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130244834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俗世奇人这本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们。他们每人只要有独一无二的绝技或者是另有绝活的,那就一定有绰号,比如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好嘴杨巴、背头杨等等。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俗世奇人这本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奇人们。他们每人只要有独一无二的绝技或者是另有绝活的,那就一定有绰号,比如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好嘴杨巴、背头杨等等。苏七块,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医行,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别人每次到他这来看病,首先要交上7块押金才行,否则不给医。别人以为他这是小气爱财如命,但他并不是爱财如命,不然也不会还给华大夫的七块钱还有免掉张四药钱,他是为了他立下的规矩

2、啊。规矩既然定下了,就不能破,要是破了,人人都这样,那世界会成什么样子?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刷子李,专干粉刷一行。刷子李有一个绝活:就是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如果沾上就不收费。刷子李刷墙的浆是他自己研发的,不稠也不稀,颜色也适中,让人一看就心旷神怡,仿佛到了仙境。人们看到刷子李刷墙那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因为他刷墙的声音像大师演奏的乐曲一样格外优美。有一次,徒弟头一次跟师傅去干活,在干完活后给刷子李端茶点烟的时候,发现师傅的裤子上有一个白点,但是用手一捏,白点却消失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师傅抽烟时不小心烫破一个小洞。他让我明白了

3、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做起,如果没有一天一天的积累,是不会成为行业的专家华大夫,他的治牙技术非常高超只要张开嘴,不用说那个牙怎么了,他瞅一眼,全部知道了,一天下晌,两个便衣侦探过来找一个通缉犯,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有健忘症,早上才看了六个人,便忘记了。晚上在一壶春酒楼吃饭时,认出了他的长相,但不敢确定,最后看见他的虎牙就确定了,写出了华大夫认牙不认人。他并不是有健忘症,而是把全部心思都“钻”到了这个牙里,才会这样,做什么事到要一心一意。俗世奇人中的奇人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但他们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就像书中写的“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4、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就像将进酒中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须得有一门精通,成为行业的专家,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读后感我今天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俗世奇人。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注明作者冯骥才,里面的故事发生在天津卫,当年,它既是水陆交通要道,也是世人瞩目的开放城市。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他们有的现身于上流社会,有的混迹在市井民间,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

5、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他们中间既有凭着一把钓竿把鱼钓绝的大回,也有只认牙不认人的牙医华大夫;既有专会溜须拍马的“死鸟 ”贺道台,也有抠团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张”。这些“俗世奇人”,在作家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个个生动有趣,活灵活现。这本书是由19个小故事组成的,也是由19个有着各种能力的人组成的。每一篇文字极精短,一半是现代文,而一半又有着天津方言。冯骥才作者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冯

6、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说道这里,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一位奇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天津人很机灵,把药都弄到糖里,既好吃又可以治病,人们便把这种东西叫做药糖。而这东西当时非常流行,卖药糖的人都变这花样卖,有说段子的,有唱戏的,有说快板的等等。而在鼓楼前面有一个卖药糖的人名叫俞六,这个人显然是主角,虽然他很聪明,但他不会说,也不会唱。不过他的药糖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有48种,但药糖样式虽然多,但有几个人知道呢?所以一个好心的老大爷决定帮帮他。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老大爷说:你要学会一个绝活。俞六一听大悟随后就去练习绝活去了。几天之后俞六练好绝活就出去卖药糖,没想到真的大卖,不过好景不长几天之后,有人学着他也卖起了药糖。接着他又去找老大爷,哪位老大爷说:你要想别人不学你,你得让别人学不了。俞六又练成了一个绝活。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俞六的技能又被复制了,最后老大爷看不下去了,给了俞六一张纸条,让他边卖边喊。上面写着:天津药糖家家好,四十八样数第一,一色一味快快香,再饶半块随您意,俞家能耐不传女,谁我儿子谁学艺。相信大家都应该明白这些话是什么意思。看完这个故事之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技艺,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我们没有必要抄袭别人的技艺,如果抄袭,真的就成为这首打油诗中所说的儿子了。冯骥才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