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练习二模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117236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练习二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练习二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练习二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海淀区高三生物期末练习二模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5月期末练习(二模)试题(含解析)1.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A.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 线粒体:将丙酮酸彻底分解D. 溶酶体:加工并分泌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生命系统的边界,使细胞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控制物质进出;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线粒体:普遍分布在动植物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较多,合成大量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把线粒体称为“动力车间”。3、核糖体:普遍分布于原

2、核细胞核真核细胞内,无膜结构,能够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因此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4、溶酶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含多种水解酶,被称作“酶的仓库”,可以水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可以吞噬水解病原体,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详解】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A正确;核糖体可以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B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形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大量能量,C正确;溶酶体能够水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高尔基体可以加工分泌蛋白质,D错误。2.研究者得到B基因突变、P基因突变和B、P基因双突变小鼠,持续在一定剂量紫

3、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上述三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B. 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C. 仅P基因突变会导致小鼠产生大量黑色素瘤D. 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答案】C【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P基因突变小鼠,在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其数目接近于0;B基因突变的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接近于2;而B、P基因双突变小鼠,一段时间后统计小鼠皮肤上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数目,其数目最

4、高接近于12。【详解】皮肤上的黑色素瘤细胞是一种皮肤癌细胞,则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增殖失去了控制,A正确;根据题意,该实验持续在一定剂量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培养的结果,因此黑色素瘤的发生可能是紫外线损伤DNA所致,B正确;由图可知,当B、P基因双突变时,导致小鼠产生大量的黑色素瘤,C错误;据图分析,B、P基因双突变时,导致小鼠产生大量的黑色素瘤,因此多基因突变效应叠加会增加黑色素瘤产生的数目,D正确。3.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身体正在发生的反应有A. 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B. 寒冷直接刺激下丘脑产生兴奋C. 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D. 血液中肾

5、上腺素浓度持续降低【答案】A【解析】【分析】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肾上腺素作用:能让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3、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一方面使得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或停止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使得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以及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让代谢加强来增加产热。【详解】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各

6、个动作的协调进行离不开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才能完成高难度动作,A正确;寒冷直接刺激冷觉感受器,使其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B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经过垂体后叶释放的,C错误;在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代谢加快,心跳加快,因此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会上升,D错误。4.橘小实蝇为害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治理虫害时,农业技术员先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再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使其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最后引入它的天敌寄生蜂,进一步消灭橘小实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应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B. 使用

7、性引诱剂不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C. 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D. 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互利共生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散播性引诱剂,干扰正常交尾;引入寄生生物,以毒攻毒。2、种群特征:【详解】橘小实蝇的幼虫活动范围有限,活动能力弱,应使用样方法估算橘小实蝇的种群密度,对于橘小实蝇的成虫采用诱捕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因此会破坏橘小实蝇的性别比例,B错误;根据题意,释放不育雄性成虫与田间雌虫交配,产下不能孵化的卵,因此会降低橘小实蝇的出生率,C正确;根据题意,引入的寄生蜂和橘小实蝇形成寄生关系,D错误。5.

8、为提高大豆对磷元素的吸收能力,研究人员利用杆菌转化法将水稻的耐低磷基因OsPTF 转移到大豆植株中,下图为重组Ti质粒上T-DNA的序列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以水稻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及PCR扩增可获得大量OsPTF基因B. RNA聚合酶与启动子I识别并结合后,启动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录C. 可通过含除草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有目的的基因大豆愈伤组织D. 用EcoRI、BamHI双酶切重组Ti质粒后,经电泳分离至少得到两条带【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获取方法包括:从基因文库中获取、PCR扩增技术和人工合成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9、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对植物细胞可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对于动物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对于微生物一般采用Ca2+转化法。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方法包括:DNA分子杂交法、分子杂交法和抗原-抗体杂交法;也可以进行个体水平上的鉴定,如抗性实验等。【详解】以水稻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可以合成cDNA,然后再以c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可获得大量OsPTF基因,A正确;识图分析可知,抗除草剂基因位于启动子的后面,因此RNA聚合酶与启动子识别并结合后,

10、启动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录,B错误;由于图中T-DNA的序列中含有目的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故可通过含除草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有目的的基因大豆愈伤组织,C正确;用EcoRI、BamHI双酶切重组Ti质粒后,会得到三种片段:含有耐低磷基因OsPTF的片段、含有除草剂基因的片段和只含启动子I的片段,因此经电泳分离至少得到两条带,即含耐低磷基因OsPTF的片段和含有除草剂基因的片段,D正确。6.为研究焦虑症的机理,科研人员利用小鼠为材料进行实验。(1)科研人员敲除野生型小鼠(WT鼠)的焦虑抑制基因N基因,得到N基因敲除鼠(N-KO鼠)。N-KO鼠进入图1所示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时,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刺激,

