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29998334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蒙古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答题要求: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第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天然气 太阳能 风能 石油 煤 生物质能 氢能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可以再生。【详解】天然气、石油、煤是不可再生能源,能引起严重的空气污染

2、,不是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对环境污染小,属于对环境友好型的新能源,故选B。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形象地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组合是( )a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素异形体 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e具有相同的质量 f是三种不同的原子A. e、fB. b、cC. d、eD. a、f【答案】D【解析】【分析】三个图形中均含有1个质子,都是氢元素,原子中的中子数分别为0、1、2,属于同位素。【详解】a、含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正确;b、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含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3、,故错误;c、含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所以具有不相同的质量数,故错误;d、均含有1个质子,都是氢元素的原子,是三种化学性质相同的粒子,故错误;e、含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所以具有不相同的质量数,则质量不同,故错误;f、是同种元素的三种不同的原子,故正确;a、f正确,故选D。3. “活化分子”是衡量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重要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都是有效碰撞B. 升高温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

4、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答案】C【解析】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增加,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4.对于反应A +B=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是( )A. 增加A的物质的量B. 升高体系的温度C. 减少C的物质的量D. 增加体系的压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增加A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增加了A的浓度,故错误;B、升温,反应速率肯定加快,故正确;C、减少C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改变浓度,故错误;D、增加体系的压强,不一定改变浓度,不一定改变速率,故错误。5.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BF3B. H2SC. CCl4D. PCl5【答案】C【解析

5、】【分析】如果化合物中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的绝对值=8,则该元素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否则不是。【详解】A项、BF3中硼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所以硼原子最外层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B项、H2S分子中氢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所以氢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不符合题意;C项、CCl4分子中碳原子和氯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符合题意;D项、PCl5分子中磷原子最外层有10个电子,所以磷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B. 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C.

6、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D.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详解】A项、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项、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项、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符合题意;D项、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在2

7、A(g)+3B(g)2C(g)+D(g)中,下列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min)B. v(B)=0.6 mol/(Lmin)C. v(C)=0.4 mol/(Lmin)D. v(D)=0.3 mol/(Lmin)【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以同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详解】A项,v(A)=0.5 mol/(Lmin);B项,v(B)=0.6 mol/(Lmin),v(A)= 0.4 mol/(Lmin);C项,v(C)=0.4 mol/(Lmin),v(A)= 0.4 mol/(Lmin);D项,v(

8、D)=0.3 mol/(Lmin),v(A)= 0.6 mol/(Lmin);故D的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8.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MgCl2B. NH4ClC. H2O2D. Na2O2【答案】D【解析】【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详解】A项、MgCl2中只含有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B项、NH4C1中铵根离子与氯离子以离子键结合,铵根离子中N原子与H原子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故B不符合题意;C项、H2O2中不含有离子键,故C不符合题意;D项

9、、Na2O2中钠离子与过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过氧根离子中O原子与O原子间以非极性键结合,故D符合题意。故选D。9.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H2(g)+O2(g)2H2O(g) H4836 kJ 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 H574kJmol-1,则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D. 已知2C(s)+2O2(g)2CO2(g) H1和2C(s)+O2(g)2CO(g) H

10、2,则H1H2【答案】B【详解】A项、燃烧热是指101kPa时,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注意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不能为气态,故A错误;B项、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能量越高越不稳定,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正确;C项、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会放出能量,则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浓硫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大于287kJ ,故C错误;D项、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H均小于0,前者为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后者为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则H2H1,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11、. 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SO2和O2合成SO3C. 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答案】C【解析】【分析】勒夏特列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勒夏特列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详解】A项、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加压后体积缩小,颜色变深,后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正确;B项、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会正向进行,有利于合成SO3,能用平衡移

12、动原理解释,故B正确;C项、H2与I2(g)化合成HI(g)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平衡不移动,颜色加深是因为加压后体积缩小浓度增大,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错误;D项、氯气和水的反应平衡中,光照会使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使得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氯气的量逐渐减少,颜色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正确。故选C。11.已知A、B分别为同周期的A族和A族的两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系不可能成立的是( )A. nm16B. nm6C. nm30D. nm10【答案】D【详解】周期表中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周期元素的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13、32,若元素在二、三周期,则原子序数n=m+6,若元素在四、五周期,由于副族和族出现在A和A族之间共10种元素,则原子序数n=m+6+10=m+16,若元素在第六、七周期,又多了镧系、锕系,有15种元素,则原子序数n=m+16+14=m+30,故选D。12.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 = H2O(l) H573kJ/mol已知:HCl(aq)NH3H2O(aq) =NH4Cl(aq)H2O(l) H a kJ/molHCl(aq)NaOH(s)=NaCl(aq)H2O(l) HbkJ/molBa(OH)2(aq)H2SO4(aq) = BaSO4(s)2H2O(l

14、) HckJ/mol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判断错误的是( )A. 2a2bcB. a57.3C. b57.3D. c114.6【答案】A【解析】【分析】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57.3kJ,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硫酸钡沉淀的生成也放出热量。【详解】,氨水的电离吸热,盐酸与氨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则a57.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盐酸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则b57.3;,反应过程中除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放热,硫酸钡沉淀的生成也放出热量,则c257.3=114.6,故选A。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气)bB(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B.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D.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答案】D【详解】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平衡不移动,B的浓度应是原来的一半;但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应向气体系数之和增大的方向移动,则a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故选D。14.已知:C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