作为遗产衡量的标杆。刻板保护准则:单一限定遗产的保护区域、内部建筑高度、风格等。1.3我国历史遗产保护现有矛盾我国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思想意识也在变革,但由于我国发展不同于西方转变的迅猛性,致使无法在很

3、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可以支撑现代文化、正确的主流思想,所面对的是中国史无前例的文化缺陷冲击3。这一文化缺陷冲击十分清晰地投影在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及都市现有进一步发展的碰撞中。在现有城市发展理论中,拆除似乎是发展唯一的方式,当这块土地原有的历史遗产不足以匹配它所在的地价时,就很有可能面临“改头换面”的结局。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冲突2.1上海遗产保护思想的变迁过程1991年,颁布了上海市第一个有关历史遗产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确定了市内的重要历史遗产,划定为保护区域,并严惩破坏遗产者。2002年,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这一条例的颁布,代表着对于遗产保护意识的发展,这是

4、衡量城市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双重重要性后做出的让步。最后,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的措施与方针,明确提出在历史遗产区域内,新建筑必须不影响区域内遗产建筑。强调了开发建设是发展,保护修缮也是发展的正确思想。由此可见,上海市对于历史遗产保护的看法是经过了发展到成熟的历程:从开始的只关注于发展,忽视保护重要性强迫实行国家规定政策意识到历史遗产的重要性,依据自身情况主动展开对其的保护明确提出保护也是发展。2.2遗产保护观念变化的实质上海市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现象所体现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价值观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由一定的物质以及环境催化得来。首先,是经济发展上的需要,陈旧观念中,经常将遗产

5、保护与城市发展看作是互相敌对,不可同时满足的对立面,而最终的结果一般都是遗产保护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牺牲者。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些城市历史遗产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从宏观上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对于开发的控制。其次,是政治政策上的需要一些历史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是从一般的艺术性遗产转变成为政治化的遗产。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便从政治上有了必须保存与铭记的理由。3建立我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骨架在我国已然充分体会到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对于城市经济复兴、发展的影响。在这一前提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文化遗产的衰败或未妥善保存,

6、一般是由于遗产与发展后的城市需求不再适应。这种不适应或者是因为历史遗产本身的原因,或是因为城市此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局限性。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历史遗产进行修缮、改造、功能升级等方式,令改变过后的城市历史遗产可以适应来自发展过后的城市需求。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物质因素与社会因素互相交织,成为了城市历史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旋律。因此,需要做到人与大自然、人与现实社会、人与自身协调发展,令城市历史遗产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达到自然生态平衡、精神人文生态平衡以及现实社会生态平衡。参考文献1栗德祥,黄献明,邹涛,等.生态设计之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美戴维哈维著.阎嘉译.后现代状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美大卫哈维著.胡大平译.希望的空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