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师大版】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已纠错)(已纠错)

上传人:了*** 文档编号:130230671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北师大版】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已纠错)(已纠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北师大版】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已纠错)(已纠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北师大版】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已纠错)(已纠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北师大版】必修三:第1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卷及答案(已纠错)(已纠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检测卷 北师大版必修3(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中国古民居中常见到“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匾额或门联。古代这些家庭所读所传的应该是()A老庄之学 B儒家思想C墨家学说 D耕作技术答案B解析“耕读”、“忠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儒家在士农工商诸业选择中基本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家庭和社会风气建设的理想。2百家讲坛里的于丹教授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观察下面两幅图片,主要涉及的思想流派是()A儒家、法家 B儒家、道家C墨家、儒家 D道家、兵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

2、记。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3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大意是:世道混乱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这种现象是孔子十分反对的,在政治追求中,他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克己复礼”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周礼。4“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

3、峻法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分析,荀子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5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的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礼乐制度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加强对人民的约束。6我国古代的一位儒学大师认为:“诸侯受命于天子,予受命于父。诸所受命者

4、,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位儒学大师是()答案B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即可看出,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7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带有浓厚迷信思想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故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迷信思想,故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正确,故选D。8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

5、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答案B解析“天人感应”在于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上天的意志。“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人们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反对皇帝就是反对上天。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9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

6、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答案D解析A项是孟子的思想,B项是荀子的思想,C、D项符合董仲舒的思想,其中C项体现的是“君权神授”思想,故A、B、C三项错误。D项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10.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的“仁政”思想D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

7、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答案C11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A诚敬存之 B读圣贤书C发明本心 D端坐澄心答案B解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说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故B项符合题意。“诚敬存之”是二程的主张,“发明本心”是陆九渊的思想,“端坐澄心”是指使心安静下来,去掉一切杂念,属于道家养生思想。12复旦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

8、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 B孟子C董仲舒 D朱熹答案D解析程朱理学把儒家思想发展到了理性化、思辨性的新阶段。材料中的校训就体现了理学家的这一思想特点。13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题字“忠、孝、廉、节”。这些题字反映了()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对学子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C D答案A解析儒学重视个人的修养和品德的养成,对儒家传统道德的推崇也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理学具有伪善和欺骗性的特点,无法体现出来。故排除含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14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

9、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道学 B法学C理学 D佛学答案C解析人物名字体现了理学“仁”“礼”“信”等基本主张。15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答案C解析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陆王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万事万物之理皆存在于人心中,万事万物的存在意义也由人心论断,万物的存在状态皆由人心所感知。C项含义是:身居闹市,却没有车马往来的喧闹。那是因为作者远离尘俗,不受干扰。C项符合题意。1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

10、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原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17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是唯心主义都带有民主色彩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A B C D答案A解析朱熹的观点属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观点属主观唯心主义,二者都是对儒学的发展与改造,心学实际上是理学发展的结果,都是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发展成熟与转型的表现,也

11、是儒家思想走向极端的表现,谈不上带有民主色彩。1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A解析四库全书为清代乾隆年间编著。可根据教材中有关四人的主张综合判断得出答案。明朝万历年间著名思想家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抨击封建礼教,其思想被统治者斥为“异端”。19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答案C解析题干强调了以“天下之法”否定“一

12、家之法”实际是否定了君主专制;以“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强调了法治的突出地位。A项不正确;B项与题干无关;D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20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答案B解析民主的含义即人民主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而不属于某人或集团。根据这个定义,黄宗羲的观点中“天下为主,君为客”最能体现其“民主性”思想。二、非选择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8分,共50分)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

13、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董仲舒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宋)朱熹材料四“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

14、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黄宗羲请回答:(1)在清代以前,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请问每个阶段的思想核心是什么?(8分)(2)根据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谈谈每个阶段的思想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8分)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宋代: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明代: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纷争,孔子希望用“仁”的学说来调节社会人际关系。汉代,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董仲舒发展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宋代,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朱熹的学说适应了当时的需要。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其腐朽性也进一步暴露,与此同时,工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黄宗羲的学说就是对当时现实的反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所给的材料观点鲜明,分段清晰,难度不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即可。2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