11、产生_,沿 _神经传至相关脑区的神经中枢,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因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WT鼠在探索新奇环境的冲动下,会重复进入开放臂玩耍。(2)科研人员推测,I基因与N基因有相似的功能: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用相同方法得到I基因敲除鼠(I-KO鼠)和N基因、I基因双敲除小鼠(NI-KO鼠),若推测正确, 则I-KO鼠在图l所示迷宫上的预期行为表现是_:实验结果显示I-KO鼠、 NI-KO鼠与WT鼠的行为表现一致,这一实验结果与上述推测_(选填“相符” 或“不相符”)由此推测I基因对小鼠产生焦虑情绪的作用是_。(3)研究发现,B区和C区是处理焦虑等情绪的两个关键脑区(如图2):科研人员将上述四 种

12、小鼠置于图l所示迷宫上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两个脑区中神经元的活跃度得到图 3所示结果。据图2、3可知,N-KO鼠 _,C区输出的抑制信号增强,导致出现焦虑行为。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NI-KO鼠与WT鼠行为一致的原因_。(4)科研人员再选取上述小鼠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I基因的功能,图4为实验方案。在上图中正确选择a、b,c或物质d、e填人I处_。预期l4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运动轨迹依次为图5中的_。【答案】 (1). 兴奋(或“神经冲动”) (2). 传入 (3). 更多在封闭区活动,较少进入开放臂 (4). 不相符 (5). I基因单独不引起焦虑,N基因缺失引起焦虑需要有I基因

13、(6). B、C两个脑区中的神经元活跃度增强 (7). 敲除I基因降低C区神经元活跃度,NI-KO鼠C区的神经元活跃度恢复正常,输出的抑制信号正常 (8). .a .a .物质e .物质d (9). 甲、甲、乙、甲【解析】【分析】神经调节过程中,生物受到外界刺激时,感受器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做出综合与分析后,通过传出神经将兴奋传至效应器,对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根据题意分析可知,N-KO鼠进入图1所示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时,会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因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而WT鼠在探索新奇环境的冲动下,会重复进入开放臂玩耍。【详解】(1)根据神经调节的过程可知,N-KO鼠进入图

14、1所示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时,视网膜感光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组成分析后发出指令,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因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2)根据题意,I基因与N基因如果有相似的功能,则I基因敲除鼠(I-KO鼠)与N基因敲除鼠(N-KO鼠)在图l所示迷宫上的行为表现相同,即由于引起恐阻和焦虑行为,因而更多地躲进封闭区,较少进入开放臂;而根据实验结果:I-KO鼠、 NI-KO鼠与WT鼠的行为表现一致,这一实验结果与上述推测不相符,由此推测I基因单独不会引起小鼠的焦虑,N基因缺失且同时有I基因存在时才会引起小鼠焦虑行为。(3)分析图2、3可知,N-KO鼠B、C两个脑区中

15、的神经元活跃度增强,尤其C区输出的抑制信号增强,导致出现焦虑行为。根据图2、3可知,NI-KO鼠敲除I基因降低C区神经元活跃度,NI-KO鼠C区的神经元活跃度恢复正常,输出的抑制信号正常,无焦虑行为发生,因此与WT鼠行为一致。(4)该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验证I基因的功能,即研究I基因单独不会引起小鼠的焦虑,N基因缺失且同时有I基因存在时才会引起小鼠焦虑行为,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N基因是否存在,则分析图4可知,1、2组为WT鼠,即I基因与N基因都存在作为对照,那么3、4组作为实验组应该选择N基因缺失的小鼠,其中1组与3组又构成对照关系,故1组应该注射物质e,2组与4组构成对照,故4组注射物质d。分析图4中的实验可知,1组中WT鼠由于注射了物质e,物质e不会与I基因的mRNA互补,那么不会影响I基因的功能,故WT鼠仍然保持正常的行为,即进入高架十字迷宫的开放臂玩耍,运动轨迹为甲;2组WT鼠由于注射了物质d,由于物质d与I基因的mRNA互补,而影响I基因的功能,从而使小鼠表现为类似I-KO鼠,即运动轨迹仍然为甲;3组为N-KO鼠,注射了物质e,物质e不会与I基因的mRNA互补,那么不会影响I基因的功能,即小鼠敲除了N基因,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