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三 部 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三 部 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教师执教能力三部曲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四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也曾说“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质量,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变革的执行者,是提高全民教育质量的保证。” 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在课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执教能力提高势在必行。教师执教能力就是教师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的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将知识、能力及其他素质传授给学生的教育能力。教师只有不断地给自已“充电”,其课堂教学才可能频频“出彩”,教学质量才有望提高。笔者认为提高教师执教
2、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要演奏好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亦即提高自身的备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总结反思能力。一、序曲课前准备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备课能力是指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地处理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能力。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备课理念新课程教学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
3、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叶圣陶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唯教科书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科书中与学生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及时地整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只有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再创造,才能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二)以学生的需要为本创新活动设计新课标下的备课,可以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这句话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洞察学生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情境,设计学生喜闻乐
4、见的教学活动,以便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总之,在备课设计教学活动时能运用授课技巧,有效选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 探索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瑞士学者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中提到: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体验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生活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
5、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把生活情境再现到教学中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现象。让他们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意愿。比如在学习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时,可以展现过年的场景,使学生感受过年的气氛。再如在学习“储蓄”时,教师可以展现在银行存取的一幕,使学生对银行的存取行为更易理解。生活化的场景,生活化的语言,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
6、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2、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活动,为学生展现生命光彩提供舞台,为学生生命能力的锻造开辟训练场。(1)让课堂成为“设计室”,让学生成为“设计师”,在活动中大胆设想,尽情挥洒,畅游想象的海洋。如:假如你是一名经营者,你将如何设计自己的名片,设想那时的市场情况,根据自己所做的市
7、场调查,规划产品,设计产品的宣传语,设想可能在经营中遇到的风险,设想避免风险的策略。2008年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征集奥运宣传语、纪念品、开幕式请你献计献策.充满奇思妙想。(2)让课堂成为“画室”,让“小画家”们尽情挥洒手中的画笔。描绘古楼兰想象图;古代城市想象图;未来城市规划图(3)让课堂成为“研究所”,让学生成为“研究员”、“调查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深入社会,了解事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综合探究课的学习中:调查家乡的环境、经济、交通;调查大众传媒的影响;调查社会小问题等。(4)让课堂成为 “报告厅”、“交流会”,让学生成为“报告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5)让课堂成为“竞赛场”、“
8、辩论会”,来一场“东西部大比拼”孰优孰劣;搞一次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会; 二、高潮课堂演绎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执教能力的核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它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善于调控课堂,使课堂气氛既严肃又活跃。严肃时,能使课堂安静,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走,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活跃时,能让学生以积极、愉快的学习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有效捕捉学生灵感,积极思考,大胆回答教师提问,师生有效互动,达到培养能力、丰富个性的目的。教师的教法生动,讲解清楚,引人入胜,时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
9、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是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预设教案走进课堂的。由于教材与学生经验、教学手段与学生思维之间的差异,课堂上时不时会跳出不和谐的音符。对此,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发扬课堂民主,努力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使学生进入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教师还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如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教师应对学生多些激情,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教学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解决,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处理问题应灵活,避免死板、僵化。民主和谐的课堂氛
10、围是课堂教学适时生成、迸发思想火花的保障。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滋养液”。(二)加强课堂艺术管理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在空间管理上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计,将每个学生置与自己的视野围内。在空间距离上,能够灵活地与每位学生顺畅交往。课堂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如权威性模式,整个课堂由教师负责,教师运用多种指令要求或轻度惩罚控制学生的行为;放任式,强调学生个别人自由和个人选择;人际关系模式,侧重于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群体过程模式,将课堂视为群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维持有效的、积极的课
11、堂群体等。不同的课堂管理模式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应选择适合的课堂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提高质量教学的“均衡器”。(三)促进师生真情互动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室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教师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各种互动方式有效地运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加强教学互动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绝对权威,不能以尊长的姿态与学生交往,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学生的交往;二是教师要建立多层次的互
12、动,因为在教学中的互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每一方面的层次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充分利用多层次的教学互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是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的互动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证。(四)巧用学生生成资源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比如在教学多民族大家庭时,我播放了一些少数民族节日的视频,当播放到傣族的泼水节时,许多学生都沉浸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
13、生说:“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就在全班学生为之瞠目的时候,我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大家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在浪费水资源”这有益的动态资源,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善于倾听的老师能时时关注学情,把握学生的脉搏,敏锐地抓住课堂生成点,发现课堂共振点,师生共同演绎优美的“协奏曲”。三、尾声课
14、后反思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更需要实践中的自我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而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探索和“自我教育”。总结反思能力是教学创新动力,是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常常是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应在课后及时加以捕捉,形成书面材料,深化反思行为。在教学活动后,教师可以采用反思日记的策略来反观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不断检查自己
15、的教学成效并努力改进。那么教学反思该记些什么呢?(一)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的亮点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比如我在设计思品学科情绪万花筒这一课时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学生体验,以游戏贯穿始终,学生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
16、氛非常活跃,高潮迭起,真正寓教于乐。(二)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以备日后参考。比如我在设计思品情绪万花筒这一课时设计了两场比赛第一场比“画工”腾讯公司QQ表情设计大赛、第 二场比“演技”表演“”变脸,尤其是比演技这一场,应该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甚至称的上“点睛之笔”,但是由于课前沉浸于对游戏设计的沾沾自喜,忽视了课堂时间的有限,以及没有充分估计课堂游戏过程中的意外因素都将导致课堂时间计算的失准 。结果第二场比赛没有进行,使整堂课大打折扣。(三)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