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艺博会.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914397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新发现艺博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重新发现艺博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新发现艺博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新发现艺博会.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新发现艺博会When summer comes, various art fairs are vigorously being held in different places all over the world. 2014 Beijing Art Expo held the opening ceremony at National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Center on April 30, 2014, 2014 Hangzhou Art Fair started on May 8, 2014, Art Basel Hk and AHAF Hongkong be

2、gan on May 15, 2014 and 2014 Guangzhou Arts Trade Fair opened on May 23, 2014. These massive and various art fairs were held simultaneously, which became strange scenery in the art circle and made people puzzled. 春夏之交,各地艺博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4月30日,2014“艺术北京”博览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 5月8日,杭州举办第七届杭州艺博会;5月15日,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和亚洲当代

3、艺术酒店艺博会同时拉开帷幕;而广州艺术品交易博览会则将开幕日选在了5月23日。数量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艺博会“扎堆”举办,成为艺术品市场一道“奇怪”的风景线,令人雾里看花。盛大的“节日”如果说艺博会是一个盛大的“节日”,那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节日”并不受人欢迎。纵观艺博会在中国内地20多年的发展史,一个个艺博会停办,又有一个个艺博会兴起,如此周而复始,让艺术品市场始终处在“自娱自乐”之中。组织无序、布展粗糙、场地混乱,随处可见客串的小摊和凑热闹的观众犹如“集市”一般的国内艺博会自然不招人待见。任何形式的艺博会想要成功,都需要深厚的文化积累。成功的艺博会模式表面上看似简单易学,但在真正运

4、营时就会发现,很多细节无法做到。无论是艺博会主题的缺失,整体定位的不明确,还是艺术品保险、物流、仓储等服务的缺位,任何一点小的不足都会使一场艺博会功亏一篑。然而,在发展了20多年之后的今天,在无数的经验与教训之后,艺博会这个熟悉的“面孔”带给我们的更多是新鲜的气息和蓬勃的生气。先声夺人的“艺术北京”吸引了超过180家参展机构,参展作品达3000多件,96%的展商有成交,总成交量达1000多件,为国内的艺博会开了一个好头;杭州艺博会则走平民化路线,倡导“人人都是艺术家”,侧重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在4天的展览后交出了成交额过千万的答卷让更多的人购买艺术品是比卖出几幅天价画更有意义的事情。尽管中国的艺

5、博会相比西方在软硬件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当下艺博会透出的些许光芒中看到中国艺博会未来的希望。不做巴塞尔的“影子”对国内而言,国际上那些成功的艺博会足够让人羡慕。且不说瑞士巴塞尔艺术展、纽约军械库艺博会这种顶级的国际艺博会,就是刚刚举办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就让人分外眼红。尽管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才举办了两届,却吸引了39个国家及地区245家顶级画廊参与。高达1.7万美元的展位费虽然“贵得离谱”,却依然挡不住画廊挤破头都要参与的热情,因为巴塞尔服务好、影响大、卖得好,自然动力十足。而反观国内,当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问鼎全球、拍卖市场异常火爆之时,艺博会所代表的一级市场虽会带给我们一些“

6、小惊喜”,却很难看到明显的起色。是什么造成了如今的现状?是审查制度、高关税,还是同质化竞争?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关系的颠倒,还是中国藏家所特有的“中国式”投资行为?在市场的检验下,怀揣“做中国的巴塞尔”梦想的中国艺博会无不缴械投降,在走过了学习和模仿阶段之后,已经20多岁“高龄”的中国艺博会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本土化”。舍近求远从来就不明智,照猫画虎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一味地拷贝巴塞尔模式,只能成为巴塞尔的影子,却挡不住巴塞尔的来袭。作为中国艺博会的佼佼者,“艺术北京”在走过“高大全”的弯路之后选择了“立足本土、完整亚洲”的本土化路线,在一年一度的展览中汇聚中国当代艺术力量,逐渐辐射亚洲。

7、今年“艺术北京”展览中的当代水墨异军突起,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对“本土化”的最好褒奖。当然,“本土化”也并非能够一劳永逸。国内一级市场优质资源的稀缺、国际大牌艺博会的抢滩登陆、艺博会的办展策略、特色项目的设置考量等诸多问题,都考验着“本土化”后的中国艺博会。重新发现艺博会让我们抛开眼前的种种困扰,回到艺博会的源头,重新发现艺博会。1970年,几个有着相同抱负与热情的同道中人,把一个足以改变艺术界的想法,在瑞士小城巴塞尔扎下了根。40多年过去了,巴塞尔艺术展秉承“为世界艺术界提供世界顶级交流平台”的宗旨,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展会。在巴塞尔艺术展的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艺术展会的成功不只在于销售数字上,更在乎展会是否带动艺术的发展,引进新策展人和收藏家,深化其与画廊艺术家的交流,让年中各个展会成为众人聚首的必然选择。”而我们呢?当今的中国艺博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却也恰逢最好的机遇;想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又随处可见西方的影子;虽然饱受诟病不被看好,却年年举办四处开花;说它好的,是最高级,说它不好的,也是最高级。如此矛盾的统一体,好像与所有的一切有关,可似乎又与所有的一切无关。艺博会,说到底,就是一个展示艺术的平台。若让世界1/5的人爱上艺术、爱上艺博会,唯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培养市场、培养观众、培养收藏爱好者,才能从根本上让艺博会深入人心。(责编 刘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